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山岭隧道的建设也越来越多。隧道建设离不开隧道的勘察设计,隧道围岩判定在整个隧道勘察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隧道围岩判定又离不开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由于隧道区勘探工作量的限制,隧道区地质调绘在隧道围岩判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地貌学及地植物学观测方法是隧道地质调绘较为直观及有效的方法,在隧道地质调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前者根据地貌的形态特征,推断其形成原因及条件,并评价其工程地质条件;后者根据植物群落的种属、分布及其形态特征,推断当地的气候、土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结合工程实例来说明地貌学及地植物学观测在隧道地质调绘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1,66(8):367-372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级是隧道工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的重要依据。随着隧道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长、施工难度的持续增大,为确保施工安全、保障施工质量、节省工程造价,对隧道围岩分级的精细化要求也不断提高。以围岩分级指标为主线,系统梳理了自20世纪初至今境内外隧道围岩分级典型方法的产生及发展历程,并结合当前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从物探手段的应用、监控量测数据反馈分析、特殊地质条件精细分级、智能算法在围岩分级中的应用、施工阶段快速围岩级别判定等5个方面对隧道围岩分级的研究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针对铁路高风险隧道地质围岩复杂性、突变性的问题,基于BP神经网络构造了以岩体完整性系数、岩体质量指标、结构面强度系数、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和地下水渗流量5个参数,进行高风险隧道围岩级别判定模型的研究。通过该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学习、训练以及回判和预测,实现判定围岩级别和实际围岩级别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莲花山隧道工程青潭隧道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莲花山隧道工程初勘和详勘地质资料,简要介绍莲花山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了隧道围岩类别,对隧道施工提出了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别模型基于静态的单因素位移量或位移速率的现状,提出根据监控量测设计、地质情况及隧道开挖实际形成多断面的监控量测划分单元,将公路隧道围岩稳定状况按照位移量及位移速率共同判定。位移量采用模糊概率的方式表示,而位移速率采用基于时序的动态测度模型,从而建立基于位移量及位移速率的划分单元动态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从而为根据位移量及速率综合判定公路隧道稳定性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隧道围岩大变形指的是围岩在高地应力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极端变形破坏情况,属于塑性流动和塑性破坏的范畴,对隧道工程的正常施工有比较大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为例,对三联围岩地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围岩大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支护结果出现变形的原因,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了隧道工程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隧道洞口存在浅埋、偏压、围岩破碎、稳定性差等不良地质情况,以榆商线南沟隧道工程为依托,对隧道洞口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形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隧道洞口施工的技术措施,总结了黄土地段浅埋偏压隧道的进洞经验.确保了依托工程隧道进洞的安全及隧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文工  王洪兴 《公路》2015,(2):248-251
塌方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在新奥法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能够有效地对隧道塌方进行预警。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提前探明掌子面前方围岩地质情况,为施工方采取合理施工方法通过地质条件较复杂地段提供依据;监控量测工作实施监测围岩动态变化,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判断围岩变形发展趋势。结合岗上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如何依据监控量测数据来指导施工进行详细分析,并成功提出大变形预警,确保隧道正常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梨公顶隧道洞口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围岩顶板厚度较薄,围岩级别低。通过对该隧道进洞施工的总结,阐述了连拱隧道进洞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隧道围岩分级是通过一些实测指标,将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岩体力学性质参数相结合,通过对围岩的地质分级,为工程设计、支护衬砌、建筑选型和施工方法选择等提供参数和依据。基于现场调查资料和室内外试验成果,对隧道围岩进行等级划分。针对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的复杂性,以集对论为基础,进行了同、异、反分析,在确定隧道围岩分级指标和评价类别的联系度后,建立了集对分析模型。从隧道围岩分级的特点出发,给出了一种局部惩罚—激励型变权确定方法,并与所建的集对分析模型相结合,采用联系数最大原则,提出了变权综合方法,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  相似文献   

11.
目前岩石隧道中工程地质数据缺乏统一交换标准、二维CAD 数据不便于进行空间分析和属性查询、数据难于集成显示等, 为解决以上问题,基于云南省老营隧道工程,提出岩石隧道工程地质信息目录和信息节点,实现对工程地质数据进行有效、快速的分类; 将CAD 数据以点、线、面、文字注记4 种格式转换成GIS 数据,解决不同CAD 数据在空间分析、属性查询方面的欠缺; 对老营隧道部分工程地质数据进行分类和处理,并在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iS3 中进行集成展示。最终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提高了老营隧道工程地质数据的管理水平,对类似岩石隧道工程中地质数据管理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卢瀚  于彬 《路基工程》2021,(6):219-223
以张家口旅游铁路二郎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区域地质及工程地质调绘,结合钻探、物探及原位测试等综合勘察资料,分析二郎山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及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结果表明:围岩失稳、涌水突泥以及危岩落石是二郎山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赣州市蓉江四路越江隧道总体方案设计过程中,对隧道、桥梁方案,从工程层面对工程地质风险、方案可靠性、可实施性和工程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按综合效益最优的原则,确定采用暗挖隧道方案,并对越江隧道土建、防水排水、防灾疏散等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介绍。在地质条件适宜的条件下,蓉江四路越江隧道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水下隧道越江是较优及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旦架哨隧道工程地质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5.
李代国 《路基工程》2019,(3):146-152
南大梁高速公路铜锣山隧道处于岩溶地区,而一般山区岩溶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勘察难度大。通过加大对隧道岩溶区的调查研究,采用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岩溶特征分析、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法,全面阐述了隧址区的岩溶发育特征和地下水文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
李立民 《隧道建设》2016,36(4):379-383
秦岭输水隧洞出口端邻近黑河金盆水库,为缩短洞线长度,减小工程投资,在勘察设计阶段对下穿黑河金盆水库区的地质条件进行认真研究。在对地面大量调查基础上,采用钻探、物探、取样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评价研究方法,详细分析秦岭输水隧洞通过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及隧洞施工对水库渗漏的影响程度。根据影响分析结果,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止库水渗漏的隧洞施工建议。经施工实践证明,秦岭输水隧洞洞线方案选择经济合理、对库区及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桃关#2隧道为映汶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地处汶川震中区,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开挖过程中遭遇崩塌堆积体、断层、软弱破碎带、岩爆及地下水等多种地质问题,严重影响了隧道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从宏观及微观地质构造方面探讨上述地质问题的成因,找出工程地质变化的规律性,通过恰当的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及时发现了隧道存在的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深埋长大隧道在施工中经常出现难以预料的不良地质体,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结合梅花山隧道工程,采用HSP水平声波剖面法对施工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林兴镨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292-294,24,25
长冲隧道为惠兴线最长隧道,地质围岩条件差,工期紧。该文通过长冲隧道采用双超前、三台阶七步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快速地处理ZK31+990~ZK32+008段大型溶洞的工程实例,为今后同类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庞雪春 《路基工程》2011,(1):150-152
马鞍山隧道位于四川威远县的背斜区域,区内为煤系地层,地形地质复杂,工程处于危岩、岩堆环境。以此为例,研究了隧道进、出洞口的路线组合方案,根据工程、技术、经济及环境等因素的全面均衡,采用统计、类比及优缺点评价等方法进行综合技术比较,从而选定了最佳的隧道路线方案,为其他相似工程的设计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