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以公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四自由度的二分之一车辆模型,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方程,计算了不同车速下桥梁跨中截面的动挠度和应变时程曲线.对比了传统定义法、试验测试法、现行规范法的冲击系数计算值,对前2种方法进行了修正,获得了桥梁结构的最大动效应值,并根据主梁的最大活载内力计算原理,引入数值加权的概念对前2种方法进行了加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定义法和试验测试法计算的冲击系数值比《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计算值小;由时程曲线上最大动效应处得到的冲击系数平均值约是前2种方法计算值的2倍,且其最大值比规范法计算值小37%;基于传统定义法的挠度冲击系数值大于应变冲击系数值,而试验测试法得到的挠度冲击系数值普遍小于应变冲击系数值;基于传统定义法和加权法的挠度冲击系数计算值比规范值大16%;试验测试法和加权法相结合的冲击系数计算方法考虑了移动荷载对整个桥梁冲击的历程效应,计算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利用Ansys计算了简支斜板桥不同斜度时的自振频率,分析了基频系数和前5阶频率随斜度的变化.用薄板单元模拟简支斜板桥,用移动质量模型模拟车辆,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分别考察了斜度、车辆速度及车辆行驶方式对斜板桥挠度和弯矩冲击系数的影响,得出了斜板桥冲击系数随斜度、车辆速度及车辆行驶方式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基频随斜度的增大而增大、冲击系数与车辆速度没有单调递增或递减规律及不同截面位置的挠度和弯矩冲击系数不同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冲击系数的不确定性,采用移动跑车试验方法得到桥梁最不利荷载位置处的动、静挠度值,结合新欣南大桥汽车冲击系数,对其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比较,得到以下结论:随着车速的增加,汽车冲击系数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一定车速下取得最大值。而各国相关规范中冲击系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差距很大,实测冲击系数随着车速的变化会有一定的差别,各国规范并没有反映出其变化规律,因此需要依据大量的移动荷载试验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曲线上桥梁系统研究对象,采用车-桥系统的空间振动分析模型,以一箱型箱支梁为例,用计算机模拟列车过桥的全过程,计算了列车荷载作用下曲线桥的动力响应、列车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列车运行平稳性指标,并与直线桥作了比较,研究结果与工程实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普通简支梁桥冲击系数计算方法的分析入手,对体外预应力结构加固后的简支梁桥冲击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两者的对比,得出体外预应力结构对简支梁桥冲击系数的影响。同时指出了在应用体外预应力方法进行桥梁加固时,应对加固后各构件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以免各构件因共振等原因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6.
单车荷载作用下T型刚构桥车致振动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车辆-桥梁结构振动特性,研究单车移动荷载作用下,T型刚构桥考虑桥面不平顺影响时桥梁振动响应及冲击特性。通过将T型刚构桥离散为三维梁单元有限元模型,车辆简化为九自由度整车模型(考虑车辆俯仰及侧翻),桥面不平顺激励采用实测和数值模拟(根据国标GB/T7031—86给定功率谱密度曲线采用三角级数叠加法模拟)两种激励;以车轮与桥面相互接触处保持不脱离为条件,建立车辆与桥梁耦舍振动方程,利用模态综合法并结合Newmark—β数值积分方法进行迭代求解。以乔木湾乐安河T型刚构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单车荷载下,最不利位置处的冲击系数随桥梁结构阻尼、行车速度、桥面不平顺及车辆特性的变化关系,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实测冲击系数与数值模拟的冲击系数较好吻合,乐安河大桥冲击系数满足04《桥规》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ANSYS和ETABS两种软件建立富山赣江特大桥有限元模型。运用MATLAB软件编写了车桥耦合振动求解程序,分析车速、路面等级两个因素对大跨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桥的动力响应和动力冲击系数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现行规范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速对于大跨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桥冲击系数的影响较复杂,冲击系数并不是随着速度增大而线性增大;路面状况越差,路面等级对桥梁冲击系数的影响较车速更明显;对于多跨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桥,相同车速及路面等级,不同主跨的冲击系数大小不同。在设计该类桥型时,建议采用主跨的最大冲击系数。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铁路连续梁桥在高速列车作用下,冲击系数和列车运行舒适度的研究。计算表明,连续梁桥的冲击系数和列车适合度,比简支梁桥有一定减小,提出了连续梁桥设计冲击系数,通过对不同跨度配合情况下连续梁桥的动力分析,研究了不等跨连续梁桥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间隙和约束的存在,使动力机械系统表现出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考虑具有对称刚性约束碰撞振动系统,应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系统在简谐激励力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和阻尼系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通过定义描述系统周期特性和冲击振动特性的两种Poincaré截面,分析了系统基本周期振动和亚谐振动的模式多样性及冲击振动的转迁规律.结果表明,系统在低频带主要呈现基本周期碰撞振动,其随频率递减连续发生Grazing分岔,对称约束位置的碰撞次数随Grazing分岔的产生逐次分别加一,当碰撞次数足够大时,系统呈现非完全颤碰振动.随频率进一步递减,碰撞次数无限增大,非完全颤碰振动发生Sliding分岔,转迁为含粘滞特性的完全颤碰振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冲击系数的不确定性,采用移动跑车试验方法得到桥梁最不利荷裁位置处的动、静挠度值,结合新欣南大桥汽车冲击系数,对其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比较,得到以下结论:随着车速的增加,汽车冲击系数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一定车速下取得最大值.而各国相关规范中冲击系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差距很大,实测冲击系数随着车速的变化会有一定的差别,各国规范并没有反映出其变化规律,因此需要依据大量的移动荷栽试验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