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07,(49):12
拜耳材料科技近日在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庆祝年产5000吨玻璃纤维增强型聚碳酸酯生产线投入运营。据悉,这是公司在亚太地区的首套同类生产设施。  相似文献   

2.
拜耳材料科技日前在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正式启动了年产能35万吨的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生产工厂。这一全新的世界级工厂是目前全球最大的MDI生产设施。此外,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内,一个年产能25万吨的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工厂已动工兴建,该工厂预计于2010年竣工投产。  相似文献   

3.
2006年9月5日,在500名中外嘉宾的见证下,拜耳集体宣布其在上海的中国拜耳材料科技子集体新的生产工厂揭幕拜耳集体董事长沃.温宁(Wenner wenning)先生说“中国是拜耳亚太地区的重中之重——既是生产基地,又是商业战略中心。”  相似文献   

4.
隶属于拜耳集团的拜耳材料科技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制造商之一,在全球各地拥有生产基地30个,2006年销售额达到102亿欧元。拜耳材料科技主要业务涵盖高科技聚合材料的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多个领域产品创新解决方案的开发等等,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06,(20):15-15
在4月26日~29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2006中国国际橡塑展期间,拜耳材料科技集团全球聚碳酸酯业务部总裁Guenter Hilken博士表示,“目前拜耳材料科技聚碳酸酯业务部拥有强大的全球生产工厂网络、业务开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并建立了本地化管理的营销机构。通过这一全球性网络,公司能够始终紧跟全球PC市场的发展潮流,而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又使我们能够无限接近本地客户。”  相似文献   

6.
欣迪 《汽车与配件》2014,(49):66-66
<正>拜耳材料科技新近宣布将在其位于上海的拜耳一体化基地建立一条拥有顶尖技术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生产线。作为德国总部之外的首条用于规模化生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新产品的生产线,它将大大缩短本土市场产品的创新周期,拜耳材料科技也将借此进一步巩固其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及亚洲水性聚氨酯市场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配件》2014,(18):20-20
2014年4月23日,上海——拜耳材料科技作为聚合物材料的市场领导者之一,参加亚洲领先的2014中国国际橡塑展,推出基于聚碳酸酯材料及其他新型聚合物材料的全新应用在A6展位精彩亮相。这些创新应用展现了拜耳材料科技致力于研发应对资源匮乏、人口增长、老龄人口医疗保健、人口流动加剧、城市化等当今挑战的解决方案,以创新科技实现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8.
彭斐 《汽车与配件》2014,(15):66-67
<正>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将于2016年成为拥有全球最大HDI产能之一的生产基地,巩固并提升公司HDI生产的技术实力,为全球客户提供强大且灵活的供应服务。拜耳材料科技宣布在中国扩建其HDI(六亚甲基二  相似文献   

9.
拜耳材料科技宣布其在中国的两个新设施正式建成--位于浦东金桥聚合物研发中心的客户交流中心以及位于上海一体化生产基地的色彩效果中心.新设施将致力于提高拜耳在聚碳酸酯领域为客户提供高度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杜邦高性能弹性体有限公司近日成立了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技术中心,为世界最快速增长的弹性体市场中的客户提供支持。新的技术中心设在杜邦中国研发中心内,杜邦最新的综合性研发中心是继美国阿克伦城,日本的横滨和宇都宫以及瑞士的Meyrin技术中心之外的又一个战略行动,使得目前杜邦高性能弹性体有限公司在美国,欧洲和亚太的主要工业中心都有研发实力来为全球的客户服务。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配件》2011,(24):25-25
2011年5月20日,拜耳材料科技与重庆市政府签署了在长寿经济开发区有关建立拜耳针对下游市场设施的投资协议,其中包括公司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第一个聚碳酸酯色彩效果和设计中心以及聚氨酯系统料工厂项目。以销售额来说,中国是拜耳材料科技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这一投资协议的签署是拜耳材料科技投资中国西部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配件》2011,(19):11-11
2011年4月8日,拜耳材料科技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奇瑞一拜耳汽车轻量化联合实验室”。 作为联合实验室的前哨战,拜耳材料科技在奇瑞中央研究院设立了展示厅。作为展示拜耳材科科技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11月12日,全球知名的聚合物生产公司拜耳材料科技在沪举行了汽车媒体采访活动。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汽车业务总经理雷焕丽女士和聚氨酯业务拓展及技术服务部副总裁、拜耳聚合物科研开发中心经理布希博士就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相关热门话题与各位媒体进行了深度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3):I0007-I0007
拜耳材料科技(Bayer MaterialScience)隶属于德国拜耳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化工企业。拜耳材料科技已成为聚氮酯、聚碳酸酯等产品的全球领先的原材料供应商之一,并不断致力于创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拜耳材料科技将在2007上海国际汽车零部件及汽车用品展览会上展示用于汽车行业的整套聚碳酸酯汽车用品与零部件,模克福聚碳酸酯与拜福聚碳酸酯混合薄膜在汽车行业的一系列广泛应用将会成为焦点。聚碳酸酯半成品产品部(SFP)薄膜亚太区负责人Rob Eek博士说:"作为世界领先的聚碳酸酯薄膜供应商,拜耳材料科技对于未来10年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汽车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为了支持客户的发展,我们位于泰国  相似文献   

16.
<正>拜耳于2015年6月1日宣布其材料科技业务的英文新名称为Covestro,拜耳材料科技将于2015年9月成为独立公司,其中文商号为科思创,代表着一家创新型聚合物公司的全新雄伟愿景和精彩未来。"科"象征着科技和创新;"思"代表着优秀人才和远见卓识;"创"彰显着最先进和最优质生产设施上的充分投资,及为创造价值的坚实承诺。拜耳材料科技大中华区总裁胡迪文(Steffan Huber)表示:  相似文献   

17.
拜耳材料科技全新的色彩效果与设计中心在中国广州成立。该中心为亚太区生产商提供定制的解决方案与产品,从掺混料生产过程、配色、小规模生产到其他广泛的技术支持服务,全方位涵盖注塑成型与掺混料生产工艺。该中心的成立既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和快速应对趋势的能力,叉奠定了拜耳材料科技定制解决方案的全球网络,使本地客户在色彩、表面、几何与设计方面拥有快捷完整的全球专家和全球专知地支持。  相似文献   

18.
拜耳材料科技聚碳酸酯业务单元始终致力于为中国及亚洲地区的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正值广州2007中国国际橡塑展之际,拜耳材料科技聚碳酸酯业务单元亚太区高级树脂部门主管Rainer Rettig博士宣布:"拜耳材料科技将进一步执行公司战略,从而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位于芬兰Rovaniemi的Bombardier-Nordtrac OY正在新雪橇上装配防护罩(参见图1)。该防护罩采用拜耳材料科技的Bayflex 180矿物纤维强化R-RIM(强化反应/喷射定型)聚氨酯材料制造。选择该材料主要是基于其在很大温度范围内的高抗冲击强度以及较短的生产周期,这对大型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其而言更具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5,(15):14-14
2005年4月1日,正值上海市市长韩正访问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柏镇工业区的拜耳工厂期间,拜耳与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在中国上海化学工业区的拜耳MDI工厂与相关设施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的协议。这份关于拜耳MDI工厂先进工艺技术设计的协议充分体现了拜耳“在所有适用的新工厂采用最新技术与一流工艺”的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