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前保险杠饰条与前大灯饰条间隙面差超差问题的研究,针对实车匹配状态反映的问题,对零部件质量、尺寸链校核及匹配方案进行分析和验证,找到影响匹配的主要因素;对零部件进行尺寸修正,使前保险杠饰条与前大灯饰条匹配满足DTS(Dimension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设计要求,并指出设计上的不足,以便在后续车型中规避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乘用车外观件与车身的匹配精度,不仅直接影响车身调整线生产节拍,更体现了整车感知质量水平,进而决定了消费者对整车品质的认可度。文章对调整线安装工具的使用进行了研究,利用安装工具的稳定可调性,缩短了员工单台操作时间,保证了外观件与整车的匹配精度,为整车品质提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感知质量作为影响客户选车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被各大汽车公司所关注.文章建立了一种整车感知质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将整车感知质量分解为8个子项,并将其主观评价客观化;为进一步解析各影响因子与整车感知质量间的关联,以及各子项的权重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对整车感知质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上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逐步实现了求解.该方法可推导出隐藏在客户期望背后的一些重要成分,适用于新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目标设置和优先级设置.  相似文献   

4.
借助三维偏差分析软件3DCS对某车型前大灯区域的匹配质量进行分析及优化,以相关零部件的定位结构、配接关系、装配顺序、设计公差为模型输入,以设计前期的DTS(Dimension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尺寸技术规范)为分析目标,将相关零部件按照理论装配过程进行虚拟组装,建立三维偏差分析模型,对前大灯与周边件的匹配间隙和面差进行虚拟偏差分析,优化相关件的设计结构,提高分析目标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张旗超  曾翠丽  王浩 《时代汽车》2022,(2):146-147,157
尾灯与侧围外板间隙面差匹配状态,影响消费者对整车外观的直接感知,本文通过优化尾灯、D柱焊合件、焊接工装,解决尾灯与侧围外板间隙面差匹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关键零件关键安装配合区域增加功能尺寸控制要求,供后续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整车外观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控制白车身装配的尺寸精度变得越发重要。文章对四门两盖在车身车间内转运、存储和装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内外板相对错动影响匹配质量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目前常见的几种防止内外板相对错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消除内外板错动问题、提升整车外表面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客户对整车感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车门的关门力也受到各个汽车制造公司的重视。白车身门框内间隙,对车门的关门力有直接影响,也是白车身质量关键控制项之一。文章主要探讨了UGI测量软件在白车身门框内间隙测量上的应用,通过采用该测量软件,可以精确测量门框任意点的内间隙数据。UGI测量软件的应用,对提高门框内间隙监控能力、提升整车品质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白车身制造精度是汽车外观质量的载体,直接影响整车外观匹配和整体性能进而影响客户满意度和整车品牌形象。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提高汽车白车身制造精度是关键所在。SPC统计学方法对白车身制造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从而达到过程异常预警、降低过程浪费、提升过程能力,从而确保白车身制造精度。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整车缝隙的外观感知质量,阐述了汽车在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的尺寸工程工作内容及应用,进而引入用户视角,构建兼顾客观数值和主观用户感知的整车静态外观尺寸技术规范(DTS)设定思路;应用虚拟评审技术,保证DTS设定的合理性;建立精致工程及看穿性评价标准,实现兼顾造型意图和工艺能力的实车效果,旨在平衡成本和质量,从而实现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顾客不仅对汽车性能有所要求,对汽车的感官质量,尤其是门盖尺寸匹配方面的要求也正在逐步提高。汽车四门两盖匹配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客户对车辆的第一感知和对车辆的认可度、满意度。