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影响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的泵送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普遍存在,分析了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研究了温度应力的形成和产生原因,创新地提出了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的选用,掺入掺合料和外加剂,采用二次抹压技术和采用膨胀剂防治裂缝等,从而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寒地区隧道所处的气候环境,结合二次衬砌结构要求,进行了掺复合矿料隧道机制砂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两阶段优化设计。第1阶段以和易性和力学性能为优化设计控制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9组含有不同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和抗压强度进行了研究。第2阶段以耐久性为优化设计控制指标,利用单因素变量法,对10组不同粉煤灰(F)、矿渣微粉(S)和复掺F-S掺量的泵送混凝土抗冻性和抗渗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对复掺F-S高寒区泵送混凝土界面区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利用压汞试验对其孔结构参数进行了测试,进而分析了复掺F-S改善泵送混凝土耐久性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当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分别为0.48, 42%, 198 kg/m~3时,泵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力学性能最佳;单掺适量粉煤灰、矿渣微粉和复掺F-S均可有效提升泵送混凝土的耐久性,当复掺F-S为30%时,泵送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最优;复掺F-S改善机制砂泵送混凝土的界面区结构和孔结构的原理分别为:矿渣微粉和粉煤灰分别在早期和后期参与了水化反应,生成较为致密C-S-H凝胶和C-A-H晶体等水化产物,增强了界面区强度;矿渣微粉和粉煤灰的微集料填充效应和致密的水化产物细化了泵送混凝土的孔结构,减少了水分和有害离子的渗入。  相似文献   

3.
通过进行高抗硫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分析粉煤灰和矿粉的掺量及种类对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和抗渗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抗硫水泥混凝土的抗硫酸盐性能均优于相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强度提升幅度约为7%。粉煤灰的存在会明显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而矿粉对混凝土耐久性和抗渗性的影响结果主要与矿渣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4.
杜思远 《交通科技》2011,(Z1):42-43
泵送混凝土因本身的工艺特点及施工工艺等因素造成裂缝普遍存在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结构的抗渗和耐久性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根据工程应用实践及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要求,对泵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路面混凝土抗渗性能,采用高吸水性树脂(SAP)对路面混凝土进行内养生,设计氯离子渗透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不同SAP参数对路面混凝土抗渗性及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同时设计水化热测试、水化反应程度测试及扫描电镜(SEM)等微观试验,探索SAP参数对胶凝材料水化过程及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SAP显著提高了混凝土抗渗性及劈裂抗拉强度,0.17%掺量的SAP内养生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比基准组降低33.62%,劈裂抗拉强度增大50.07%;SAP的加入,有效降低胶凝材料水化放热速率、降低放热量、延缓水化进程、提高水化反应程度;SAP增强胶凝材料与集料黏附性,明显减小混凝土表面裂缝,同时促进胶凝材料二次水化,产生的大量水化产物,充分填充混凝土内部孔隙及SAP释水残留孔,增强了浆体密实性,从而改善混凝土抗渗性等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HPP纤维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沈小康  刘少龙 《中外公路》2007,27(1):191-194
传统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受到自身材料的限制,其耐久性往往满足不了长期的使用要求。通过试验研究,在混凝土中掺入HPP纤维后,可以使其抗冻性、抗渗性、抗弯冲击性以及耐磨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使其耐久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运营阶段相继出现了影响结构正常使用及结构耐久性的受力裂缝。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改善预应力连续箱梁耐久性的措施、建立全寿命成本分析优化设计理念;加快抗裂、抗渗等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推广和应用;改善原有预应力连续箱梁施工工艺、结构形式;设计时充分考虑桥粱使用时所处的环境,针对具体的环境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环境对桥梁耐久性的影响,加强运营阶段的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的力学性能、耐久性、抗渗性及较好的微裂缝自愈能力分析,利用其较好的自密性和较高的抗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渗透性及抗冻性,提出在盐渍土地区桥涵构造物基础表面形成厚3~5cm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保护层,有效的减缓盐渍土对混凝土的腐蚀,延长工程使用寿命,降低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下工程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易产生裂缝、渗水现象,采用粉煤灰、膨胀剂、缓凝高效减水剂"三掺"技术,优化配合比设计,配制自密实混凝土,有效控制裂缝,以达到自防水目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复合外掺剂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流动性,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满足地下工程结构自防水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C50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滨州黄河大桥引桥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对将要选用的C50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混凝土收缩、抗渗、碳化和钢筋锈蚀性能等试验研究。