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隧道技术》2022,(1):148-148
2月18日,建设中的"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印尼雅万高铁全线最长隧道——6号隧道顺利贯通。至此,中国中铁三局所承建的8座隧道全部实现贯通,标志着雅万高铁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印尼雅万高铁6号隧道,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全长4 478 m,为全线最长的单洞双线山岭隧道。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4月15日,福厦高铁全线最长隧道——杨梅山隧道顺利贯通,实现了中国首条跨海高铁建设的重大突破,打通了福厦高铁南北阻隔,消除了全线建设瓶颈,为2022年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杨梅山隧道是福厦高铁全线最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全长10 669 m,最大埋深398 m,岩爆段长达2 290 m,洞内涌水突泥广泛分布,施工需解决地质压力大、高地热、易塌陷等难题。为克服地质环境给隧道施工带来的困难,建设与施工单位采用可视化钻孔、三臂凿岩台车、水压光面爆破相结合的数字化掘进方式,将爆破超挖控制在10 mm以内,化解施工风险的同时,创造了月掘进200 m的全线施工纪录。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8月3日,经过1 105个日夜的连续奋战,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中铁二局承建的贵南高铁穿越岩层风险等级最高的德庆隧道提前2个月顺利贯通,成为贵南高铁全线首座贯通的高风险隧道。德庆隧道位于广西河池市,隧道全长6 610 m,是贵南高铁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风险等级最高的隧道,具有隧道施工工法最多、洞顶洼地多、隧道施工溶洞密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极高、隧道洞内软基处理最难、隧道施工工序最复杂等十大工程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4.
《现代隧道技术》2022,(2):10-10
3月31日,由中铁五局承建的南宁至玉林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平悦隧道顺利贯通,至此,南玉铁路6标隧道工程全面贯通,为南玉铁路早日开通创造良好条件。平悦隧道位于港南区与玉林市兴业县交汇之处,隧道全长6427.92 m,是南玉高铁全线第一长隧道,也是南玉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最大埋深224 m,洞身最小埋深约18 m。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8月28日,京沈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望京隧道双向正式贯通,创造了国内大直径盾构穿越既有建筑结构施工沉降仅0.68mm的最新纪录。该隧道全长8km,施工难度前所未有,展现了中国高铁施工技术的最新成果。京沈高铁线路全长698 km,是"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计划2020年12月开通运营。  相似文献   

6.
综合信息     
正我国高寒高铁第一长隧贯通全长8755米8月20日6时18分,中国高寒高铁最长隧道——哈牡客运专线虎峰岭隧道提前贯通,标志着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最北"一横"突破又一重大难关。虎峰岭隧道地处林海雪原区域,连接哈尔滨市尚志市和牡丹江市海林市,全长8755米,是哈牡客运专线第一长隧和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这里冬季大雪封山、夏季云雾缭绕,隧道山体裂隙水层极为丰富,个别地段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0月15日,经过铁路建设者近4年的艰苦奋战,云南大理至临沧铁路首座10 km以上长大隧道——新华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新华隧道位于我国高地震烈度区和横断山脉纵谷区,其建设经验将为后续铁路建设提供技术参照。全长12.3 km的新华隧道,是中缅国际通道大临铁路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8.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602溶腔处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DK124+602高压富水溶腔的规模与处治技术.602溶腔影响隧道纵向达20 m,向上与3号暗河连通,最大涌水量48万m3/d,实测水压1.0 MPa.该溶腔段施工采取了高位排水降压、帷幕注浆、管棚预支护等技术措施,实现了降压、加固、堵水、肪渗的目的,防止高压渗水直接传递给隧道结构,为隧道开挖通过溶腔及运营结构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质量关系着铁路运营安全。文章以郑万高铁重庆段隧道二次衬砌施工为背景,针对二次衬砌质量缺陷问题,对工装设备、施工工艺和管理措施进行了优化,特别是针对初期支护平整度、防水板铺设、台车布料、混凝土振捣、拱顶防脱空监控、施工缝处理、止水带安装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实现了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有效管理,规范了作业标准,提升了施工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西成高铁全线启动初步验收,进入开通倒计时11月13日14:00,随着55601次试验动车组从西安北站驶出,一路向南向江油站驶去,标志着西成高铁全线初步验收工作正式启动。这是西成高铁在静态验收、联调联试、试运行之后,铁路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单位,对西成高铁全线建设情况进行的一次全面验收,同时也标志着西成高铁进入开通倒计时。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西高铁共同形成华北至西南地区的新通道。西成高铁途经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速铁路。线路自西安北站  相似文献   

