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正8月12日晚11点,一块被大风刮起的彩钢板击中京沪高铁G40次列车。据北京铁路局消息,经现场勘查,造成这次事故的是京沪高铁沿线的一处临建民房的彩钢板,长52 m、宽7 m。据悉,当时事故发生地有6级大风,京沪高铁廊坊至北京南间多处设备故障也被彩钢板砸坏。经过紧急抢修,13日凌晨,受大风刮起彩钢板撞击造成的京沪高铁廊坊至北京南间设备故障排除,列车恢复运行。受此次故障影响,北京南站13日和14日共有46趟到发列车停运。  相似文献   

2.
由于外力影响,如大风、暴风雨等或行车事故会造成接触网导线和承力索的损坏,从而造成供电中断和列车停运事故。因此,迅速确定接触网故障地点,立即加以修复,对避免列车长时间停运具有重要意义。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了一种非接触式接触网监视装置,称为SicatCMS(悬式探测系统),能识别链形悬挂接触网的不正常情况,并通过导线或无线装置向管理者报告。为了补偿因温度变化造成接触线和承力索长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4月13日凌晨,我国自主研发的JJC型接触网综合检修车在哈齐高铁正式投入使用。这辆被誉为"接触网检修航母"的检修车的投入使用,将极大提升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维修作业效率和质量,为中国高寒高铁运输畅通保驾护航。这列JJC型接触网综合检修车全长220m,整列编组14节车厢,列车顶部装有175m贯通升降作业平台,作业面积近400m~2,能容纳近百人同时作业。此外,该车还配备软卧车厢,厨房、餐厅、浴室一应俱全,实现了食宿、材料加工、工具存储、  相似文献   

4.
分析近几年地铁列车频繁误入接触网无电区的事故原因,以及对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讨论现有设备不能对列车运行前方的接触网带电状态进行可靠判断的问题,研制出隔离开关状态联控显示装置,帮助驾驶人员在地铁列车通过分段绝缘器时能够准确判断运行前方接触网是否带电,从而避免地铁列车误入接触网无电区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德国城际特快列车:应急预案让事故损失最小化德国高铁曾经在1998年6月3日发生过一场特大铁路事故,一列高铁列车行驶到埃舍德的一座路桥时;中出轨道.撞上路桥,造成101人死亡,88人受伤。惨剧发生后,德国相关部门组织全面的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是列车使用的双层车轮破损。于是,与事故车辆同型号的列车全部停驶检测,把存在安全隐患的双层车轮全部更换为单层车轮。重新运行之后.最高时速也由280公里降为160公里。事后,负有相关责任的官员和工程师也被送上法庭究责。  相似文献   

6.
接触网处风场特性对于接触网结构安全及弓网受流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防风设施对接触网处风场特性的影响,根据兰新铁路隧道与路堤相连防风过渡段的实际结构,采用模型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列车在隧道内运行、出隧道在无挡风墙及含双侧3m高通透型挡风墙路堤上运行时接触网处的流场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上述过渡段接触网不同位置的速度特性。结果表明:在隧道口与5m高路基双侧设3m高通透型挡风墙时,可改善过渡段接触网处风场特性,使接触网附近风速变化平缓;但由于受路堤护坡及挡风墙绕流作用,隧道口处垂直列车方向的速度峰值增大;列车从隧道驶出并进入防风段的整个过程中,接触网处风速变化剧烈,在实际运行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当风力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使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产生巨大摆动和上下震动,造成接触线的技术状态发生急剧变化,以致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发生弓网故障.分析了大风对接触网的影响,对接触网的设计风速取值、接触张力及其跨距、支柱选择、防风设计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提出接触网防风措施以提高接触网防风性能.  相似文献   

8.
海外动态     
《世界轨道交通》2013,(8):16-17
西班牙高铁海外招标受列车事故连累 一列火车当地时间7月24日在西班于西北部加利西亚地区失事出轨,迄今死亡人数已经升至80人,造成西班牙40年来最严重的列车事故。近几个月来,欧洲铁路事故频发。代表250万运输工人的欧洲运输工会明确表示,本次事故再次表明,  相似文献   

