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迎宾三路隧道位于虹桥机场南侧,隧道西起申昆路、沿规划迎宾三路向东,止于外环线。迎宾三路隧道工程盾构法隧道长约1862m,采用直径为14.27m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为了顺利衔接虹桥机场两大航站楼,超大盾构一路将依次下穿七莘路高架、北横泾防汛通道、虹桥机场滑行道,水平穿越机场航油管及历史保护建筑,隧道与建筑物基础距离最近处仅为3m。驾驭超大盾构完成这个工程,就好比让大象穿针引线,盾构穿越机场滑行道将是最大难点。由于机场跑道上飞机高密度起降,所以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地面沉降量,  相似文献   

2.
吴红博  周传波  蒋楠  高坛 《隧道建设》2019,39(2):219-226
为分析圆砾地层双线地铁隧道分别采用泥水和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的地层变形特征,以南宁地铁3号线东葛路站-滨湖路站区间盾构施工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数据分析2种盾构施工时的地表横向沉降特征和监测点纵向沉降历程特征。利用FLAC3D软件对2种盾构工法进行简化模拟,验证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设计双线地铁隧道分别采用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平衡盾构、全部采用泥水平衡盾构、全部采用土压平衡盾构3种工况的模拟方案,研究3种工况下的地层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双线地铁隧道采用2种类型盾构施工时,地层沉降曲线偏向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隧道一侧; 采用同种类型盾构施工时,地层距离隧道越近,沉降曲线呈“W”特征越明显; 2)双线地铁隧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各地层沉降较大,地表横向沉降影响范围约50 m; 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施工时各地层沉降相对较小,地表横向沉降影响范围约30 m; 3)3种工况下,双线地铁隧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引起的地表水平位移最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机场为核心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机场捷运系统的发展,地下结构下穿机场的工程逐渐增多。现以某机场捷运工程盾构下穿运营飞机滑行道为背景,对盾构隧道下穿机场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飞机荷载的合理等效计算,确定盾构埋深与飞机荷载取值的关系。结合工程实例,对下穿滑行道盾构管片进行受力分析并提出构造措施。研究盾构埋深及地层损失率对机场道面沉降的影响,总结控制盾构沉降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辉  杨海林 《隧道建设》2016,36(2):221-227
针对土压平衡盾构在高黏性与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依托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江隧道工程,对土压平衡盾构在浅埋高黏性上软下硬地层掘进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改进盾构泡沫系统、改良盾构刀具配置、优化渣土改良等技术措施,较好地控制了地表沉降,确保盾构安全顺利掘进,通过了浅埋高黏性上软下硬地层。  相似文献   

5.
陈卓 《路基工程》2018,(6):182-185
以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站1号盾构井工程为依托,分析土压平衡盾构模式掘进对软岩地层地表影响,减小城市环境下土压平衡盾构模式掘进对下穿建筑物影响,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为此,运用FLAC显式有限差分软件进行建模,通过对土仓压力、同步注浆效果和出碴量等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了土压平衡盾构模式掘进对软岩地层地表沉降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掘进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6.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土压力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平衡盾构施工中,设置合理的施工土压对控制地表沉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地层土压力、水压力的计算原理分析,确定出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土压力的设置方法,并结合现场施工对土压力设置方法进行简单的验证。  相似文献   

7.
土压平衡盾构广泛应用于地铁隧道施工中,其施工过程产生的地表沉降及相关问题直接影响隧道施工安全。以成都地铁3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例,应用理论方法计算盾构开挖面压力取值范围。结合工程地质条件、施工参数、不同开挖面压力和地层损失率,利用嵌入了土应力路径本构模型的ABAQUS软件进行盾构开挖三维模拟,得到了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并通过与现场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此模型的合理性,确定了合理的开挖面压力取值范围。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实际盾构施工开挖面压力值与地表沉降值之间的规律,评价施工时设定的开挖面压力值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任成国 《隧道建设》2015,35(9):935-938
盾构施工管片背后注浆是保证隧道安全、质量及控制地表沉降的关键因素,更与施工成本息息相关。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在富水基岩中施工时,由于其管片背后填充空间大、富水基岩地下水冲蚀,同步注浆效果差,注浆质量对工程安全、质量及成本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通过对长沙—株洲—湘潭城际铁路湘江盾构隧道的施工过程研究分析,针对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富水基岩地层管片背后注浆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同步注浆、补充注入砂浆、二次补强注浆及封闭环施工"的施工方法,经过施工过程的调整和优化,确保了管片背后注浆质量的安全可控,有效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盾构刀盘形式的选择是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面临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为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查、实验室试验、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现场原位监测等方法,对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颗粒流动和地表沉降的机制进行了研究。1)通过室内大直径(300 mm)试样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了砂卵石地层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试验结果和EDEM离散元三轴数值试验,标定了离散元数值模拟需要的参数。2)基于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面板式刀盘盾构和辐条式刀盘盾构三维机械模型。3)将盾构三维机械模型导入离散元软件EDEM中,建立了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过程的三维离散元模型;将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揭示了面板式刀盘和辐条式刀盘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对砂卵石地层扰动状态和地表沉降的影响机制。面板式刀盘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刀盘前方、上方的"强烈扰动区"范围为(0.3~0.5)D(D为刀盘直径);辐条式刀盘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的"强烈扰动区"范围不足面板式刀盘的1/3,且扰动程度轻。  相似文献   

10.
在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中,泥水压力的控制是保证开挖面稳定的关键。依托正在新建的上海北横通道工程,利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总结出适用于软土复合地层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的开挖面泥水压力确定方法,并根据北横通道现场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1)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泥水压力最佳平衡计算点位主要与土层厚度比和上下土层有效内摩擦角差值有关; 2)在近似均一地层中可以取盾构中心点作为平衡点位,这与以往工程经验相吻合; 3)复合地层中可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最佳平衡计算点位。  相似文献   

