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五氯酚与其钠盐是一种良好的防腐剂与杀虫剂,常温下呈固态,具有强烈的酚臭味,主要用于木材防腐、杀白蚁、消灭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钉螺等,在农业上用作除莠剂。有关五氯酚与其钠盐的毒性,国内、外已有研究报导,一般认为其属中等毒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五氯酚与五氯酚钠在体内代谢迅速,排泄快,无蓄积作用,因此也无慢性中毒作用。我们在对接触五氯酚及五氯酚钠的工人进行卫生学调查时,发现该毒物对人体毒性较强,且排泄缓慢,有蓄积作用,故对其毒性重新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观察五氯酚对木材防腐厂工人健康的影响。我们在一九七五年十月对鹰潭木材防腐厂工人健康调查的基础上,于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一九七六年一月二日,对该厂2名配制五氯酚防腐油工人在其停止接触五氯酚后逐日测定了尿中五氯酚的浓度,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同时对一次接触高浓度五氯酚的五名装卸工人也逐日测定了尿中五氯酚的浓度。随后在实验室对家兔经皮下注射五氯酚和五氯酚钠  相似文献   

3.
有关五氯酚(PCP)及五氯酚钠(PCP-Na)中毒,文献所见大都为急性中毒的报道,又因文献资料中根据动物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认为五氯酚在体內代谢迅速、排出快、无蓄积作用,因此一般认为五氯酚慢性作用不明显,即使有报道慢性中毒者,多系指工人长期接触五氯酚所致皮肤痤疮性损害,未见有关五氯酚慢性中毒的  相似文献   

4.
《铁道劳动卫生通讯》1982年第1期发表了综述“五氯酚的慢性毒作用”(以下简称为《PCP文》)一文,对该文从所引用的某些国外文献中得出的个人观点及有关毒物蓄积作用的基本概念等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商榷意见供参考。一、关于五氯酚在人体排泄的观察从1942年Deichmann首先用家兔经口给予五氯酚钠(Na-PCP)水溶液观察到在24小时内从尿中可回收  相似文献   

5.
五氯酚可经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经皮和经消化道的毒性已研究甚多,本文对尚未充分研究的呼吸道吸入途径的毒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动物为成年大白鼠,以经呼吸道吸入五氯酚钠气溶胶进行中毒实验。实验分一次吸入中毒和多次吸入中毒。一次吸人中毒为吸入五氯酚钠气溶胶20分钟;多次吸入中毒为每天吸入一次,每次20分钟,按连续吸入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四种情况分为四组。实验结束后各组动物在不同时间处死,对肺、肝、血液及尿液中五氯酚进行化验分析。  相似文献   

6.
工业品五氯酚及五氯酚钠在我国主要用于木材防腐,杀灭白蚁、霉菌及消灭钉螺等,具有强烈的刺激性酚臭味,职业接触时,进入人体以经皮吸收为主,可引起皮肤粗糙、皲裂、丘疹性皮炎、氯痤疮及色素沉着等。有关五氯酚及其钠盐引起人体关节疾病,文献中报道甚少,而且均难以确定与职业接触的关系。如Baader报道10名从事五氯酚生产的工人,4例见有肘滑囊炎,但无机械损伤工作史,国内对  相似文献   

7.
铁道部北京木材防腐厂于1976年5~7月初使用五氯酚添加于煤焦油、防腐油(1:1混合)中,配成2%五氯酚油溶性防腐剂进行枕木防腐。我们于6月22~30日对该厂五氯酚作业点进行了空气测定,并对接触五氯酚工人的尿液进行了化验分析,现将调查结果小结如下: 一、空气中五氯酚浓度  相似文献   

8.
五氯酚(或五氯酚钠)是一种常用的木材防腐剂。目前,铁路木材防腐厂的主要防腐剂多采用重油 防腐油 五氯酚的形式。因此,在这些工厂排放的含油废水中,往往含有较高浓度的五氯酚。由于废水中的五氯酚可以与油一起被石油醚萃取,对油份的测定会产生干扰。为了确定其干扰程度,找出排除方法,做了五氯酚的干扰实验。  相似文献   

9.
在亚急性毒性实验,用组织化学方法已报告引起肝糖原减少。本文进行生化实验的目的是为明确五氯酚对糖代谢的影响,实验用Wistar系雄性大鼠,经自给予五氯酚10、120mg/kg,给药后动物禁食。实验结果表明,给予五氯酚120mg的大鼠,在24、48小时后,肝脏重量增加,DNA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五氯酚及其钠盐中毒,一般认为系在体内引起氧化过程与磷酸化过程解偶联,使氧化过程产生的能量不能通过磷酸化转变为三磷酸腺苷或磷酸肌酸予以貯存,而以热能散发,致代谢亢进、高热、肌无力。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特效药物拮抗该  相似文献   

11.
五氯酚和五氯酚钠主要是以粉沫和蒸气状态从呼吸道,皮肤侵入人体,最后可从尿中排出。尿中五氯酚或五氯酚钠的排出量与接触毒物的浓度有关。因此测定尿中五氯酚或五氯酚钠的含量可作为评价工人接触毒物的可靠指标,并对改善工人的作业条件提供重要依据。我们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对尿中五氯酚或五氯酚钠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实践证明这一方法简便易行,不仅能在基层推广应用,而且能灵敏地反映工人吸收  相似文献   

