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红水河航道整治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水河全长657km,流经黔、桂两省区,与南、北盘江一起称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红水河广西境段长550km,属山区河流,河床质为石质,滩多流急,已建成的水电枢纽有岩滩、大化、百龙滩、恶滩,在建的有龙滩枢纽,目前恶滩枢纽也正在扩建.2001年广西段已完成施工图设计且已开工建没的为恶滩至石龙三江口段,该工程项目称为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河段长175.1km,落差36.27m,枯水平均比降0.21%,共有滩险36处.按照计划,2003年3月份全部完成整治施工任务.本文对上述红水河广西段航道整治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一、工程概况 1.工程自然条件 重凡滩是北盘江主要碍航滩险之一,属于典型的山区河流砂卵石浅滩,下距两江口(北盘江与南盘江两江交汇处)3km.整治前,该滩是北盘江上较有名的浅滩,枯水期因出浅而断航.在解放初期,因山洪暴发,上游大量泥石流由上而下汇入此滩,航道被侵占,水流被逼向左岸.  相似文献   

3.
李伯海  李一兵 《水道港口》2005,26(Z1):55-62
利用物理模型并结合船模试验手段,对北盘江岩架滩的成消滩水力特性、毁坝水力特性及整治原则与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通过研究提出了比较合理的工程方案.该滩已于2003年初按研究提供的推荐方案完成施工,取得了非常好的整治效果.经过当年洪水过程检验,整治建筑物完好,整治终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贵州段)是由南盘江坡脚至两江口123 km、北盘江坝草至两江口97 km、红水河两江口至曹渡河口107 km所组成,共整治滩险104处.设计通航标准为1.33×22×140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通航水深保证率为70%.  相似文献   

5.
张玮  瞿凌锋  徐金环 《水道港口》2005,26(Z1):120-122
山区河流坡降大、流速急、分布不均,散抛石坝水毁严重.文中根据块石粒径与起动流速的关系,指出块石稳定重量与起动流速的高次方程成正比,流速50%的增长可能导致块石稳定重量接近40倍的变化.因此,在山区河流等一些流速较大的地区,仅仅试图通过增加单个块石的重量来提高坝体稳定性的作法,其效果甚微,需要另辟蹊径,采取其它措施来提高坝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刘新 《水道港口》2005,26(Z1):66-68
总结了以往航道整治工作经验,结合整治河段的实际情况,对北盘江坝油滩河段重要整治参数-整治流量与整治线宽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山区河流散抛石坝水毁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摘要:山区河流坡降大、流速急、分布不均,散抛石坝水毁严重。根据块石粒径与起动流速的关系,指出块石稳定重量与起动流速的高次方程成正比,流速增长50%可能导致块石稳定重量接近40倍的变化。因此,在山区河流等一些流速较大的地区,仅仅试图通过增加单个块石的重量来提高坝体稳定性的作法,效果甚微,还需要采取其它措施。  相似文献   

