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喷射/点火系统ECU2.蓄电池3.点火开关4.25A系统保险丝5.5A ECU保险丝6.双继电器7.转速计数器8.1号点火线圈(1、4缸)9.2号点火线圈(2、3缸)10.燃油蒸汽再循环电磁阀11.氧传感器  相似文献   

2.
<正>五羊——本田优客(上接2014年第1期)五羊——本田优客有2款车型,分别是普通款的(STD)型和集中制动款的(HGBS)型,图5为普通型的电起动电路原理图。蓄电池正电源通过主保险后,由输出端红/白色(R/W)线进入点火保险和电源继电器的触点一端。电源由点火保险输出端黑/蓝色(B1/Bu)线进入电门锁,打开电门锁后,电源由黑/白色(B1/W)线进入起动继电器的线圈一端、ECM和电源继电器的线圈一端。电源继电器线圈另一端为固定搭铁的绿色线,电源继电器线圈得电吸合触点,电源由触点另一端红/黄色(R/Y)线进入信号保险。  相似文献   

3.
(二)电子控制单元1.组成和原理(如图21所示)图21  ECU电气原理图2.ECU外形图(如图22所示)3.ECU针脚定义针脚 连接点 类型1点火线圈(2号脚) 输出2功率地 地3燃油泵继电器吸动线圈(86号脚) 输出4步进电机B 脚 输出5炭罐控制阀(2号脚) 输出6空脚7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信号(4号脚) 输入8编码开关1 输入9车速信号 输入10 氧传感器地(3号脚) 地11 爆震传感器信号(1号脚) 输入 5V电源(霍尔传感器或相位传感器两者择一,以及12 电源 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13 空脚14 喷油器…  相似文献   

4.
爱丽舍(TU5JP4 16V)发动机点火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点火线圈与火花塞一体化结构(如图1所示),无高压线连接,点火线圈直接插在火花塞上,点火线圈的次级连在火花塞上。点火线圈中的初级线圈由发动机的ECU控制,初级线圈电流被断开时,由于二级感应次级线圈并产生一个高压电分别为1、4缸和2、3缸点火。其基本电路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5.
正汽油发动机及燃气发动机需采用点火系统。目前,常见的点火系统有双缸同时点火与单缸独立点火两种类型,其中,后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采用单缸独立点火系统时,一般将点火控制器集成在点火线圈上,图1为迈腾车CEAA发动机点火系统中第一缸点火线圈(N70)与ECU的电路连接示意图。点火线圈插头有四个接线端子:1号端子接电源、2号端子为控制器搭铁、3号端子连接ECU(ECU向N70输出点火控制信号)、4号端子为  相似文献   

6.
怠速控制电路(如图21所示): 本喷射系统使用的为步进电机式怠速阀,其ECU内的驱动器件为42827,42827的13脚经二极管与ECU接脚A6相连,为42827提供12V电源142827的3脚与ECU接脚B1相连,为器件接地142827的1脚、2脚、4脚、5脚为输出端,分别连接到了ECU接脚的A1、A2、A3、A4,  相似文献   

7.
<正>(接上期)2.4.点火系统2.4.1.缸内直喷式汽油机对火花塞的要求如图14所示(见本刊第4期),现代缸内直喷式汽油机的点火系统普遍采用分缸独立高能点火系统,各缸的高能点火线圈直接与火花塞相连,与现代先进的进气道喷射汽油机无异,但是对火花塞提出了比进气道喷射汽油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例1.大宇沙龙(SALON)1.8L四缸电喷发动机 故障现象:第2、3缸无高压火,第1、4缸则正常。 在排除点火线圈、分缸高压线和火花塞的可能性后,关键的问题是确定是ECM还是点火模块损坏了。该车采用DIS直接点火系统,不使用传统的分电器和点火线圈。点火模块DIS位于缸盖后侧,  相似文献   

9.
故障现象:某款125 mL骑式车,发动机加速不良,消声器伴有"吐吐"声响。故障诊断与检修:开启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发动机顺利起动,怠速运转稳定,加大化油器节气门开度,发动机工作转速无法提高,同时消声器发出"吐吐"的排气声响。发动机加速不灵敏的故障原因主要有:1)电子点火器故障;2)点火开关故障;3)点火线圈故障。更换电子点火器对比检验,发动机依然加速不灵敏。再断开电子点火器上的开关、充电电缆线束接插件的连接,使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测开关线端(黑/红色线端),关闭点火开关时,开关线端对地的电阻值为0,开启点火开关时,  相似文献   

10.
5.12故障代码P0351、P0352的诊断流程 图15所示为点火线圈连接线路,故障代码P0351、P0352的诊断流程如下。 (1)1#和2#点火线圈导线连接器端子2在点火开关转至ON位时的电压应为10V-14V。  相似文献   