12.
1975年我们对铁道部鹰潭木材防腐厂五氯酚煤焦油的毒性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作了调查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五氯酚配制间的作业环境进行了现场评价,提出了改进措施,设计了通风、净化系统的图纸。但是由于“四人邦”对科技工作的干扰和破坏,致使设备改进工作受到很大的阻力,工人同志在五氯酚浓度很高的环境下工作,身体健康继续受到损害。工人同志对“四人邦”的罪行非常气愤,他们说:“如果不是英明领袖华主席领导全党一举粉碎“四人邦”反党集团,我们真不知那日能从五氯酚的毒害中解放出来”。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科研工作要大上”的英明指示下,今年重点抓了这项工作,进行了设备的新建和改造。一、基本状况五氯酚配料间投料设备由投料斗和翻板组成,工人工作时将装五氯酚的麻袋运至翻板上,进行割袋,后开动风缸进风阀门,翻板由风缸拉上自动叠合倒料至投料斗内(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作者为了研究农药五氯酚的作用机制,进行了亚急性毒性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使用Wistar系雄性大白员,根据Behrens-Korber法,求出大白鼠五氯酚的LD_(50)。亚急性毒性实验为一个月, 大白鼠体重约为160克,每组6支,按五氯酚投给量0、40、80、160毫克/公斤分为4组,投给方法是每周用胃管经口投给2次。1个月后将大鼠断头处死,分离  相似文献   

14.
五氯酚(简称PCP)是一种良好的木材防腐剂,用于木材防腐是将五氯酚以一定的比例溶于煤焦油防腐油中。在推广使用五氯酚的过程中,曾试用五氯酚钠和硅氟酸钠水溶液做防腐剂,即应用这两种药物在木材内部起化学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五氯酚而保存在木材内部,以防止药物因雨水流失影响防腐性能,其化学反应如下式: 4C_6Cl_5ONa+Na_2SiF_6+4H_2O→4C_6Cl_5OH+6NaF+Si(OH)_4 生产这种防腐木材要经过两道工序处理,由于木材防腐厂在生产工艺上还存在  相似文献   

15.
柳州木材防腐厂废水曝气生物法处理设施,是老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于74年规划后自行设计施工,79年3月开始运转。为了考核处理效果,我们参照1978年铁道部木材防腐厂含五氯酚废水处理研究实验报告,于79年7~10月间进行了此项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有害废水的污染及来源 (一)工厂生产中使用大量的高温煤焦油,防腐油、五氯酚作为木材主要防腐剂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里主要含油,酚,五氯酚等有毒物质。 (二)有害废水的来源:包括生产废水和受污染的地面水两部分。生产废水来源于真空冷凝排出物,各罐,池,库油面分层水,管沟冲洗及蒸汽回水等。池面水来源于防腐剂库,渣区、雨水、滴油小道,防腐车间附近被污染的地面雨水等。二、设施工艺概况污水处理流程图:(如图1)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红细胞—抗体(EA)和红细胞—抗体—补体(EAC)两种方法研究了多氯联苯(PCB)中毒病人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的Fc和补体受体。对象为30名PCB中毒病人,并以23名键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PCB中毒的病人,带有Fc受体和补体  相似文献   

17.
我厂使用五氯酚煤焦油防腐剂进行枕木防腐、油剂中配制五氯酚工作,从1963年到现在已十多年了,过去由于没有解决好投料除尘问题,致使投料时粉尘飞扬,操作工人作业带粉尘浓度高。1976年上半年,经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测定浓度为1.02—13毫克/米~3, 影响操作工人健康,污染周围环境,铁道部物资局,劳动卫生研究所和我厂党委对这个问题很重视。为了改变这种面貌,保护工人健康,保护环境,在厂党委领导下,专门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英国一家生产五氯酚及五氯酚钠的工厂职业接触工人进行了调查。该研究开始于1979年,并于1980、1982年进行了追迹实验。调查人群分为三组:(1)经常接触组:本组进一步分为氯痤疮亚组和非氯痤疮亚组;(2)非经常接触组;(3)对照组:由普通工厂人群组成。调查工作于工人停止接触近一年后进行。结果表明:经常接触组和非经常接触组人员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216例TNT中毒性肝病患者4~24年的健康监护结果,通过监护观察发现职业性慢性TNT中毒性肝病的预后与其它职业中毒性肝病相比,症状较轻,体征方面如肝的质度改变较少,虽脾肿大较多,有6.48%的病人可加重成肝硬化,但与其它职业中毒性肝病相比,明显较低,且早期病人及时脱离现岗位休息治疗,大部是可以恢复的。  相似文献   

20.
本法主要应用于海水样品,但也可用于淡水样品。水样可立即提取或在4℃放置于暗处可貯存几周。将水样采集在具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内,用浓盐酸酸化(100ml水样加1ml盐酸),使存在的五氯酚盐转化成五氯酚。将10ml氯仿加入经酸化的样品内(100~1000ml),并剧烈振摇至少60秒钟。然后将样品移入分液漏斗,待水相和有机相完全分层后,收集有机相。将5ml氯仿提取液移入具磨口塞的玻璃管内,加入2ml200mM氢氧化钠,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