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刚 《路基工程》2010,(1):178-18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加固机理和设计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采用灰土挤密桩法进行地基处理,不但能有效地消除其湿陷性,而且可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建筑垃圾灰土挤密桩地基在黄土路基中应用的作用机理、施工工艺、设计计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试验及加固效果检测。建筑垃圾灰土挤密桩的应用,能很好地消纳建筑垃圾,并能有效地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黄土地基的强度,能够满足一般公路路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达到节约资源,减少工程投资的目的,创造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3.
湿陷性黄土对工程影响极为不利。针对这一问题,以宝鸡过境公路工程项目为依托,通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桥头路基及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对灰土挤密桩的施工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可以为类似黄土路基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路基处理方法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湿陷性黄土的研究,系统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和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与前沿状况,提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弊端及经济造价,给出了不同自然条件和工况下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和路基处理的的适用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域辽阔,湿陷性黄土分布广泛,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施工难易和工程造价,甚至还决定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其意义重大。然而,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经验仍然严重不足,规范也未对其作出相应的规定,因而该问题一直困扰着工程设计人员。该文基于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针对现有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创新性地提出了灰土垫层与防渗膜相结合的联合地基处理方法,并对该复合地基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对复合地基力的相互作用、变形及效应做了研究,而且分析了防渗膜铺设深度对复合地基应力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黄土冲沟地区修建高等级道路、高填方路基时,应重点关注对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本文依托晋中市环城东路北延高填方路基工程,提出“强基、稳堤、固坡、疏水”的设计方案: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Ⅱ级自重湿陷性冲沟场地并控制地基承载力不低于250kPa;采用分层强夯法填筑路基并动态监控路基变形情况;采用分级放坡、设置坡脚墙等措施增强边坡稳定性;在沟底设置双排圆管涵解决雨水横向过路问题。工后两年路基状况良好,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郑西客运专线水泥土特性与挤密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对路基变形的严格要求,路基的长期变形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能否很好地解决地基问题和路基填料问题,包括处理措施选择及工程施工质量。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水泥改良黄土的压缩特性、强度特性、水稳定性;同时进行了现场水泥土挤密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方面有很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8.
结合陕西西禹高速公路桥涵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的工程实例,探讨了二灰土挤密桩在公路桥涵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根据黄土特性与工程要求,对二灰土挤密桩的原材料要求与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二灰土桩加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能满足公路桥涵的要求,其技术上是可靠的,该方法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黄闯 《公路与汽运》2012,(4):162-164
灰土挤密桩法是一种黄土挤密地基加固施工工艺。文中通过对灰土挤密桩在陇西湿陷性黄土敏感地区高速公路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分析总结了湿陷性黄土敏感地区灰土挤密桩的施工工艺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吴发展 《隧道建设》2006,26(6):75-77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原理主要是破坏湿陷性黄土的大孔结构,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同沿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带,为确保路基及构造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冲击碾压法进行填前处理,使地基满足承载力与稳定的要求。介绍了该路段采用冲击碾压法进行地基处理的原理、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宝兰客专兰州枢纽工程某一涵洞为背景,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该湿陷性黄土地基,通过现场浸水与未浸水载荷试验,分析处理后地基的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灰土挤密桩处理后,既能有效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又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浸水后地基承载力差异较小,沉降变化明显;垂直渗透深度大于水平渗透范围.  相似文献   

12.
路基为道路的基础,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因此提高路基施工质量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对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的调查、详细分析出现质量缺陷的主要因素,从而制定相应对策以提高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对湿陷性处理思想和原则都是借鉴《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相关内容。由于建筑物对变形和承载力有相当高要求,根据建筑物等级的不同对地基湿陷性全部处理和用桩基穿越整个黄土层。建筑物占地面积较小,对地基湿陷性全部处理或用桩基穿透黄土层是必要和合理的。但公路、城市道路、场地等面积较大、对地基变形和承载力要求较低的工程,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相关要求全部处理湿陷性,就存在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的问题。大厚度填土湿陷性对工程的影响主要是承载力不足和变形过大的问题,采取一定工程措施解决路基影响范围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将大厚度填土湿陷性问题转换为控制路基沉降变形的问题,实现矛盾转化、问题简化,达到全填方厚度范围内解决问题的效果。根据大厚度黄土填筑场地随着埋深增加土的密实度会逐步提高、随着埋深增加土体受水浸湿的概率逐步减少的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工程方案设计,使大厚度填方湿陷性处理方法、范围、标准和程度合理、经济是当前须要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灰土挤密桩是消除黄土湿陷性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以延志吴高速公路实际工程为依托,详细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黄土地区地基处理中的设计与应用,为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湿陷性黄土地基会造成铁路路基大幅沉降,甚至严重影响路基的安全和使用,必须采取可靠的地基处理措施。结合大西铁路客运专线DK551+230~+850段路基施工,介绍柱锤冲扩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用的施工工艺、注意事项及处理效果。工程实践表明:应用柱锤冲扩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效果很好,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陕甘界至永寿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勘察、地基处理为出发点,系统地介绍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则、进行路基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等,对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上修建高速公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冲击压实机理,结合工程实例,表明冲击压实技术具有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提高路基整体强度及加固软弱地基的作用。采用冲击压实技术,加速了岩土工程压实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路基质量隐患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如有效地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保证路堤的整体稳定性;对碾压成型路基的路床、路堤进行检验性追加冲碾遍数,提高了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或软弱地基进行冲击碾压的填前处理,使地基满足承载力与稳定的要求;可加快施工进度,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等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LJ-15合同段实例介绍灰土挤密桩在处理桥梁台背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基本情况。就灰土挤密桩的施工方案以及质量检验标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首次在黄土地区修建的第一条时速350km的无砟轨道客运专线。黄土湿陷性是该线遇到的主要特殊工程地质问题。如何做好基底的处理工作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该文主要结合实例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地基中的灰土挤密桩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西闫高速公路过湿黄土地基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西闫高速公路过湿黄土试验段地基处理,分别对采用强夯、铺筑砂砾垫层、灰土垫层及不作处理等方案进行了试验比较,并总结了不同处理方法对过湿黄土路基的加固效果以及适用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