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琦 《汽车与配件》2014,(14):75-77
<正>"汽车电子"成为CES电子展与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亮点,汽车电子行业呈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各类高新汽车电子产品一一涌现。汽车电子"智能化、人性化"已是大势所趋,本土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让汽车电子引领未来。  相似文献   

2.
卫东 《汽车与运动》2017,(7):146-151
在北京或上海国际车展上,各种光鲜的超级跑车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而消费电子展则是向人们深入解读汽车电子的发展趋势,揭示着汽车电子鲜为人知的秘密每年年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电子消费展CES向全世界消费者们解读者电子消费流行趋势,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汽车电子技术趋势,而在上海举办的亚洲消费电子展CES又会怎样呢?在亚洲消费电子展上汽车技术更是重中之重,几乎占据了展馆的半壁江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那些让我们脑洞大开的汽车技术。  相似文献   

3.
潘沙 《汽车与配件》2012,(14):46-47
第十一届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fronica China和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Productronica China目前在上海举行。此次展会涵盖了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组件及生产设备,全方位展示了电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电子行业的开春大戏,2010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拉开了经济稳步复苏的序幕,于3月16-1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展会各项指标均现喜人涨势,再次推动了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对于汽车电子技术需求的增长,汽车半导体市场呈现快速增长之势,这也为拥有创新技术的跨国半导体公司提供了市场机遇。在日前举行的上海慕尼黑电子展期间,飞思卡尔半导体全球汽车市场营销经理Marc Osaida向记者介绍了飞思卡尔汽车电子的研发动态及其与奇瑞合作的进展。新产品满足行业需求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是更灵活、更安全、更清洁、更互连。  相似文献   

6.
漓莎 《汽车与配件》2013,(13):28-29
在此次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Elektrobit(EB)展示了最新的汽车软件技术,并在展会期间举办的相关论坛上,介绍其驾驶员辅助系统集成测试和开发解决方案,以及最新的ECU基础软件解决方案EBtresosAutoC0re和OsekCore。  相似文献   

7.
李白 《汽车与配件》2012,(14):42-43
“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一直在消耗地球上的自然能源。随着汽车电子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电气功能越来越多。这些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使车内的电气布线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汽车线束重量的增加,也导致整车成本和能耗的增加。”这是日前在上海慕尼黑电子展上德尔福派克电子/电气系统事业部产品工程经理金英男女士做汽车线束系统轻量化主题演讲时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0月19日-21日,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2014 CIAPE)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展会开设了整车、零部件、电子与信息化、技术装备、维修检测设备、清洁燃料、服务用品、轮胎、改装车、摩托车等十大展区。本届展会的一大特色是设立了汽车检测维修设备馆。汽车检测维修设备馆的主要展品包括汽车维修设备、汽车检测设备、汽车喷涂产品、涂料及修复产品、汽车美容养护设备及产品、汽车维修工具、汽车维修专用  相似文献   

9.
《汽车维修技师》2008,(10):13-13
8月16日,由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北京飞远博飞汽车技术研究院主办,上海海晏威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协办的“威固”第二届4S经营与管理高峰论坛暨第二届4S店汽车维修技术与企业利润增长高峰论坛在第六届中国汽车用品展、2008中国汽车电子展同期于上海光大国际酒店举办。  相似文献   

10.
高翔 《汽车与运动》2011,(5):166-167
第12届中国汽车用品暨改装汽车展览会(CIAACE 2011)于2011年2月25~27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展出面积12万平方米、参展商超过3000家,展会规模实现历史性的超越。本届展会设立汽车电子、汽车内外饰、汽车养护美容、汽车改装等四大专业分区,首次在行业内实现分馆分区展示,展会品质及展示效果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汽车与配件》2011,(14):4-4
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创新成为可能。未来近90%的汽车创新将来自于电子技术。安全系统和新能源汽车将是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最快的两个领域。电子技术扮演着系统集成者的角色,为智能化安全系统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包括车道偏离警告、自适应巡航控制、盲点监测系统在内的先进安全系统将有快速的增长。未来,电动车将日渐普及,这也意味着更多的电子系统将装备在车辆上。在日前举行的上海慕尼黑电子展上,本刊记者集中采访了飞思卡尔、英飞凌、意法、安森美等汽车半导体巨头,他们无不表露了对于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的关注。中国已经成为这些跨国巨头们全球战略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亚洲地区知名的电子行业展会,第十四届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日前在上海举办,为推动"工业4.0"在中国电子制造业"落地"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日寸也成为国际电子制造先进工艺技术的展示平台。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以"工业4.0"为核心的智能制造革命将是电子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当其时也,我国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2025年我国从工业大国迈人工业强国行列。201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相似文献   

13.
《汽车工程》2007,29(2):156-156
2007年3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将举行第六届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 Productronica China 2007及第二届慕尼黑上海激光、光电展LASER China2007,安全与节能将成为本届展会的两大主题。届时,展商所展示最新的电子、激光技术及产品将为家电、工业自动化、电信、汽车等领域提供切实可行的安全节能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轿车情报》2006,(8):20-20
中国第一个以汽车生活为主题的展会近日在上海宣告诞生。中国汽车生活展定于10月24-30日在上海东亚展览馆及八万人体育场召开。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配件》2007,(43):24-26
“2007上海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制造装备展”于9月26~28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此次展会涉及汽车零部件、汽车附件、化工及原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轮胎及车轮、电子及电器设备、模具、焊接及切割仪器等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配件》2005,(18):10-10
上海车展已经落下帷幕,如果说有什么值得留下记忆,并深刻思考的话,其一就是汽车零部件在展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如果我们在谈论所谓汽车技术的话,不如就开门见山,谈些汽车零部件技术(当然,外形设计和空间布置除外)。这些问题在本期的车展专题报道中可管中窥豹,但这都是外国人的技术。要看真正中国汽车零部件,只有到与“W”馆平行的一排帐篷中去看。  相似文献   

17.
漓沙 《汽车与配件》2010,(31):46-46
<正>上海华东汽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东汽电)日前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举办了"华东汽电TellusLinspector产品发布会"。作为中国电科集团与上海汽车电子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此次TellusLinspector汽车总线网络测试仪的推出,将成为华东汽电汽车电子业务发展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17,(7)
正这是一个巨变横生的时代,人类对汽车未来技术的发展自然满怀期待。以科技为双翅,汽车为我们的生活乃至社会发展贡献了无数惊喜。各大汽车厂商所推的新款车型自然也会带来更多的推出众多或炫酷或实用或创意十足产品和技术。哪些技术和产品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呢?2017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于6月7日在上海拉开大幕。CES Asia一直被科技迷奉为"黑科技盛会"。作为亚洲范围内重要的展会之一,此次CES Asia覆盖家庭娱乐、机器人、智能家居、3D打印、可出穿戴、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其中消费电子+汽车融合成为展会现场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9.
金洋 《时代汽车》2006,(9):98-99
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同时,汽车经销商之间的竞争也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北京、上海等高速发展的城市一直是汽车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与汽车销售的主战场,因此应运而生的各类汽车汽车销售模式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汽车展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在展会上订购车也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中国汽车装备创新联盟、中国齿轮专业协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等多家行业协会参办的"2010年上海国际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与材料展览会(AMTS 2010)"于8月11日~1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顺利举办。本次展会从展区面积来说并不大,但从展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来说,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为汽车制造业如何在竞争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