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张迪 《隧道建设》2014,34(11):1062-1070
为了规范与提高盾构法道路隧道通风运营关键技术,基于既有盾构法道路隧道的设计实践,采用调查、归纳、总结及技术验证的方法,提出盾构法道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的主要依据和适用标准,总结出常用运营通风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结合典型工程的通风设计阐述了正常运营通风和火灾通风设计的主要原则与关键流程,以及逃生通道和设备廊道的通风设计要点。得出通风设计应结合监控、消防等系统协调设计来保证盾构法道路隧道的整体功能,同时,指明了盾构法道路隧道运营通风实施过程中进一步降低通风机能耗及废气处理设备占地面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隧道机电系统是为营造安全、舒适、畅通的交通环境而设置的通风、照明、监控、消防、供配电、安全及管理设施、设备和系统。高质量的隧道机电设施是中长隧道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际探讨隧道机电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特长公路隧道平导通风方案研究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国森  胡斌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4):84-90,95
为了给特长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提供经济合理的通风方案和设计参数,结合四川绵茂公路篮家岩隧道通风设计实际工程,综合考虑篮家岩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环境保护等制约因素的影响,选择了有利于救援和隧道修建的半横向平导通风方案.在平导通风方案中,根据隧道纵坡线形,计算分析后确定风压中性点,合理组织风流,并为特长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提供了可...  相似文献   

4.
隧道营运通风设计是特长公路隧道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宜昌至恩施公路龙潭特长隧道的工程实际,综合考虑通风、防灾救援和施工组织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技术相对可靠、较为经济的营运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对东欧高速公路隧道机电设计方案的了解,从而为今后中国企业在东欧地区开辟隧道机电建设市场创造基础,以黑山南北高速为例对国内和东欧高速公路隧道机电设计进行了对比研究。从隧道通风、照明、消防、监控、通信和供配电等各类隧道机电设施入手,主要从设计理念、设计规模、设计规范、设计参数、设计方案、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对比。将国内和东欧地区规范、黑山南北高速以及国内类似工程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最终得出国内与东欧隧道机电设计理念基本类似,均根据隧道重要性设置照明、通风、消防、监控等各类机电设施,以及疏散、指示等各类安全设施标志;东欧隧道机电设计规模较大,超过400 m隧道各类机电设施配置更为齐全,国内在B级以上才配置各类机电设施;国内设计规范更为系统,而东欧没有统一设计规范,不同规范之间差别较大;东欧设计参数取值与国内类似,但是洞外亮度取值更为科学,通风火灾释放量取值较大;东欧隧道与消防、救援、疏散和逃生相关的设计冗余考虑较多,部分设计方案更加科学、人性化,但国内方案更为经济、合理;东欧隧道设置有国内一般不作要求洞口栏杆、无线电和交通广播等,二者之间设计习惯差别也较大;东欧地区与火灾相关设备的参数要求更高,部分设备参数过于保守。  相似文献   

6.
汤乾忠 《公路》1994,(10):25-27
中梁山隧道是我国最长的一条公路隧道,为了确保隧道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设计了一套包括监测,监控,通风,照明,火警,消防等的机电工程系统,除介绍这套系统工程外,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对隧道机电工程的系统性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系统分析对公路隧道机电工程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隧道通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目的和步骤,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介绍了设计的全过程。同时,对通风设计工作提出了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隧道通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建勋  王华牢 《公路》1998,(9):32-35,51
论述了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步骤,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介绍了设计的全过程,并对通风设计提出了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城市慢行隧道通风系统进行合理设置,以保证隧道运营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以珠海某慢行隧道为工程依托,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慢行隧道安全性和舒适性出发,首先通过经验公式对人体CO_2释放速率进行计算,并推导给出隧道高峰时刻人员滞留量计算公式,进而预测可得隧道内行人CO_2释放量,故可确定基于CO_2稀释的慢行隧道通风换气控制标准。同时,对其他地下空间通风换气控制标准进行调研总结,并结合城市慢行隧道自身特点给出基于新鲜风量补充的慢行隧道通风换气控制标准。此外,通过不同温湿度环境条件下的人体舒适性通风风速控制标准结合隧道等效换气频率公式计算得到基于湿热环境舒适性的慢行隧道通风换气控制标准,并基于所得运营通风控制标准给出了依托工程板障山隧道的运营通风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慢行隧道通风设计安全标准应以稀释CO_2为主,其浓度不宜超过0.1%;在湿热环境下慢行隧道的舒适性通风风速控制标准为温度低于30℃时为0.6~1.0 m/s,反之则为1.0~1.25 m/s,且慢行隧道应结合隧道内行人密度来确定新鲜空气的补给量;在考虑预留一定富余量的情况下可按换气频率为4次/h进行依托隧道工程运营通风设计,相对应的隧道换气风速为1.36 m/s,需风量为57.77 m~3/s。  相似文献   

