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苑文海  梁帮中 《公路》1996,(8):52-54
中压水设备加热沥青是用蒸馏水作介质,在中压条件下,通过锅炉加热,管道封闭循环,辐射热量使沥青达到使用温度。它比同等工效的导热油加热沥青设备,具有节约投资,避免火灾,改善作业环境等优点,是路用沥青加热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利用太阳能预热和保温沥青,并加至一定压力的水(不汽化)作为载热体将沥青进一步加热至使用温度,即太阳能与中压水加热综合利用于熬油工艺是沥青加热工艺的新发展,本文阐述了该工艺的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建议在公路系统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热传导、热辐射干燥加热旧沥青混合料的不足,结合微波加热的优势,研究了一种微波热风组合干燥加热技术,应用于废旧沥青回收中,并对主要设备进行了结构设计.经模拟试验说明,新型干燥加热装置可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为旧沥青混凝土回收料的厂拌热再生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PRPLAST.S沥青混合料温拌效果,对AC-20CPRPLAST.S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集料加热温度、沥青加热温度进行室内试拌试验及性能研究。研究表明:当该混合料集料加热温度为160-170℃和普通沥青加热温度为150-160℃时,既可使PRPLAST.S抗车辙剂软化,又可以达到温拌施工的效果。对PRPLAST.S温拌及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对比,发现PRPLAST.S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基本相当。与浸水马歇尔试验相比,以冻融劈裂试验评价标准作为PRPLAST.S温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主控标准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以提高乳化沥青质量为目的,对乳化设备进行的选用和配套,改进了 LR-6000型沥青乳化机的沥青、乳化剂水溶液进料方式,对沥青、乳化剂水溶液的比例进行了控制,叙述了研制沥青脱水、升温及水的加热情况,对其余工作设施进行了配套.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高温指标软化点、60℃动力粘度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以及动力粘度对水稳定性的影响,提出提高薄膜加热试验温度的方法判定沥青的老化程度,建议沥青在163℃薄膜加热的损失小于0.3%。  相似文献   

7.
受广东省公路局委托,在参考了国内9座沥青库以及到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于1991年9月设计了国内首座万立方米级的应用导热油加热技术的广东省三水沥青库.该沥青库于1992年8月建成投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在加热沥青中应用动态加热技术,以减少局部加热造成的部分沥青老化。并介绍了釜式沥青速热缸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沥青加热和加热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道路沥青的结构组份、物理特性以及影响其路用性能的因素.特别提出了温度对沥青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常用几种沥青加热工艺的原理与用途,选择加热工艺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沥青加热设备的原则,分析了常用的两种加热设备的结构特点与用途.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就地热再生微波加热效率,解决传统沥青混合料吸波能力弱问题,选择多种吸波材料代替矿粉,通过微波加热试验,研究吸波材料对集料、沥青混合料的吸波升温性能以及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波材料可明显提高集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吸波性能。随着吸波材料掺量的增加,石灰岩AC-13与玄武岩SMA-13沥青混合料的温升变化趋势不同。吸波材料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影响甚微,其能够提升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导热油加热工艺在沥青加热系统中具有许多优点,掌握该工艺中热平衡的计算方法对于设计、制造导热油加热设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系统介绍了沥青加热过程中脱桶、脱水、升温三大部分的热平衡计算。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assess temperature field in microwave heating for recycling asphalt pavements,a 2D mathematic heat transfer model was developed based on Fourier heat transfer theory The microwave internal heat?generation was researched by using surface field of pyramidal horn replacing approximate radiation field In addition,the boundary conditions were built and normalization processing was implemented The control volume based finite differential method (CV-BDM)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implicit discrete scheme of the conservation equations,and the numerical value simulation was employed By continuous or intermittent  radiation heating technique,a microwave heating experimental system at 2 145 GHz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emperatur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sphalt pavements along with heating time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of asphalt mixture during microwave heating is obviously nonlinear,the temperature rises slowly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heating but increases rapidly in the late heating period; (2)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s non-uniform that the temperature in central area of the surface is higher while it is lower on edge; (3) the uniformity of temperature within asphalt mixtures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intermittent heating technique,and the heating time must be reasonabl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preferable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3.
橡胶沥青洒布车传热学分析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量平衡原理,阐述了橡胶沥青洒布车保温层厚度的设计计算过程,并按照洒布车施工时对介质加热升温的实际需要,探讨了两类沥青洒布车加热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外置导热油炉式加热系统的设计方法,指出通过沥青泵循环或增加机械搅拌装置来强化管外对流换热是提高换热速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就地热再生热风加热参数,提高热风加热沥青路面的加热效果,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热风加热装置加热沥青路面的模型,模拟计算了热风加热沥青路面的过程,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的正确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热风温度、热风速度、出风孔离地高度对加热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热风加热效果评价方法,引入综合模糊评价指标代替沥青路面温度场、对流换热系数和加热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率等单一评价指标对沥青路面加热效果进行评价,采用独立性权系数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仿真分析验证了综合模糊指标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加热装置的设计参数范围内,热风温度对沥青路面表面温度及分布均匀性影响最大,热风速度对换热系数影响最大,出风孔离地高度对能量利用率影响最大。以沥青路面温度场、对流换热系数和能量利用率等单一指标为优化目标获得的最佳加热参数组合,仅能保证各自指标最优,但其他指标较差;以综合模糊评价指标ECFI为优化目标得到的最佳热风加热参数组合,可以同时获得较好的沥青路面温度场、对流换热系数和能量利用率。研究方法和结论为沥青路面热风加热参数的选择和加热效果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微波加热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种沥青混合料加热方法进行试验,并将其与即拌即用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技术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加热时间短,材料受热均匀,且加热后的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非常接近即拌即用水平,故采用微波技术替代烘箱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沥青搅拌站除尘器余热再利用,以热泵技术与原理为基础,提出了采用溴化锂为工质,以电加热或导热油加热两种方式进行余热回收的余热回收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分析,可为搅拌站余热再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过程的加热效率,采取对试件进行热传导试验及FLUENT有限元仿真的方法,以不同厚度但配比及密实度相同的沥青混凝土试件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热传导试验装置,测量试件上下表面温度并计算导热系数;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试验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建立热传导温度场,对试验过程进行验证。试验和仿真的结果表明:不同厚度但配比及密实度相同的沥青混凝土试件的导热系数基本相同,试件厚度显著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底层加热温度,耙松改变路面结构后,热量更容易渗透到路面底层,从而提高热再生加热效率并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8.
就地热再生技术加热等级和作业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热技术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关键,加热过程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基于热风循环加热方式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使用一维非稳态导热模型,建立传热温度场,研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中加热的分级和作业速度的控制。通过实地温度测量,证实了加热等级和机群作业速度二者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技术人员的实时温度量测和现场指挥,可以有效指导施工、提高作业效率、提高燃料利用率、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使用载热体加热炉和导热油加热沥青时,在设计传热系统,选择和使用热油炉、导热油过程中应遵循的技术原则,以防因设计、选型和使用不当而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或发生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