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徐寿钦 《船艇》2001,(9):40-44
本文介绍我国自行研制的超浅吃水自升式钻井平台“港海一号”的概况、主要性能和创新点。本平台重量轻、吃水浅、设备齐全、性能优良,能在常规自升式钻井平台无法进入的0~2.5米海图水深极浅海海区内,在无冰期进行石油钻探作业。本平台是国家“八五”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其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达到了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时,在桩腿固定后,钻台和井架需要根据目标井口位置进行调整。电缆拖链安装于平台主船体与悬臂梁之间以及悬臂梁与钻台之间,用来实现在上述平台滑移过程各部分之间连接电缆的固定保护。文章基于S116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对电缆拖链的设计进行分析,阐述了拖链在钻井平台整体设计中选型,综合布置,安装要点,电缆排布和敷设接口等优化措施,实现了减轻重量,减小尺寸,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当今远洋钻探价格高昂,“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对钻探承包商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从钻探船到达钻探位置到开始钻井这一段非生产时间能籍助一套有效的系泊系统使之减少。虽然锚定位包含许多因素,但抛锚时链条拉力的精确控制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锚机制动太多会使工作船慢下来。刹车不够会使锚链堆积在海底。由Appleton Marine提供的钻探船用的完善的系泊系统能在3~4分钟内协调地抛链3000英尺。八个锚拉紧及定位所需全部时间不大于6小时。按粗略验收的工业标准,从抛锚到拉紧准备钻探是24小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过去几十年不断研发和测试的积累,总部位于德国科隆的易格斯公司已向市场上推出了其新款E4.1系列拖链。迄今,完整的E4.1系列拖链产品已供货达一年之久。该款产品几乎将其以往所有最好的设计优势都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现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拖链制造商,易格斯还推出了一款适用于E4.1拖链的内部分隔工具套件,可有效保护电缆,耐磨损且易于安装。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的一天,100多米水深的东海某水域机声轰鸣,与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合作的“南海5号”钻井平台正在紧张地进行钻探作业。 忽然,平台中央控制室传出了刺耳的报警声,人们骤然紧张起来:“海底防喷器出故障,无法提升!” 海底防喷器是海上石油勘探中的重要部件,长5米,宽4米,有3层楼高,全钢结构,重达300多吨,是油井勘探完毕后为防止井喷而设置的。这天,“南海5号”刚完成某井位钻探作业,吊机将防喷器落放至井口上,由于位置不  相似文献   

6.
《船舶工程》2010,32(2):后插10-后插11
研发这款用于内部分隔新组件的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适用于拖链和拖管的全新标准,并且同时满足安装简单快速,且可持久对电缆和软管进行导向的要求.与此同时,它也实现了尽可能减少附件数量的需求并且不会影响"E4.1"系统在应用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40米水深自升式钻井船是为适应我国海上石油勘探和开发事业的需要,而成批建造的一种海上钻探装置。它由石油化工部海洋指挥部研究所设计,大连造船厂承造。该型船的首制船(见封三)已在一九七九年建成交付使用。第二艘船也即将竣工。40米水深自升式钻井船是一艘钢质、非自航、液压升降的全装备型的海上钻探装置。它由驳船型的工作平台、桩腿、升降装置、动力装置、钻井装置及其他有关的附属设施组成。自身就具有在海上进行独立钻井作业的能力。它由大马力拖船拖航到钻探海域,然后借助于本身的液压升降装置,把桩腿插入海底。经预压  相似文献   

8.
新船下水     
《中国船检》2006,(4):58-58
韩国现代重工建造的全球最大的9499TEU集装箱船“中远宁波”号顺利下水。该船长350米.宽428米,载重为109万吨.吃水深度14.5米,航速254海里/小时,装置了目前最大的船舶专用主机,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科技系统,正常情况下只需要几个人值班就可以保证船舶正常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9.
那天下午5时许,一股浓烟突然腾起在了金塘锚地上空,正在北仑二万五码头作业的“甬港消拖1号”船员们看到了这一幕.心里不禁暗暗着急。就在这时,高频里传来港监的指令:“‘甬港消拖1号’.有一艘黄沙船在金塘锚地着火,清立即到现场抢救。”火情就是命令,“甬港消拖1号”的船员立刻开足马力,像离弦的箭,向着滚滚的浓烟全速驶去。与此同时.救火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航运信息     
《中国海事》2010,(12):79-80
中国首座自主建造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交付 近日,中国首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中海油服先锋”正式交付使用.这一平台全长104.5米、型宽65米、型深36.85米,设计吃水9.5米-17.75米,作业水深70米-750米,生存状态最大风速51.5米/秒,最大垂直钻井深度7500米,最大可变甲板载荷4000吨,额定居住人员120人,集钻修井、居住等功能于一身。  相似文献   

