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省衡炎高速公路云阳山隧道进口亚粘土地层含水量高、可塑性强、自稳能力差,承载力低,给隧道施工造成困难。将台阶七步开挖法发展应用于软弱围岩亚粘土地层隧道施工中,通过采用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成功解决了亚粘土地层台阶七步开挖实施的问题,为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李兵  何英伟  阳军生  郭平 《公路工程》2008,33(5):96-98,103
湖南省衡炎高速公路云阳山隧道进口亚粘土地层含水量高、可塑性强、自稳能力差,承载力低,给隧道施工造成困难。将台阶七步开挖法发展应用于软弱围岩亚粘土地层隧道施工中,通过采用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成功解决了亚粘土地层台阶七步开挖实施的问题,为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刘善一  李健 《公路》1995,(11):25-28
膨胀性重亚粘土土质在苏北里下河地区分布很广。根据平原水网地区建路充分利用当地材料的要求,取粘土堆积路基,含水量一般达35%左右,而本地区雨量充沛,施工期短,土难晒干、难破碎。本文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贵阳红粘土抗剪强度与含水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粘土是一种性质特殊的土。为探讨影响红粘土强度的各种因素,通过不同含水量的贵阳红粘土试样进行了一系列室内直剪试验,探讨含水量对红粘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并从红粘土结构性上作出了解释。基于Matlab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了粘聚力、内摩擦角与含水量的关系表达式,为工程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郑洛高速公路旧路含水量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基承载力不足,会导致基层脱空、不密实和出现裂缝,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状况,而地基各层的含水量又影响地基的承载能力。文中结合郑洛(郑州—洛阳)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分别对亚砂土和亚粘土两种土质的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含水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说明了其他多种因素对两者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炯 《公路》1985,(12)
一、情况简介湖北洪湖白庙大桥全长339.04m,计13孔,由8孔钢筋混凝土T梁及5孔预应力简支梁组成,基础为第四纪湖相沉积层的粘土、亚粘土、淤泥、粉沙、细砂等,分类为二类及三类土。  相似文献   

7.
高液限粘士路基填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液限粘土路用性能的局限性,结合国道207线改建工程,采用了掺加水泥或砂石料改良高液限粘土,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掺加3%或4%水泥改良后的高液限粘土可用于路基不同压实区的填筑;采用掺加砂石料改良高液限粘土时,则须考虑高液限粘土的天然含水量,并使改性后的高液限粘土含水量趋于最佳含水量.  相似文献   

8.
高液限红粘土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红粘土路基的沉降特性,基于一维室内固结试验,分析了高液限红粘土变形特性。引入压缩变形系数,分析了高液限红粘土的物理指标对变形指标的影响,采用应变法来表达压缩变形曲线结果。引入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割线模量,研究了高液限红粘土的加荷本构模型和增(减)湿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压缩变形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加,当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3%后,压缩变形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加增长幅度迅速变大;压实度越大,压缩变形系数越小,低压实度高含水量的情况下,压缩变形系数显著增大;压缩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压缩系数随压实度的增大而减小;高液限红粘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用幂函数的形式来表达。提出了高液限红粘土加荷本构模型和增(减)湿本构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研究红粘土路基沉降特性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修筑道路时遇到软弹土基,设置砂垫层和分割软弹隔墙可收到良好效果。 国道323线纵贯广西河池市区,1221K~1222K路段表处油路已行车14年,因龟裂、变形、沉陷严重,1987年底进行大修。 大修油路宽12m,采取半边施工,半边维持通车进行。实测路基土为Ⅰ类重亚粘土,开挖深40cm,-20cm土层含水量34%,-80cm为45%。设计路面结构如附图所示。施工时发现1221K 780~1222K 000  相似文献   

10.
筋带-砂-粘土层状体系直剪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石明磊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7):55-57,74
通过对粘土与聚丙烯土工带在不同含水量下进行不同法向荷载作用的直剪试验,讨论法向应力、含水量对高液限粘土与筋带之间剪切特性的影响;提出了筋带砂粘土层状布置体系的加筋土结构模型,得出了该层状体系对粘土加筋土结构具有显著改善功能的结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正应力的增加,筋土之间剪应力的增长不是线性的,似粘聚力随含水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似摩擦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吴长清 《公路》1989,(9):33-36
一、前言 1986年我们在312国道浦口—江浦段中的88K+102—11K+605路面基层施工中,曾大量使用粉煤灰。此段公路系新建一级公路,公路两侧属平原水网地带,路基填土高度(原地面到路槽底)在1.20m—1.5m左右,路基上方是由1—4公里外的取土场运来,设计路面结构为40厘米(两层)石灰土,1厘米沥青表处(即下封闭)24厘米300~#水泥混凝土。这段公路共有三个取土场,均位于路右丘陵地带,土质为亚粘土,塑性指数15—18、素土最大干密度1.90、最佳含水量15%,12%石灰土最大干密度1.80、最佳含水量15%(均按壹型击实仪测定)而取土场素土天然含水量22—  相似文献   

