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简便易行的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酸锌纳米颗粒,考察了其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产品纯度较高,微观形貌为直径约100~200 nm的尖晶石型铁酸锌纳米颗粒;样品的FTIR谱图中有明显的金属-氧键的特征峰.所制备的纳米铁酸锌颗粒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能力较强,弱酸性体系有助于染料溶液的降解.100 m L 1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在p H值为5,纳米铁酸锌催化剂加入量为30 mg,可见光光催化降解3h后的降解率达到92.1%.  相似文献   

2.
以离子交换树脂为金属离子载体和形貌控制模板,通过两步法制备ZnS/Ag_2S纳米复合材料.对产物进行SEM、XRD、FT-IR等表征,分析Ag型离子交换树脂用量的不同对复合产物的影响,提出了复合产物生成机理.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树脂缓慢释放Ag~+,致使直径小于100nm的Ag_2S纳米颗粒在ZnS产物表面生成,树脂内部孔道的空间限域作用限制了ZnS和Ag_2S的生长.太阳光下完成复合产物对次甲基蓝的催化降解,探讨催化机理,结果表明光照50min后ZnS/Ag_2S-0.15对次甲基蓝的降解率为最高,达91%.  相似文献   

3.
以硅钨酸为光催化剂,研究了其对模拟染料废水甲基橙的光催化脱色降解影响.结果表明,酸度、催化剂投加量、溶液初始浓度是影响催化降解效果的重要因素.最佳催化条件为,10mg/L的甲基橙溶液在紫外灯辐照下,硅钨酸浓度0.4g/L,溶液酸度pH=1.其对甲基橙溶液光催化降解效果比磷钨酸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阿特拉津(atrazine,ATZ)对水体污染问题,采用紫外/过二硫酸盐(ultraviolet/peroxodisulfate,UV/PS)降解水体中的ATZ,考察了不同pH值、UV强度、PS浓度、温度条件下UV/PS对ATZ的降解效果,同时对其降解机理、降解动力学及降解路径进行了探讨.机理分析表明,UV可使ATZ发生光解,UV/PS能快速降解水体中ATZ,中性偏碱性条件下UV/PS体系中同时存在SO4-·和·OH.动力学分析表明,不同温度、pH值、PS浓度、UV强度条件下UV/PS降解ATZ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降解路径分析表明,ATZ主要通过脱氯、加羟基、脱乙基、脱异丙基等方式被降解,几种降解方式并不孤立,但三嗪环并未开环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温度为25℃,PS浓度为70μmol/L,UV强度为50 mW/cm~2,反应体系初始pH为5.8,反应时间为20 min时,UV/PS体系对2.5μmol/L ATZ的降解率可达91.03%.  相似文献   

5.
采用光催化还原法、浸渍法和水热法分别制备了Ag/BaTiO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手段对改性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掺杂Ag的不同制备方法、催化剂的载Ag量对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BaTiO3对亚甲基蓝染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能力有明显提高,采用光催化还原法制备的Ag/BaTiO3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载Ag量为1.0%的Ag/BaTiO3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最好,紫外光照射4h后降解率为95%.  相似文献   

6.
通过自制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对大红染料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催化剂投加量、pH值、紫外灯照射时间及染料初始浓度对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催化剂投加量为2 g/L,pH值为6,紫外灯照射时间为150 min,大红染料浓度为100 mg/L.在此基础上添加助催化剂和H2O2,降解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矿化垃圾静态吸附处理模拟印染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矿化垃圾对亚甲基蓝溶液吸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矿化垃圾处理初始浓度为10mg·L^-1亚甲基蓝溶液的最佳的矿化垃圾用量为25g·L^-1、最佳pH为10,震荡最佳时间为7h,脱色率达到98.83%;矿化垃圾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  相似文献   

8.
光催化氧化处理二苯胺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苯胺(DPA)是一种用量很大的有毒化工原料,本实验使用TiO2负载型光催化膜对二苯胺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实验考察纳米级催化剂TiO2粉末用量与催化效率的关系,TiO2负载催化膜作用下光照时间、pH以及反应温度对二苯胺废水总有机碳(TOC)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光催化处理二苯胺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TOC的去除率增大,最佳反应时间为70 min,之后趋于平衡;增强溶液酸性和碱性都可以加快DPA的降解速度;当pH为10,反应温度50 ℃时去除率最高,达到99.6 % ,DPA含量降至0.32 mg/L.  相似文献   