10.
根据贵州省县县通高速公路实施的情况,结合贵州地形及地质构造条件,以提高施工质量及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性为目的,对莫洛瓦斯隧道的通风设计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工程概况,继而给出了隧道施工作业环境卫生及设计依据标准,并对风量、隧道通风阻力的计算方法及要求进行概述,最后构建了隧道通风系统,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方式的选取制约着隧道的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影响施工人员的健康和施工机械的工作效率。以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梁至永川段某隧道为工程依托,根据并行双洞长瓦斯隧道的工程特点,提出了一种循环式巷道通风技术方案。通过对依托工程进行通风设计计算以及与传统通风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从通风效率、可操作性、经济效益上均具有显著优势。这种新的通风方式对解决并行双洞长瓦斯隧道施工中的通风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类似工程的施工通风提供技术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通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彦民  曹振 《公路》2005,(4):186-191
高等级公路上的特长隧道,由于车辆密度大。在隧道运行时排出废气多,影响隧道中空气质量。如不采用良好的通风设备,以新鲜空气置换隧道内的污染空气,将会影响司乘人员健康,同时汽车行驶在隧道内会散发出烟雾,掀起粉尘。降低隧道内能见度,不利于行车安全。尤其是在隧道内因交通事故而塞车时,甚至发生火灾的特殊情况下,通风就显得越发重要。而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式的确定是通风设计中的关键,它依赖于诸如交通量、气流速度、废气标准等复杂因素。GZ40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单洞长34079m,本文结合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的工程实际情况,对运营通风进行了技术设计,并对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新定 《隧道建设》2007,27(1):37-40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的设计,主要从隧道交通安全、功能服务、防灾救灾和交通管理四个方面考虑,具体由标志和标线、交通监控设施、通风与照明控制设施、紧急呼叫设施、火灾报警、消防与避难设施、供配电设施和中央控制管理系统与设施等组成,介绍了设计的指导思想,解释了各内容的功能和作用,同时指出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会琴 《隧道建设》2009,29(3):272-274
现行公路隧道的概预算定额不适用于编制特长公路隧道,通过对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主洞工程和通风竖井工程的工程情况、施工方案、原设计定额进行分析,隧道主洞工程增加的人工工日和机械台班及采用煤炭定额补充通风竖井工程定额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特长公路隧道定额编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对隧道消防系统设计的具体参数进行了阐述,然后对隧道消防系统的具体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经过分析后,本工程针对隧道消防的特殊性选取干粉灭火器来作为消防的主要灭火方式,保证了隧道工程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6.
何潇剑 《隧道建设》2017,37(4):505-509
目前国内公路隧道消防技术标准尚不完善,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公路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的设计,为以后相关规范的制定、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调查研究了国内外公路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的设置情况,依据国内外公路隧道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工程案例、实体火灾试验,分类提出了我国公路隧道应设置的消防灭火系统。  相似文献   

17.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隧道通风设计至关重要,合理的设计可以将隧道中的气体排放浓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值内。如果设计不合理,一旦隧道中其他的浓度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对工作人员和司机造成威胁。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特长深埋隧道通风方案优化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阐述以我国现有规范标准为依据,根据工程特点并结合新技术、新成果进行高速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施创新型设计,以建立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隧道运营环境,获得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以广乐高速公路隧道机电工程设计为例,对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的创新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静华  陈强  田万良 《公路》2024,(1):416-424
隧道施工通风是隧道全过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项目前期策划,现设计为无轨施工斜井,计算斜井加隧道主线施工需风量,对风机选型,分阶段施工通风设计,从而对大巴山隧道中间段进行通风设计,保障隧道正常施工。结合特长隧道施工计划,划分为多个阶段,利用不同的通风方式,完善隧道施工通风设备,将隧道施工通风效果最优化,为隧道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保障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20.
过海隧道一般规模大,场地环境复杂且工程经验缺乏,设计方案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目前内地尚无建成的地铁过海区间隧道,对过海区间的设计标准和技术研究较少。文章以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过海区间为工程背景,采用地质分析、工程类比和综合比选的方法,对长大过海地铁区间的设计关键技术,包括工法选择、断面设计、防排水设计、海域复杂地质应对、耐久性设计、防灾通风及疏散等进行分析。提出结合不同区段地质情况采用盾构法和矿山法组合的工法;矿山法段防排水考虑超前注浆控制排水量,采用可维护排水系统;海域复杂地质段(包括风化深槽、富水砂层、硬岩及软硬不均地层、孤石发育等)采取针对性设计措施;隧道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承载力极限设计并重对待,考虑预留补强空间;隧道防灾采用分段纵向通风排烟模式,设置岸边通风竖井和土建排烟风道。研究成果可为区间方案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并为类似工程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