11.
《西部交通科技》2011,(9):I0003-I0003
2011年8月6日,经过中国中铁隧道集团21个月的艰苦攻关,被誉为“万里长江地铁第一隧”的武汉地铁2号线右线工程顺利贯通,成为中国第一条成功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  相似文献   

12.
正2021年4月10日,由中国中铁二局承建的新伊高速公路全线最后一座隧道——陈宅隧道右线较施工计划提前2个半月贯通,为新伊高速公路全线如期完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贯通的陈宅隧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境内,全长3 578 m。该隧道Ⅳ、Ⅴ级软弱围岩占比89%,隧道岩层以中风化安山玢岩为主,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且强度较低,涌水量大,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采用台阶法开挖施工,严格执行"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快封闭"的原则,在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基础上,确保了隧道的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13.
<正>蒙华铁路头号重点控制性工程中条山隧道于2019年1月30日顺利贯通,标志着蒙华铁路全线228条隧道全部贯通,为蒙华铁路按时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中条山隧道全长18.4 km,为双洞单线隧道,最大埋深约840 m。隧道穿越8条断层,地层含水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是蒙华铁路全线地质条件最复杂的隧道。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高铁是我国重点发展项目,其能够大大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是确保高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基于此,从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的重要性角度出发,提出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的要点,包括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及时对不良地质进行处理、加强对防水体系的监管以及做好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等,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提升高铁隧道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重叠隧道盾构掘进中会因多次扰动导致轨道沉降大,影响行车安全。文章针对深圳地铁7号线笋洪区间盾构重叠隧道下穿高铁26条轨道群实例,构建了"轨道支撑+路基加固+夹层土体加固+下隧道内支撑"的技术体系,并采用以自动化监测为主、人工监测为辅的监测方法进行了轨道沉降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盾构重叠隧道下穿引起的高铁正线轨道的最大沉降量为-5.9 mm,小于控制值10 mm,确保了运营安全,并验证了构建的加固技术体系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正>交通工程▲ 新年伊始,丹东至本溪高速公路重点咽喉工程、全线最大隧道昆隈子隧道已胜利贯通,这意味着丹本高速公路全线主体工程完工。丹东至本溪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五纵六横”国道主干线丹东至拉萨高速公路的起始段,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及本溪市境内,濒临304国道和沈丹铁路,全线长133.98公里。▲1月10日,因成功建设中国铁路第一高桥——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的中铁十六局荣膺2000年度中国建筑业协会授予的鲁班金像。清水河大桥全长360.5米,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峡岩峰丛地带,大桥从河底至桥顶面高达183米,是世界铁路桥梁高度之最,100米高的四号墩一柱擎天,比此前世界最高的德国洛母巴河桥主墩高5米。  相似文献   

17.
西湟一级公路隧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宁至湟源一级公路,全线共有两座隧道,均为上下行分离的两车道隧道,净宽达9.997m,平挖宽度11.93m.主要介绍了全线隧道设计的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海外传真     
, 《西部交通科技》2012,(9):I0008-I0009
南非第一条高速铁路全线开通 随着现代化的列车6月7日上午驶入约翰内斯堡市区新建的帕克站,南非第一条高速铁路“豪滕高铁”全线开通。  相似文献   

19.
霞浦隧道是东南沿海铁路温州一福州全线最长的隧道,也是目前福建省地下工程中最长的隧道。隧道施工中采用缩短平导、增加斜井等多项施工新技术,创造了温(州)福(州)铁路全线隧道全断面单口月掘进274 m的最高施工纪录,实现了快速施工,仅用35个月建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障高铁隧道施工中的安全性,实现施工质量与安全目标,通过阐述高铁隧道施工应用监控量测技术的重要性,对具体隧道施工案例进行分析,探索隧道施工监控测量技术的要求,并对监控量测数据和安全性评价作出整体性分析。从而得出在高铁隧道施工中应用监控量测技术能在保障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对施工作用安全性进行指导,进而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