12.
袁腾方  殷颖  刘小平 《公路工程》2009,34(6):104-106,111
分析了桂武高速碳酸盐红粘土高液限、高含水量、重粘性等基本工程特性,探讨了高液限红粘土压实中存在影响压实度因素最大空气体积率及最大含水量等问题。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研究了高液限红粘土压实度、压实功与CBR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本路段高液限路基压实指标应以最佳含水量、最佳压实功及稠度控制参数,才能更有利于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改良红粘土路基的长期性能,对素红粘土、机制砂改良红粘土(掺砂比40%)、生石灰改良红粘土(掺灰比4%)3种情况分别进行了0、1、3、5次干湿循环试验研究,得到了试样CBR值与干湿循环次数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素红粘土的长期性能对环境中的湿度变化十分敏感,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素红粘土试样CBR值呈现逐渐衰减趋势,5个干湿循环周期后,CBR衰减幅度达到40%;机制砂对红粘土的长期性能略有改善,但机制砂改良红粘土对环境中的湿度变化仍然比较敏感,5个干湿循环周期后,CBR值衰减幅度约为20%;生石灰对红粘土的长期性能稳定改善效果显著,生石灰改良红粘土对环境中的湿度变化不敏感,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生石灰改良红粘土试样CBR值呈现不降反升的趋势,5个干湿循环周期后CBR上升幅度高达78%。  相似文献   

14.
依据红粘土液限高,随含水量的增加压实强度显著降低的特性,在路基94区以下通过严格控制路基填筑土层厚度和最佳含水量及选择合理碾压机具,优化碾压遍数直接进行路基填筑,在96区通过对红粘土掺人合理级配的碎石进行改良,及对红粘土路基的包边处理控制水对路基的侵润,抑制红粘土路基遇水变形大、土体强度大幅降低等病害,能保证红粘土路基的填筑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我省舞阳环城改建段计长4.036公里,路基全宽22米,土方工程于1982的由舞阳县组织施工,次年底基层(石灰土结构)仍由该县组织施工。由于路基土含水量大,在底基层施工时,普遍出现软弹现象,无法辗压,工程被迫停工。为摸清情况,经调查测定该段路基土属粉质重亚粘土,液限31左右,塑限15左右,塑指一般在13~17之间,小于0.002毫米的胶粒含量为22.67%,土层0~2米范围内的含水量一般为22%左右,最大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沿江地区石灰处治(或稳定)土路基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结合江苏沿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在淤积性粘土、亚粘土和粉砂性亚粘土中掺入石灰处理的经验,对石灰处治土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其应用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7.
改性红粘土的击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通过掺石灰、掺砂以及掺石灰和掺砂联合对郴宁高速公路三个桩号的红粘土进行了击实试验,分析了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干密度与掺和比的关系、最优含水率与掺和比的关系以及击实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掺和不同配合比的外添料后,红粘土击实曲线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掺石灰的红粘土其最佳含水量随着掺石灰比的增大而提高,而干密度则随着掺石灰比的增大而减少。这是由于石灰引起了粘土颗粒的集聚占了大孔隙改变了土颗粒有效的级配影响了压实效果;掺砂红粘土的最优含水量的和最大干密度随着掺砂比的提高刚好与掺石灰红粘土的变化规律相反;联合采用石灰和砂粒进行改性处理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都处于单独掺料的特征之间,基本变化规律与掺砂处置的情况类似,说明砂粒对红粘土的改性处置效果要大于石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配比试验,研究了土质类型、固化剂掺量、龄期和含水量等因素对加固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土、淤泥质粘土和砂土加固后的强度依次增大;固化剂掺量越高,强度越大;固化剂掺入比为7%时加固土强度最大;龄期与强度同向增长;土加固后强度含水量高的低于含水量低的。  相似文献   

19.
含水量对压实粘土的变形及强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海英  王钊 《公路》2007,(2):1-6
通过室内压缩试验和直剪试验,研究了含水量对压实粘土的压缩变形与抗剪强度的影响,并从土体结构与土中基质吸力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作用机理。试验表明:随压实含水量增大,粘土的压缩变形增加、抗剪强度降低;粘聚力随压实含水量增加并非单调变化,其曲线形式类似于“”形;内摩擦角随压实含水量增加,大体上是减小的。压实粘土浸水饱和后,压缩变形显著增加,抗剪强度和粘聚力则显著降低。且压实含水量越小的土体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因饱和引起的压缩变形、抗剪强度和粘聚力损失较大,内摩擦角受浸水饱和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室内重型击实试验的方法,分别对低液限粘土、粉质粘土、砂土的纯土试件和土石混合试件进行了不同含水量、不同含石量情况下的剪切波速对比试验。研究了纯土试件在密度一定的条件下试件剪切波速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纯土试件含水量对剪切波速影响的机理。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土体的含水量与土石混合介质的剪切波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剪切波速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同时在土石混合料中这种相关性随着含石量的增大而逐步减弱。研究结果将为土石混合料压实质量剪切波速测试分析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