9.
作为穿越大风区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的行车安全受大风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对兰新高铁进行大风环境实车试验后,发现列车在某些位置出现明显晃车现象。结合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车试验,基于三维、定常、不可压雷诺平均SSTk-ω两方程湍流模型来模拟其中一处典型地段的流场特性,得出线路上方最大速度突变点,并采用局部挡风墙改造和铲土方的方法对原始突变流场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通过局部挡风墙和地形地貌的优化改造,可以明显改善原始流场的突变。90°风向角作用下,1号过渡段、1号山梁、2号山梁和2号过渡段处,2线上方3 m高度处横向速度峰峰值分别为优化前的56.3%、24.4%、55.8%和67.2%,防风效果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兰新高铁通过甘肃境内的安西风区和新疆境内的烟墩风区、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达坂城风区等五大风区,区内风力强劲,大风天数多,严重危及行车安全,影响运输效率。防风标准的研究是防风工程设计的前提,是确定防风工程设计原则、范围的重要依据。为保证列车安全、快速、正常运营,最大限度地减少列车的停轮与限速,需研究兰新高铁防风标准,以采取合理的防风措施。研究结论:防风标准包括风区设置防风工程后允许的限速天数及合理的列车运行速度限值,综合分析大风区不同风速的频率及不同类型的防风结构在大风条件下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能力,研究提出:(1)运营预期目标为大风条件下列车原则上尽量少停轮,列车限速天数控制在全年的10%左右;(2)防风结构能力为:大风条件下设挡风墙(屏)地段列车速度限值提高10 m/s,设封闭(半封闭)挡风结构地段列车速度限值提高20 m/s;(3)本研究成果可为戈壁大风区或类似环境地区的铁路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合蚌高铁合肥北城站在线间距6.5 m的渡线上设置绝缘关节式电分段平面布置及碗臂结构形式,该形式满足接触网电气分段及列车通过速度160 km/h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1):71-71
2007年10月23日,东京地铁大江户线(中井到丰岛园)突然停电,进而造成全线停止运行,1300人被困在地铁列车上。据悉,这班地铁列车在到站前200m处突然停驶,车上的1300人被困在无空调的车厢中,之后10人因身体不适被送医治疗。日本东京都交通局表示,这次停电在持续约30min之后,部分电  相似文献   

13.
2012-07-03因太焦线北板桥站至东元庆站间上行线K318+576 m处承力索断线,断线后承力索与区间运行的货物列车发生刮碰缠绕,导致3棵接触网电杆被列车拉断塌网,中断上行线行车,经要点处理,恢复上下行供电及行车.此次接触网故障,破坏范围之大,影响运输时间之长是郑州铁路局历史上罕见的.此次故障,充分暴露出铜绞线承力索存在的诸多问题,值得深刻反思和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4.
吴进桐  李晓军  唐文华 《电气化铁道》2023,(S1):174-178+182
风区接触网零部件已在兰新高铁、穗莞深城际铁路、海南环岛铁路等多条典型内陆大风区和沿海大风区的电气化铁路中使用。现服役的风区接触网零部件属于初代国产化产品,总体使用工况良好,具有抗风稳定性优异、维护量小的突出优势,但经过十余年的运行,逐渐凸显出若干问题。因此,对风区接触网零部件已显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对提高风区接触网产品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析货物列车在运行中制动管系断裂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事故概况 (1) 1998年5月21日,3061次列车运行到安集海至奎东间,机后第19位5250259号集装箱平车截断塞门与制动支管连接的丝扣处被不明物体打断,断裂处全新痕,造成列车中途停车.  相似文献   

16.
1事故概述 2007年1月12日,巴西圣保罗地铁工地发生一次令人震惊的事故,这次事故造成长40m的车站隧道突然垮塌,与车站隧道相邻的直径40m、深35m的竖井也遭部分破坏。这次事故造成鲁阿·卡伯利路面上的7人跌入深坑罹难(小公共汽车里5人,行人2人)。  相似文献   

17.
2003年2月6日17:10,河南省西平县交通局在京广线K837 186铁路立交桥下,距桥西口约15m处用挖掘机修公路,将3根(42芯1根、24芯2根)埋在地下1m多深的区间信号电缆拉断(横跨公路有钢管防护),造成京广线李庄铺西平间上下行UM71自动闭塞8个区段出现“红光带”,大部分信号机灭灯。经抢修于22时临时恢复,延时4h50min,影响京广线客货列车40多列,严重打乱了春运运输秩序。经过这次事故,引发如下思考和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轨列车在接触网禁停区非预期停车可能导致接触网拉弧断电,继而引发线路停运事故的情况,信号系统根据供电专业的输入信息设置接触网禁停区域,对线路区间和站台不同区域的禁停区实现列车自动防护功能,防止列车在禁停区内停车。阐述在列车自动运行模式和列车自动防护手动驾驶模式下对应的禁停区防护功能;分析增加接触网禁停区防护后,对信号降级模式和高密度运营场景的影响;分别提出司机按辨识禁停标识驾驶和通过ATS的运营调整策略进行修正的应对策略,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折返间隔符合交路要求。接触网禁停区防护功能目前已在上海地铁6号、8号、9号线陆续上线,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太焦高铁接触网分段送电一次成功。自此,太焦高铁工程施工全面完成,即将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太焦高铁是郑太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362 km,共设车站13座,设计时速250 km。该线路开通运营后,郑州至太原列车最快运行时间将缩短至2个多小时。为做好此次接触网送电工作,施工单位提前编制送电方案,明确送电开通范围和受电启动时间,  相似文献   

20.
电气化铁路强侧风条件下列车防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新疆地区电气化铁路大风条件下的铁路列车安全进行初步研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按列车空气动力学理论进行接触网、挡风墙及车辆受到大风空气动力影响的计算。用Fluent流场数值计算软件,按三维黏性流对各种工况接触网、挡风墙及车辆受到的大风空气动力影响分别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根据仿真模拟计算结果,得出初步结论,并提出对于铁路防风工程设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