11.
奔驰KE发动机空气流量传感器上装有一个电位器,气流感知板下移时带动电位器转动,将空气流量转化为信号输送给发动机ECU。据此,ECU控制电液式压差调节器,从而调节燃油计量分配器差压阀下油室的压力,以便调节发动机各种工况下的供油量。 1、空气流量传感器与发动机ECU的连接 (1)25脚发动机ECU与空气流量传感器的连接如图1所示。 图1 25脚发动机ECU与空气流量传感器的连接 ①ECU 18#脚向传感器提供5V的电压; ②ECU 17#脚接收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 ③传感器的1#脚经ECU 7#脚搭  相似文献   

12.
1 电子控制单元(ECU) 图19所示为ECU及其相关的零部件。ECU是通过一个35脚的插头(如图20所示)与其他零部件连接的,并有短路保护功能。 ECU处理所有与运转参数有关的传感器信号:①进气管中的绝对压力信号;②1、4缸与2、3缸的转速和上止点信号;③节气门开启位  相似文献   

13.
一、点火系组成与原理凌 志400轿车采用IUZ-FE型V8发动机.其点火系为电脑控制有分电器式电子点火系.原理如图1所示。点火系主要元件有:发动机控制电脑ECU、两个点火器(各控制左右四个气缸点火)、两个点火线圈、两个分电器、两个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一个曲轴转速传感器、火花塞及缸线等。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均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  相似文献   

14.
东风雪铁龙C2乘用车装备TU3AF发动机,采用了法雷奥J34P多点电喷系统。该系统具有多点顺序喷射、整体点火线圈分组点火(双静态式)、发动机冷却系统管理等特点,尾气排放达到欧Ⅲ标准。发动机电控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传  相似文献   

15.
<正>P0350故障码在日常维修工作中比较常见。笔者根据几年来在日常维修工作中遇到的故障现象,对此故障码加以分析与诊断,希望能给同行朋友在工作中以帮助。从字面上理解,P0350故障码为点火线圈电路故障,那么故障码出现时故障点理应在点火线圈供电线路方面。该发动机为双缸同时点火方式,即1、4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2、3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其供电线路为两个点火线圈共用1个ON挡电源,共用1个搭铁线,每只点火线圈有一  相似文献   

16.
点火开关(l GI) 回厂一名{,’“丁一二JJ,厂一琪{,{豪3}l 相似文献   

17.
<正>点火终端能量输出极(功率输出极)根据发动机ECU指令控制2个点火线圈一次侧的通电和断电,从而在点火线圈二次侧产生点火高压。图14所示为双火花点火线圈工作原理。一次侧初级线圈断开,在二次侧次级线圈中感应产生高压,次级线圈有2个输出端,4a和4b,各自连接1个火花塞。点火时2个缸火花塞同时串联点火,一个气缸处在排气行程末,另一个气缸处在压缩行程末。在排气行程末时气缸内压力较低,火花  相似文献   

18.
<正>故障现象发动机起动困难,勉强起动着机后发动机抖动严重。故障诊断本着由简入繁的诊断原则,首先拆检4个气缸的点火线圈,发现1缸点火线圈有被击穿的现象(图3),其他气缸的点火线圈均正常。继续拆检火花塞,各气缸火花塞的间隙均正常。尝试更换1缸点火线圈后试车,故障依旧。  相似文献   

19.
奔驰KE发动机空气流量传感器上装有一个电位器,气流感知板下移动时带动电位器转动,将空气流量转化为信号输送给发动机ECU.据此,ECU控制电液式压差调节器,从而调节燃油计量分配器差压阀下油室的压力,以便调节发动机各种工况下的供油量.1 空气流量传感器与发动机ECU的连接1.1 25脚发动机ECU与空气流量传感器的连接如图1所示.a.ECU18#脚向空气流量传感器提供5V的电压;b.ECU17#脚接收空气流量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c.空气流量传感器的1#脚经ECU7#脚搭铁.1.2 55脚发动机ECU与空气流量传感器的连接如图2所示.a.ECU31#脚向空气流量传感器提供5V的电压;b.空气流量传感器2#脚向ECU52#脚提供变化的电压信号;c.空气流量传感器1#脚经ECU34#脚搭铁.图1 25脚发动机ECU与空气流量传感器的连接图2 55脚发动机ECU与空气流量传感器的连接使用中,空气流量传感器常发生故障,致使发动机喷油量过多,排气管冒黑烟,而在调整时也常因调整不当而出现加速回火和动力不足等故障.因此,对奔驰KE发动机在使用中一旦出现发动机性能变差就应当先检查空气流量传感器性能的好坏.  相似文献   

20.
1.故障现象:一辆风神蓝鸟EQ72200Ⅱ型轿车,热车、冷车都不易起动,运行中加速无力,排气管冒黑烟,且有燃油喷出。2.故障检查:首先检查各缸喷油器工作状况,均正常;然后检查各缸高压火花跳火情况,第三缸不点火;再检测ECU的控制线路正常。再分析,可能是ECU没有收到第三缸上止点位置信号。由于该车的上止点位置信号由设在分电器内的光电式曲轴转角传感器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