9.
在紫外光和阳光下,研究了二氧化钛(TiO2)对活性红24(RR24)模拟染料废水的光催化脱色降解效果.研究表明,TiO2投加量、RR24溶液的初始浓度以及光照时间对其脱色降解均有影响.当RR24溶液初始浓度为10 mg/L,TiO2加入量为0.75 g/L,溶液初始pH为6,对200 mL RR24溶液光催化反应1 h,其脱色率可达88.69%,CODCr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7.2%和17.78%.空穴清除剂碘化钾和自由基清除剂异丙醇对TiO2光催化RR24溶液脱色降解影响研究表明,TiO2光催化RR24溶液降解机理是光致空穴h+和.OH共同参与的过程.TiO2光催化RR24溶液脱色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0.
硅钨酸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硅钨酸为光催化剂,研究了其对模拟染料废水甲基橙的光催化脱色卫生解影响,结果表明,酸度、催化剂投加量、溶液初始浓度是影响催化降解效果的重要因素,最佳催化条件为,10mg/L的甲基橙溶液在紫外灯辐照下,硅钨酸浓度0.4g/L,溶液酸度pH=1,其对甲橙溶液光催化降解效果比磷钨酸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出钙钛矿型光催化剂LaCoO3,在自然光下对甲基橙进行光催化降解.采用XRD、SEM等手段对LaCoO3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光催化剂LaCoO3的最佳制备条件:溶胶-凝胶的pH值为10,LaCoO3的煅烧温度为600℃,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3:1.制得的LaCoO3催化剂,颗粒粒径均匀,光催化活性最高,在pH值为5的降解环境下催化剂对甲基橙(10 mg/l)的降解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光催化还原法、浸渍法和水热法分别制备了Ag/BaTiO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手段对改性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掺杂Ag的不同制备方法、催化剂的载Ag量对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BaTiO3对亚甲基蓝染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能力有明显提高,采用光催化还原法制备的Ag/BaTiO3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载Ag量为1.0%的Ag/BaTiO3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最好,紫外光照射4h后降解率为95%.  相似文献   

13.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Al2O3为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TiO2,在UV-TiO2体系中对吡啶(PD)进行光催化降解,并研究了将TiO2负载在不同铝源所制备的Al2O3后光催化剂的差异,结果表明: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加入量为10mg/40mL,吡啶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吡啶中氮转化成氨氮.将TiO2负载在Al2O3上后利用率提高了6倍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负载在海砂上的TiO2为催化剂,采用敞口固定床型光催化反应器对水中难降解的呋吗唑酮(FTD)进行了固定相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反应速率可用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描述,与光分解相比,光催化氧化的突出优点是矿化程度高,相同光辐射条件下反应100min,0.10mmol/L的FTD水溶液经光催化氧化后TOC的去除率为89.1%,而经光分解后TOC的去除率仅为28.8%;在反应体系中投加少量臭氧或过氧化氢可以显著提高FTD的氧化效率,说明光催化氧化可以兼容O3/UV、H2O2/UV等光激发氧化工艺.探讨了充氧、FTD浓度及pH等对光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欧、美矿粉亚甲蓝试验方法的比较,探讨了搅拌设备、样品取样数量、溶液介质、悬浊液与亚甲蓝溶液的浓度、搅拌速度及亚甲蓝标准溶液添加速度等试验条件对亚甲蓝试验的影响,并在我国现行试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测定微量亚硝酸盐,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亚硝酸盐的方法--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该方法结合流动注射技术,以亚硝酸盐对氯酸钠与亚甲基蓝发生的褪色反应有催化作用的研究结果为基础.最优试验条件下,在5~150 μg/L和150~1 000 μg/L范围内吸光强度与NO_2~-的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 μg/L.对质量浓度为10和100 μg/L的NO_2~-分别进行了11次连续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和4.6%.用此方法检测河水和地下水水样中的亚硝酸盐,标准偏差为1.1%~3.4%,加标回收率为97.6%~1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