11.
北京铁路直径线大断面地下隧道盾构机选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康慨 《隧道建设》2006,26(6):20-23
 拟建的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之间直径线可使北京铁路枢纽布局更为完善,直径线地下隧道拟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选型是盾构法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分析直径线地下隧道穿越地层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给出盾构机选型的一般程序和依据,着重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对盾构选型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盾构的施工风险进行评估。主要研究结论是:泥水平衡盾构在控制地表沉降、漂石卵石处理、掘进进度、减少刀盘刀具磨损及开仓换刀次数等方面均优于土压平衡盾构;本工程具备泥水处理装置的场地布置条件,弃浆、降低施工噪声等环境保护问题也可得到较好地解决;本工程适于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水底软硬不均地层超大直径盾构施工技术问题,以某水底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对超大直径盾构在水底上软下硬地层掘进中面临的技术难点、盾构机选型、施工方案选择、试验段掘进效果、方案可行性以及掘进管理控制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有针对性设计功能的盾构机,在低刀盘转速、低掘进速度下,超大直径盾构直接掘进通过水底上软下硬地层的施工方案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并得到了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3.
深圳春风隧道为中国大陆在建最大直径盾构隧道之一,全隧穿越滨海复合地层,岩体破碎至完整,部分地段岩石强度达到173 MPa,隧道近距离下穿铁路、地铁、桥梁及多栋建筑物,环境复杂敏感。文章结合本工程地层情况和大直径盾构自身特性,梳理施工过程中将会面对的盾构破岩效率低、破碎岩体堵舱滞排、敏感环境沉降控制、大直径盾构管片上浮开裂、施工对城市交通影响等问题,并结合工程经验提出完整极硬岩段的盾构破岩效率解决方案、盾构下穿建(构)筑物沉降控制措施、大直径泥水盾构堵舱滞排解决方案、管片上浮开裂防治综合措施以及繁华城区碴土处理方案。春风隧道以超大的体量、超高的建设标准考验着中国建设者的智慧,也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姚先力 《隧道建设》2019,39(5):858-867
为解决土压平衡盾构连续下穿河道和铁路的施工技术难题,结合以色列Tel Aviv地铁红线盾构隧道施工实例,研究土压平衡盾构在浅埋粉砂层中2次连续切削钢筋混凝土桩基并穿越河道、运营铁路施工控制技术。综合采用深层旋喷桩加固技术、建(构)筑物自动化监测系统、盾构切削钢筋混凝土桩基试验、盾构掘进施工沉降控制施工技术,顺利实现2台盾构安全穿越河道、铁路、桩基等危险区域。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对沉降、盾构切割桩基试验数据、近距离下穿河道和铁路整个过程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提出盾构下穿河道和运营铁路时沉降控制的有效技术措施; 2)总结形成一套土压平衡盾构在辅助工法配合下穿越河道、铁路等危险建(构)筑物工法,拓宽土压平衡盾构的使用范围; 3)验证盾构不同刀具配置与有效切割钢筋混凝土桩基的关系,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郭幪 《隧道建设》2016,36(6):701-709
分析和探究软土地层中盾构掘进施工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沉降进行准确预测,能够为土压(泥水)平衡盾构在不同软土地层中的掘进参数优化和沉降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以盾构慢速掘进(停机)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解析解和三维数值模拟2种方法,计算单纯由盾构施工引起的理论地面沉降量,并与南京宁和城际一期工程新梗街站-天保路站(2号盾构井)区间施工过程中盾构停机时的实际监测数据进行比对总结,从量值差异探究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工艺参数、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和地层损失是影响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主控因素。通过优化施工参数,并采取经济可靠的超前地基处理措施,能较大程度地减小盾构掘进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潮河段隧洞盾构选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潮河段隧洞工程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结合隧道结构、管片形式和施工特点,从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平衡盾构的掘进机理及对不同地层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根据2种盾构的工作状况、出渣设备、施工场地、经济性、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特点,对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平衡盾构进行综合比较,提出适用于潮河段隧洞工程施工用的盾构机型。  相似文献   

17.
袁风波 《隧道建设》2012,32(6):882-886
超大直径盾构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停顿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降低因长期停顿所带来的盾构姿态及成形隧道的稳定风险,减少盾构正面坍塌及地面沉降,结合上海市某超大直径越江隧道泥水平衡盾构在超深地层长期停顿的工程案例,通过选用双高压旋喷(RJP)注浆工法的地基加固技术,合理设计、优化加固范围,采取横"凹"形加固体方式,既实现了盾构机长期停顿期间盾构及隧道稳定,有效控制了地面沉降,又节约了盾构正面平衡维护施工成本,被证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到达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纪彦 《隧道建设》2009,29(5):548-551,557
超大盾构的到达施工作为盾构施工的重要环节,工艺复杂,风险巨大。以南京长江隧道为例,阐述洞前水泥搅拌桩加固、降水、冷冻及工作井内灌水(土)等综合施工措施,成功实施了浅覆盖、强透水地层条件下大直径泥水盾构机的接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富水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地铁一号线盾构4标(火车南站-省体育馆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介绍了针对成都地铁富水砂卵石地层,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中心密集程度的增加,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将成为城市中心公路隧道施工的优先选择。针对这种盾构的施工技术研究刻不容缓,开挖面稳定控制研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为了合理设置土舱控制压力,将土舱上部区域和底部区域设置控制压力分别进行计算。经过对比分析得到,在上部区域设置控制压力有利于开挖面稳定性控制,并在中国两个工程中得到了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