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何乃武 《路基工程》2016,(3):157-161
季节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往往会发生冻胀、融沉破坏。多年来,由于对季节冻土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忽略了季节冻土的特殊性,季节冻土公路路基在建成运营后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冻胀病害。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需要对既有道路进行检测评价,尤其是既有道路的冻胀病害,并通过改扩建工程措施进行一次性改善。结合国道332 线拉布大林至哈达图段公路改扩建工程,对季节冻土特点及季节冻土区改扩建公路路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其主要特点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超高设计是道路曲线路段的重要设计内容,也是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高等级公路改扩建应用中尤为重要。基于S226省道温岭岙环至玉环龙溪段拓宽改造项目,结合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道路超高设计的相关规定,针对改扩建公路中分离式路基超高线形设计方法、S型曲线超高设置、曲线内构造物超高验算以及老路路拱过渡等特殊超高问题,提出新老路间的差异平稳过渡方案,借以探讨改扩建公路超高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道路改扩建工程越来越多,对道路改扩建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某地区沿改扩建项目的实施,对改扩建中如何充分利用既有道路,节约工程资金进行了研究,结合项目特点提出利用既有道路作为半幅路基,并对既有道路路基进行检测分析,对路基利用进行研究,提出适当加铺直接利用方案,为工程节约了大量资金,为同类改扩建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结合鄂尔多斯市东康快速路改扩建工程实例,对整体式路基和分离式路基的选择,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等的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分离式路基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可为同类道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该文结合对深南大道改造工程的设计,总结了道路交通综合改善的一些设计要点。文章提出道路改造应与交通改善同步进行,应重点解决现状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并应兼顾交通未来发展需求;道路交通综合改善设计应综合考虑道路、交通(公交、行人及过街)、景观等因素,达到改善道路状况、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通行能力、提升道路景观、完善交通设施等目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原路基宽度和改扩建后新路基宽度。描述了原有路基状况、改扩建路基用土石方数量和来源及对特殊路基采用的技术措施、路基防护手段、新建及改造路段路面结构,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运输量与日俱增,旧路拓宽改造工程迫在眉睫。旧路拓宽改造可以有效改善道路路网结构,提升道路等级,但容易出现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和加铺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等问题。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旧路加宽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路基路面加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相应设计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高速公路网已逐步完善,随着时间发展部分道路已无法满足通行需求,高速改扩建工程日益增多,本文简要阐述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衔接的施工工艺,并结合青银高速改扩建项目施工情况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新旧路基衔接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从而为今后类似高速公路新旧路基衔接施工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况庆庆  王清林 《公路》2021,(1):358-361
近几年来,随着东北区域经济复苏,车流量在逐年增加。而现有高速公路难以满足今后的交通需求,需要进行改扩建。路基拼宽技术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对严寒冻土地区改扩建新旧路基拼宽施工差异性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寻找提高改扩建道路拼宽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依托朔州市南环路道路改扩建工程,采用现场试验分析方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层市政道路改扩建路基差异沉降变形规律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路基土整体填筑完成前,最主要的部分是地基压缩变形,路基土填筑完成后的地基沉降仍在增加,但速率变缓,且主要是地基固结沉降,为改扩建工程设计施工方案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意经济水平快速发展,道路交通量也持续增长,早期修建公路的实际承载交通量已远超其设计能力,容易甚交通阻塞、事故频发等。因此,对公路工程进行改扩建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项目为依托工程,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方案确定、新旧路基不均匀变形机理及处治措施等关键技术展开了深入分析,以期为类似的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破解南宁市"快环不快"交通困局,对沿线交通节点进行整治改善十分必要.以快速环路邕武立交改扩建工程为例,对城市互通立交改扩建设计进行了研究.在对邕武立交现状、存在的问题、立交功能及交通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立交改造思路,总结了立交方案选择的要点.基于现状和改造后的立交型式分别建立微观仿真模型,对立交改造后效果进行分析.结论为:立交改造后,交通顺畅、连续,改善效果显著.最后总结指出:城市改扩建立交的功能定位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相适应,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前提下,从征地拆迁、工程投资等多方面进行方案比选;设计方案应便于施工组织,减少改扩建工程对既有道路交通和沿线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侯志峰  靳灿章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30-232,235,M0023
由于软土特殊的工程特性,在软土地基上展开城市道路改扩建项目难度比一般地区更大,解决新旧路基之间出现的差异性沉降问题是关键。首先分析了软土地区城市道路拓宽可能出现的病害形式及机理,随后以某市政道路为工程依托,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15.0对新旧路基在不同拓宽宽度、不同路基高度、不同地基土模量下的差异沉降规律进行研究,最后提出降低软土地区城市道路改扩建项目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技术措施及其影响效果,以期为类似的道路改扩建项目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刘超  刘庚  曹立松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33-35,311,312
结合天津滨海新区汉蔡路拓宽改造工程的设计实践,根据现状道路存在的问题确定改建方案,进而阐述了道路拓宽改造中路线、路基、路面的各自特点和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量及交通荷载得到快速增长,早期修建的公路出现交通拥挤,路面大面积破损的情况,许多等级公路渐渐进入改扩建阶段。其中低等级公路由于道路初期建设标准较低,道路病害严重,其改扩建设计更为复杂。现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对老路进行平面拟合设计和误差分析,为低等级公路水泥路面的改扩建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拼接加宽路基损坏及处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已经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需要拓宽改造。根据高速公路改扩建现状,对路基拼接加宽过程中出现的路基损坏、支挡结构损坏及路面损坏的成因进行了研究。从改扩建设计、施工及后期养护等阶段人手,对上述损坏类型的处治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为今后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设计和相应的处治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除了需要新建一些高等级公路以提高公路网等级外,开始转向改建原有道路升级为高等级公路。在改扩建设计及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及难点,如路基路面搭接处沉降差异、桥梁拼接设计、互通式立交改扩建设计,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保通等问题。本文以广西地区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冲仑互通立交改扩建设计为实例,从互通立交改扩建的设计原则及工程特点出发,分析在诸多复杂的限制因素条件下,如何确定互通立交合理的平面、纵断面线形技术指标,并尽可能少增加新征用地面积,如何解决保障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保通工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18,(12)
在改扩建工程中硬路肩处于新路与旧路的拼接位置,探究清楚旧路硬路肩的路基路面结构强度与土路基强度对扩建后的道路质量至关重要,而现有的公路检测及评价标准偏向于养护工程,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改扩建。本文以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为例,从钻芯取样与结构强度检测两个方面入手,对旧路硬路肩进行评价并给予处置措施,为以后改扩建工程的检测与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惠盐高速深圳段改扩建工程为例,分析了主线纵坡抬高段路基的改扩建难点,提出了采用半幅先抬高、半幅保通的拼宽方式。通过对4种抬高方案的适用性论证,提出在中分带设置挡土墙支护半幅先抬高路基。结合三维有限差分程序分析了分幅抬高工况下路基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在先抬高道路的荷载作用下,保通一侧道路发生沉降,沉降量呈抛物线形变化,使路拱原有的横向坡度减小;在后抬高道路的荷载作用下,先抬高部分道路发生了二次沉降,沉降量呈抛物线形变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拥有便捷、安全、快速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之间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现状很多国省干道以及诸多的地方道路面临着升级改造的需要。因此在改扩建实施过程中新旧路基衔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方案选择是路基拓宽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