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和解决目前跨坐式单轨在设计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首先对单轴转向架跨坐式单轨与传统双轴转后架跨坐式单轨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其适用范围。结合国内外跨坐式单轨线路技术条件的现状,对主要线路平面技术条件(如最小曲线半径、最小曲线长度及夹直线长度等)及主要线路纵断面技术条件(如最大坡度、竖曲线半径、最短坡段长度等)进行研究。提出单轴转向架跨坐式单轨的各项主要线路技术参数的具体取值和计算方法。可为后续跨坐式单轨项目建设乃至相关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跨坐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跨坐式单轨交通线路超高率、最小曲线半径以及曲线限速等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及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跨坐式单轨车辆及线路的仿真模型,对跨坐式单轨车辆以不同速度通过最小曲线半径线路进行了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了车辆在最小曲线半径下的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3.
造价指标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基于重庆、中山及芜湖等地跨坐式单轨工程实例,对工程基础数据进行标准化修正后,初步建立了跨坐式单轨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结合所选工程实际造价数据,将造价指标分为总造价指标、综合造价指标和分项造价指标,对各造价指标及费用比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跨坐式单轨造价指标的特点与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跨坐式单轨工程造价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跨坐式单轨列车牵引计算理论,设计了基于等位移步长法的跨坐式单轨列车仿真算法,开发了跨坐式单轨列车牵引计算仿真系统软件.根据输入的线路数据、列车数据、编组数据,根据需要选择节时、节能及混合策略,经运行计算后能显示及输出列车牵引过程的速度-位移曲线、时间-位移曲线、电流-位移曲线及能耗数据.  相似文献   

5.
跨坐式单轨交通系统在我国已安全正常运行了多年,由于其车辆构造和线路结构的独特性,决定了单轨车辆的维修和线路的维护与常规钢轮钢轨式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其维修和维护用的工装设备也有其独特性。目前国内外一些城市正酝酿修建跨坐式单轨交通系统,本文通过对重庆单轨交通车辆段的回访,根据单轨车辆和线路的独特性,提出了单轨车辆的维修和单轨线路维护必要的一些专用工装设备,供今后单轨车辆维修及线路维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跨坐式单轨信号系统方案。针对轻型跨坐式单轨信号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设计要点,如全自动运行、道岔控制、红灯误出发、互联互通等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合理建议,供相应建设项目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巨大,本着“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了高架敷设的跨坐式单轨系统,故需要对其造价进行针对性研究以满足项目投资决策需求。结合国内工程实际应用,对地铁、轻轨及跨坐式单轨的工程造价进行剖析,对比其投资构成,总结出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决策者选取合理方案、造价人员控制工程造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列车的牵引计算是轨道交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跨坐式单轨列车结构特殊,其牵引计算模型与普通轨道交通列车差异较大,通过分析跨坐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特性,选择优化控制牵引策略,建立单轨列车启动过程、牵引过程、惰性过程、制动和进站过程计算模型.以运营中的重庆轻轨2号线为试验线路,实现整个列车运行过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9.
跨坐式单轨车辆基地调头线设计对减少车辆车轮偏磨、延长车辆检修和使用周期、降低维修成本、缩减检修规模、提高运营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跨坐式单轨特性,结合某城市跨坐式单轨车辆基地调头线设计,总结归纳调头线设计为三角线、灯泡线和八字形接轨的3种形式,16种方案。综合城市规划、正线线位、车站设置、出入线设置、地形地质等约束条件,分析研究得出车辆基地调头线最优设计方案。该调头线设计形式不仅适用于跨坐式单轨车辆基地调头线的设计,同时对优化地铁、轻轨等车辆基地调头线设计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建立跨坐式单轨车辆车体三维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方法对跨坐式单轨车辆车体结构进行强度分析,选取典型线路的载荷谱,以静强度计算的应力结果为基础,基于雨流循环计数法和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其进行全寿命分析。  相似文献   

