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用仪器仪表学术委员会于1979年11月9日~14日在九江市召开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有从事船用仪器仪表科研、设计、教育、生产,使用的46个单位53名代表。会上,正式成立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用仪器仪表学术委员会,经到会代表充分酝酿、协商,推荐忻元镇、温启祥、陈晓星、姜尔寿、陆恺等35位同志为本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根据国内科  相似文献   

2.
学会动态     
船用仪器仪表学术委员会一九八三年学术年会在西安市召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用仪器仪表学术委员会一九八三年学术年会于七月四日至七月九日在西安市召开。参加这次学术会议的有论文的作者和各专业学组的代表共计八十三人。会上,发表了四十一篇论文,各专业学组还针对某些论文所论述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商讨。  相似文献   

3.
经我会二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同意,聘请下列同志组成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毅副理事长兼副主任委员杨楠副理事长兼 沈岳瑞副理事长兼委员方文均(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 许学彦(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 李铭慰(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 忻元镇(船用仪器仪表学术委员会) 李昆(船用电子设备学术委员会) 王岐山(工艺与材料学术委员会) 林鼎贻(电子计算机应用学术委员会) 张心宜(管理科学学术委员会) 杨汉(水中兵器学术委员会) (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兀筹〕秘书洪强(学会秘书处) 黄炎(《船舶工程》编辑部)(兼) 王仁雄(<<中国造船”编辑部)(…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扩大陀螺仪的应用范围,以促进国防建设和新技术的发展,船用仪器仪表学术委员会于今年三月二十九日至三十一日在福州市召开了陀螺仪在陆上应用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共有十七名同志,他们当中绝大部分是多年从事陀螺仪研制工作的教授和专家。  相似文献   

5.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船舶仪器仪表学术委员会,受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教育局的委托于1992年4月14~18日在杭州召开了船用导航仪器仪表“八五”科技发展前景研讨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共35人,会议期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领导到会祝贺,并就学会的学术活动必须促进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为经济建设服务更好地结合为题作了重要发言。  相似文献   

6.
《船艇》1990,(8)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仪器仪表学组、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华东分会、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元器件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惯性技术及船用导航仪器仪表学术交流会”于今年5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航海仪器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哈尔滨、江西、山东、武汉、江苏和上海等地的高校、研究所、部队和工厂  相似文献   

7.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用电子设备学术委员会于一九八二年四月七日至九日在武汉召开了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共二十四人,刘欣、王学仁副主任委员主持了会议。会上传达了中国造船学会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的精神;审查、讨论了二年来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小结;为迎接一九八三年举行的中国造船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庆祝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而举行的学术交流会和国际海事会议作了准备工作;会上还认真讨论和研究了今明二年学委会的学术交流计划和评选优秀论文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用仪器仪表学术委员会,于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了第一次论文评审委员会议,以评出参加八五年国际海事会议的学术交流文章。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忻元镇同志主持。会议收到无线电导航学组、自动化航行与控制学组、水声工程学组、陀螺仪与导航学组经优选后供评委会评审的论文十篇。经各与会委员和专家的反复商讨,一致赞同推荐1.微机在船舶靠岸声纳中的应用,(作者王作新,林增茂),2.能用于特浅  相似文献   

9.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用仪器仪表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导航专业委员会、中国航海学会通讯导航专业委员会联合于1982年8月24日~8月29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首次“全国舰船导航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及论文作者共117人,共交流论文69篇,其中大会交流3篇、分组交流49篇、书面交流17篇。从提交会议交流的论文内容看,有(1)在分析当前国外发展、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一些  相似文献   

10.
学会动态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船舶仪器仪表学委会,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华东分会,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元器件专业委员会联合於1990年5月17~19日在上海航海仪器厂召开惯性技术与船用导航仪表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专业生产厂及使用部门约50余人。既有本专业领域中较高造诣的老专家、教授,也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和专家. 会议期间共交流论文35篇。这些论文涉及到导航仪表、惯性技术及元器件的理论、设计、工艺和使用等各方面;内容广泛、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参考价值。与会代表还对其中一些探  相似文献   

11.
船舶仪器仪表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议暨学术交流会于1993年8月26~30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到会代表28人。会议开始前宣读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为会议发来的贺电。首先由第三届委员会忻元镇主任委员作了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王泰康副主任委员作了关于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50周年庆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机电设备》2008,25(6)
10月15日,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辅机分委会2008年学术年会在浙江省台州市召开。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湖北、陕西和重庆等地船舶设计院、船用设备研究所、船用设备制造厂的30余位专家出席了本次年会。  相似文献   

13.
资讯     
《珠江水运》2011,(22):4-13
展会2012西班牙Navalia国际造船和海事工业博览会2012年5月22日到5月24日西班牙维戈展示内容:1.造船业;2.船用发电机、船用机械、渔业捕捞、甲板设备、船用电气和电子设备、船舶涂料、船用设备、船舶冷却设备;3.工程服务、咨询服务、专业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船舶工业武汉机电产品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检测中心大量船用电气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船用电气电子设备在EMC试验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为船用电气电子设备的研发和认证提供可靠的EMC防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船艇》1986,(8)
本论文集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学会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仪器仪表学会、江苏省航空学会、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杭州市仪器仪表学会于一九八六年六月联合编印的一本学术论文集,共选刊了五十五篇优秀论文的全文,还以摘要形式  相似文献   

16.
船用电子设备学术委员会电磁兼容学组于一九八一年十月二十六日至十一月三日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年会。参加会议的有二十六个单位六十名代表。会议着重讨论了《舰船电磁兼容建议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舰船功能日益增多,舰船的电子、电气设备也日益增加和复杂。如不采取适当的防干扰措施,在使用时很容易产生多种电磁干扰,从而使对干扰敏感的设备不能正常工作。这种干扰严重时还会导致设备的损坏,感应产生的高电压会危及人身安全,高频电磁场甚至还会引爆武备。为了减少电磁干扰产生的危害,使这种干扰控制在允许的范围,这就是“舰船  相似文献   

17.
正"过去,中国向欧洲购买大量的设备,但现在,我们发现中国正在建造设备。"12月6日,在2017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展馆内,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船用设备和技术专业委员会举行了新闻发布会。VDMA船用设备和技术专业委员会董事总经理豪克·施莱格尔、VDMA船用设备和技术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Alexander N(u|¨)rnberg、VDMA船用设备和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Klaus Deleroi发言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8.
工艺与材料学术委员会船舶材料学组于1981年11月12日至17日由委员会主任隋永礼同志主持在洛阳召开了“船舶材料”学术交流会。8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邀请李庆春教授作了“访日考察报告”,林肇琦副教授作了。几种船用铝合金的发展”报告,大会还介绍了1981年国际腐蚀年会和国际高能加工会议的情况。会议收到论文81篇、分六个专业小组进行宣讲和讨论。这些论文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船舶材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船用电子设备应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针对船舶甚高频(VHF)通信频段辐射限值的特殊要求,从箱体谐振、电源线谐振以及缝隙谐振等方面研究了电子设备在该频段产生电磁骚扰的机理;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从上述三方面对船用电子设备VHF频段电磁骚扰转移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将结论应用于实际船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中,缩短了设计周期,节省了设计成本,提高了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20.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5):206-206
各有关单位: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电子修理学组第九届年会暨电子设备保障研讨会拟于2010年9月召开。会议将针对我国船舶电子维修领域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围绕电子设备维修理论与应用主题开展研讨,因此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电子修理学组特与《舰船电子工程》杂志联合征文,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并积极撰写相关论文。现将征文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