文章运用PFMEA过程分析方法,对某车型尾门与侧围面差匹配差这种潜在的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引用新技术、新工艺,增加限位,缩小尺寸链等方法,提高探测率,降低了尾门与侧围面差大的失效频次,使得尾门与侧围面差匹配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客户对于轻型客车的外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需要较高的白车身质量来支撑。其中侧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车的外观质量。轻客多采用分体式侧围,为提升轻客白车身的整体尺寸质量,有必要重点研究分体式侧围的尺寸控制方法,探讨了2种分体式侧围的搭接形式,以及侧围的焊接顺序对于侧围尺寸质量的影响,提出一套有效提升侧围质量的尺寸控制方法。通过厂内的某型轻客在其项目阶段进行了该方法的批量有效性验证。此外还结合现有的车型,探讨了提升侧围尺寸质量的其他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外观DTS是静态感知质量的一部分,会直接影响整车质量。在造型阶段就把DTS的设计和控制策略等全局考虑,后期的产品设计以DTS为标准。整车DTS(Dimension Tolerance Specification)也称为设计尺寸公差技术,涉及从造型到整车的制造全过程。外观能看见的间隙、面差,与间隙相关的圆角,面差相关的对齐度,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中国人体尺寸和驾驶习惯,研究适用于本土汽车开发项目的排档杆操作舒适区域。该舒适性区域利用测量得到的客户直观感知数据,解决了基于SAE人体建立的工程设计标准无法满足中国本土开发项目中人机工程需求的问题。验证结果表明,该舒适性区域能够真实反映客户需求,对整车开发中排档杆的合理布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整车在行驶中抖动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对影响抖动产生的零部件质量进行提升,降低整车行驶中抖动的感知程度,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重点从整车自重、客车造型及车身尺寸、整车匹配、发动机附件系统等几个主要方面的设计来分析其对整车油耗的影响,为相关企业在降低汽车油耗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国  刘科  王平 《专用汽车》2023,(1):36-38
随着重型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如何保证在快速提高产能的同时保持产品质量稳定,持续满足客户需求,成为每个企业发展过程中产品快速增长都会遇到的重要课题。驾驶室总成尺寸稳定性是整车驾驶室内饰的重要保障。驾驶室总成焊接和装配质量,不仅仅影响整车外观,而且对客户的使用效果也具有重大的影响,更为后续整车装配提供基础保障,是汽车制造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摩托车产品质量的提高和配合搞好行业管理工作,机械部汽车司1995年组织了摩托车产品质量检测工作。这次抽检发现,整车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装配质量、可靠性和无故障里程等。零部件出现的质量问题也直接从整车中反映出来,如前大灯的配光性能差,减震器、发动机有渗油现象,化油器质量不稳定,磁电机、点火线圈激穿,焊接件开焊,外观质量出现锈蚀等问题。还有的整车由于装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汽车的车身和外饰能给顾客良好的第一印象,内饰能给顾客持久的愉悦感受。而尺寸技术规范(DTS)是车辆匹配工作的目标,尺寸技术规范的制定直接决定该整车厂的质量目标以及客户的外观满意度。尺寸技术规范对各可见的区域都定义了相应的尺寸要求:包括间隙、平整度、直线度、对称度、测量方法等。而在外饰匹配中,前后门窗饰板区域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处于客户易见区域,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9.
车门喷涂过程的烘烤变形一直以来属于业界复合型疑难问题,文章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对策。以某车型车门总成为例,通过实物验证试验,3D测量等方式,跟踪其喷涂过程几何尺寸的变化,研究其烘烤变形规律。然后从车门里板、车门导轨、铰链螺母板等车门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分析其烘烤变形的原因。在前期设计阶段,提出采用车门里板拼焊、车门总成包边后单边点焊、车门铰链加强板与导轨分开点焊等焊接工艺,在车型工业化调试阶段,提出车门焊接夹具矫形、铰链螺母板匹配调整,补偿烘烤变形量。经过实车验证,此研究成果改善了外观间隙面差,对于提升整车感知质量水平,减少客户抱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尾门、发动机罩等开闭件烘烤变形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于汽车前保和前盖前后分缝的造型,往往会在前保羊角处出现可视孔洞的情况,为了提升客户的感知质量,让零件之间的匹配更严丝合缝,文章从外观设计入手,分析影响可视孔洞大小的原因,提出不断改善和减小其面积的方法,使前端大灯-前保-前盖处的匹配更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