11.
规划中的沈阳轨道交通旅游专线穿越沈阳棋盘山旅游景区,线路采用跨坐式单轨交通制式.通过对线路走向、轨道与车辆制式的选择,以及车站设置、高架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旅游景区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的影响.该线路充分考虑了与既有或规划道路的结合,采用了对景区环境影响小的轨道及车辆制式,在车站设置和高架结构设计上做到了与景...  相似文献   

12.
跨坐式单轨高架车站结构型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跨坐式单轨高架车站结构型式的选择,需根据其周边环境、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下管网等综合因素确定。重庆轨道交通较新线为国内首条采用跨坐式单轨胶轮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其一期工程的高架车站有11座,按结构型式可分为门式刚架结构、单层独柱墩结构和双层独柱墩结构等3种;接结构受力体系可分为“建桥合一”和“建桥分离”2种结构。其高架车站结构选型可为我国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侧向气动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跨坐式单轨车的运行安全性。基于CFD方法对不同侧偏角影响下的某跨坐式单轨列车侧向气动特性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方案下的侧向气动力计算结果及列车周围流场结构,得出随侧偏角的增加跨坐式单轨列车侧向气动力逐渐增大,头车受到的侧向力和侧倾力矩最大,因而侧风对头车的运行安全性影响最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跨坐式单轨是一种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析了跨坐式单轨的独特特点。提出从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和运营维护的角度看,基于真正的移动闭塞的无后备模式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设计简单且可靠性高,轨旁设备少,更能适应跨坐式单轨的需求。介绍了富欣智控跨坐式单轨信号系统的架构、系统的功能和配置、自动化车辆段和典型故障场景,对设计人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跨坐式单轨车辆特点,结合重庆单轨交通3号线车辆的故障数据分析,建立车辆运行可靠性综合评估模型,并利用T-S模糊神经网络进行综合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显示:跨坐式单轨车辆运营可靠性等级为"良好"。评估结果与重庆跨坐式单轨交通3号线车辆实际运行情况基本吻合,表明了T-S模糊神经网络适用于跨坐式单轨车辆的可靠性评估,且可为减少跨坐式单轨车辆运行事故及制定安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跨坐式单轨交通的建设和运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庆市跨坐式单轨交通系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一.论述了重庆市采用爬坡能力强、曲线半径小、噪声低、景观性好的跨坐式单轨制式的背景;并对该系统投入运营后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评估,最后提出了推广应用跨坐式单轨系统以及实现产业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根据跨坐式单轨的特点,结合日本跨坐式轨道交通的提速经验,通过比选,确定采取提高曲线通过速度的方案。对该方案的实现方式(包括提高欠超高的取值范围、调整曲线段的信号闭塞分区及对列车提速通过曲线处轨道梁受力的计算)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方案的实施评估和试验论证。  相似文献   

18.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跨坐式单轨交通设备模式的安全性进行研究,结合跨坐式单轨交通设备模式的特点,建立了包括车辆、道岔、轨道梁等3个系统共计13个指标的多因素多级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递阶层次安全评估模型,确定各层评价因素相对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安全状况进行评估。重庆市跨坐式单轨交通3号线实例分析结果显示跨坐式单轨交通设备模式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良好"。由计算所得指标权重可知,道岔是影响单轨交通设备安全性的首要因素,其次是车辆,最后是轨道梁。评价结果及影响因素排序可为控制跨坐式单轨交通事故及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跨坐式单轨凭借其建设周期短、造价低、运输量适中、土地占用少等优势,成为中小城市轨道交通的首选制式之一。中小城市普遍面临经济实力有限、资金筹措困难、运营维护能力较弱等问题,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为例,结合跨坐式单轨项目财务情况,探讨项目投融资模式,分析已建成项目如何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提高其运营维护能力及经济效益,旨在为我国其他跨坐式单轨项目投融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单轨车辆在车辆参数、运输能力、土建工程、国产化率、投资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论述跨坐式单轨车辆选型的控制因素,并结合芜湖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确定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采用基于庞巴迪技术的单轨车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