还对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10%~18%粉煤灰有助于提高C50混凝土的耐久性。掺加的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能和抗渗性,也可以改善混凝土抗氯盐和抗硫酸盐侵蚀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施工中控制不当,或受环境作用影响,混凝土路面结构出现裂缝,从而影响它的使用功能,缩短了使用寿命。文章以内蒙古一条公路项目为例,详细阐述了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种类、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GAC-20C沥青混凝土因其良好的骨架效果,具有优良的抗车辙、抗渗、抗疲劳性能,在我国高温多雨的华南地区大范围应用于高速公路中面层的铺筑,但它的骨架密实型结构决定了其性能及使用寿命大幅受到施工工艺的影响。为提高华南地区GAC-20C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以广东省阳茂高速项目为依托,对中面层的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施工关键环节开展研究,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提高地铁隧道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控制大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裂缝,是土建工程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阐述了混凝土裂缝的种类,从收缩裂缝、温度裂缝、不均匀沉降裂缝等方面论述了裂缝的产生原因,并从工程设计、材料、施工、养护等方面提出了裂缝控制的措施与方法。对既有的混凝土裂缝,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进行治理,保障了结构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4.
吴利清 《桥梁建设》2006,(A01):98-100
分析了混凝土结构物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防止、减少混凝土结构物产生裂缝的控制原则,并具体分析了某32m预应力混凝土箱形简支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对保证该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要求的耐久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9):124-126,132
该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桥梁护栏裂纹成因及对耐久性的影响,为钢筋混凝土桥梁护栏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可为相关技术规范的修订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的现场调研和相关文献资料调研,可知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中竖向裂纹出现频率较高,且主要为干缩裂纹和温度裂纹。调研路段中多处护栏裂纹宽度超过《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的要求,会对护栏耐久性产生影响。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设计和施工中应考虑裂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客运专线铁路建设要求高、技术标准高、质量目标高。为确保桥墩混凝土质量,保证混凝土外观棱角分明、线条流畅、表面光洁、色泽一致;保证混凝土不出现裂缝;保证混凝土满足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的技术要求,对桥墩混凝土配合比、裂缝产生原因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硬性混凝土与塑性混凝土比较,具有用水量小、水灰比小、砂率小、快硬、高强、密实性好,以及抗冻性、抗渗性强,收缩小、耐久性好等特点。文章以锡林郭勒盟五间房煤矿至省道307线一级公路预制厂为例,阐述了干硬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过程。通过实例得出结论:在满足技术、经济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干硬性混凝土。  相似文献   

18.
现代公路工程开发建设阶段,为保证混凝土项目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施工人员则需要对混凝土裂缝问题成因进行解析,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防治.本文就公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与解决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道路施工进行过程当中,混凝土出现裂缝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问题,且在实际的工程环境下非常容易造成道路整体结构耐久性的降低。正是因为这样,在进行道路的建设与施工时才需要更加高度地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实际的公路工程进行当中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因此混凝路裂缝的产生原因往往也就是多方面的,尽管在实际的工程环境下已经采取了不少的措施来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但是这样一种不良的现象仍然是大量的存在。该文正是基于在这样一种现实的状况下,针对道路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以及具体的防治措施展开了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早期裂缝的出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该文重点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对结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带来的危害,并结合某公路雨水泵站地下连续墙裂缝维修施工,介绍了运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外涂层工艺对钢筋混凝土早期裂缝进行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