11.
田勇  崔韶辉 《中国水运》2010,334(5):56-57
“龙1号”(LOONG1)是由大连东方精工船舶配套有限公司为长兴岛STX造船厂承建,可以承担15万吨级新船下水任务的超大型半潜式滑道驳船。船长280米,型宽76米,型深7米,坞墙宽度5米,总高度19米。2008年12月14日至15日.“北海救111”轮承担了此次拖航训练任务,并顺利将“龙1号”从大连港4号泊位拖带至长兴岛STX船厂。  相似文献   

12.
《机电设备》2010,(3):I0007-I0007
拖链专家德国易格斯公司的“Triflex R”系统机器人配件包括超过200个组件。所有这些配件可以满足从大型焊接机器人到小型托盘机器人的应用。公司的的目标“改进技术.同时降低成本”,现在已经显现成果——六个新的产品线已经构建完成.特别适应于机器人制造商和用户。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蓬莱二期采油平台调试投产时350人的住宿需要,“渤海自立号”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重要的技术改造,将井架彻底拆除,并用可拆装式生活模块置换井架,同时将船体两侧凹槽补齐为舱室,使“自立号”拖航时可携带生活模块,就位结束即可为业主提供生活支持服务,在船龄较大的情况下完成了国内首例钻井平台向专业生活工程支持平台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4.
李有观 《航海》2008,(1):20-20
日本海上自卫队建造的最大型护卫舰“日向号”不久前在横滨举行下水典礼。这艘军舰排水量为1.35万吨,全长197米。宽33米,时速达30海里。可以搭载350名舰员,造价约8.7亿美元。这艘被称为“直升机航母”型的军舰有跑道型飞行甲板.能够搭载11架直升机。并可同时让4架直升机起降;武器装备包括舰对空导弹、20厘米机关炮和鱼雷发射管等。预定2009年正式服役.将成为日本的主力军舰之一。  相似文献   

15.
“勘探三号”系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半潜式海上石油钻探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科研设计院、上海海洋地质局及上海船厂联合设计,并由上海船厂建造。本船适用于我国沿海大陆架(包括黄海、东海和南海),在水深36~200米的海域内进行钻井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成果     
《港口科技动态》2005,(2):44-45
美国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水陆两栖车 最近,美国吉尔斯公司研制成功一艘名叫“修明达”的世界上最快的水陆两栖车,它是一艘新型的高档越野轿车。该车总重2000千克,车长5.4米,车高1.8米,车宽2米,燃料使用普通无铅汽油,不会污染环境。该车可搭载5名乘客,可驰聘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从陆地行进到水面,  相似文献   

17.
方新洲 《航海》2005,(1):43-43
日本九州大学海洋地质学和古环境学教授高桥孝三,发表了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在北冰洋实施的调查结果。高桥教授称,此次使用挪威的钻探船在北冰洋极点附近、水深约1200米的4处海底,成功地采集到海底地层428米的沉积物样品。根据这些海底地层沉积物样品分析,发现海底地下约300米的地层中,  相似文献   

18.
祖乙 《航海》2009,(3):21-22
2009年4月5日14时55分,“东海救111”轮救助船员经过连续76个小时的艰苦努力,在救捞系统和远洋公司多位资深船长的合作指挥下,终于将国际超大型钻井平台“希望一号”由南通中海造船厂安全运送到启东连兴港,刷新了救捞系统大马力拖轮拖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纪录。  相似文献   

19.
“这里的太阳最早升起”,在距上海418公里的东海“勘探三号”平台上,钻工们日夜紧张地进行着“武云亭一井”油气钻探。这座隶属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的“勘探三号”,是10年前由我国自已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海上半潜式钻井平台,它为祖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刘淮 《船艇》2004,(4):38-39
“地球”号(CHIKYU)是日本船舶科学技术中心为实施“21世纪海洋钻探规划”而订造的一艘立管型(riserdrlng type)深海钻探船,主要用于对深海海底地质结构的勘探,由三井造船工程公司所属的玉野船厂建造,于2002年1月下水。该船是世界上钻探能力最大的深海钻探船,作业水深为2500米(未来可达4000米),钻探深度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