8.
袁涛峰 《水运工程》2020,(12):123-130
以澜沧江Ⅳ级航道建设工程溪口滩航道整治为依托,针对溪口滩整治过程中需要提升航道等级、维持航槽稳定的问题,从溪口滩水沙运动规律、历史整治情况、来水来石特征等方面分析不同溪口滩险形成原因,提出修建拦石坝、溪口导流坝以及常年维护疏浚等治理措施,以达到提升航道尺度并维持航道稳定的目的。结果表明,在山区河流溪口滩航道整治过程中采用拦、导、疏等工程措施,能够解决溪口滩险碍航成滩的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北盘江坝油滩河段水沙特性、河床组成的深入分析,重点研究了该河段的河床演变规律。从而,提出了该河段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新  朱玉德 《水运工程》2004,(12):84-86
总结以往航道整治工作经验,结合整治河段的实际情况,对北盘江坝油滩河段重要整治参数———整治流量与整治线宽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过渡段浅滩具有顺直放宽的特点,因而汛期淤积,汛后虽有冲刷,但仍达不到水深要求,故需采取整治措施。浅碛子是长江上游枯水期典型的过渡段卵石浅滩之一,该滩整治时没有布置整治建筑物,而仅采用单纯疏浚的技术进行治理,通过对其整治效果进行分析,证明对该滩的治理是成功的、合理的。同时通过对水师坝、黑石碛浅滩整治效果的分析,认为对于长江上游山区河流中,某些碍航程度较轻的一般过渡段卵石浅滩也可通过单纯疏浚技术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2.
块石坝系指用块石(片石)砌筑成的航道整治建筑物(如丁坝、顺坝、锁坝等).这些块石坝常见于广西左江、右江、黔江等河流中,而广西右江为之最.据不完全统计,几十年来所砌筑的块石坝总长约40公里,投下块石约35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3.
山区冲积性河流滩槽明显,连续弯道间易形成中枯水期碍航的浅、急滩。针对此类滩段整治中简单疏浚可能引起水流归槽而恶化的问题,以岷江新开河滩段Ⅲ级航道工程为例,建立全长约10 km的河工定床模型,对研究河段的河床演变规律与碍航特征、工程前水流特性和航道整治设计方案及优化措施的效果等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中枯水碍航浅急滩的整治思路和方案。结果表明,方案实施后航道纵向流速在3.5 m/s以下、水面比降小于2.45‰,满足航道治理要求。  相似文献   

14.
陈辉 《水道港口》2005,26(Z1):128-129
通过总结上湄公河挡石栏滩的整治经验,就山区河流急流滩险整治中的错口实施原则、数模试验、"复崖水"的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胡小庆 《水运工程》2012,(10):76-80
急滩是山区河流浅滩、急滩和险滩三大主要碍航滩险类型之一。介绍和评述了确定消滩水力指标的5种主要方法:经验分析法、航行阻力推算法、实船试验法、船模试验法和数学船模法。采用航行阻力推算法和船模试验法对长江宜宾至重庆河段急滩消滩水力指标进行研究,确定了消滩比降、流速组合,可作为急滩整治设计依据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6.
天然河流常存在水深不足、水流流态险恶等影响船舶通航的现象,为了巩固和提高航道尺度、改善航行条件、扩大通过能力、增加通航里程、提高水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对碍航滩险进行治理,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即为航道整治工程.我省内河航道整治中整治建筑物多采用丁坝,本文阐述丁坝的作用、结构、施工工艺及整治后效果.  相似文献   

17.
剑潭—横沥河段航道扩能工程河势弯曲、宽窄相间、滩多水浅、上下相连、输沙能力有限、人为采沙活动严重,工程整体性高且与河段联动效应强。根据滩险碍航特征和整体优化的原则,提出"疏浚为主、整疏结合、控制河势、稳定航槽"的整治原则,认为航槽应沿河道深泓布置,挖槽纵向采用变底坡设计,横向采用梯形断面或复式断面形式。应完善整治建筑物布置,适当束窄整治线宽度,并充分利用已有丁坝,新建丁坝和加长旧坝。开展定床物理模型试验与水流泥沙动床物理模型试验,分析改造后航道沿程水位、比降、流速的变化,明确航道泥沙的冲淤量,研究改造措施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整治后航道沿程水位与比降下降,航道流速增加,年均淤积量为3.98万m3,改造措施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对口型急流滩试验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口型急流滩是山区河流中常遇到的滩险之一,河床多为石质,水流急、比降大、流态恶,严重妨碍航行.广西红水河更滩滩群属此情况,全长1400m,河床基床为石质,由更滩、龙塘沙两个对口型急流险滩和一个过渡段组成.因滩与滩之间相距较近,各滩段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制约,整治难度较大.本试验采用定床正态模型,比尺为1:80.经试验验证,模型与原型(天然河道)相似性良好,工程方案试验成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山区河流水位变化大,汛期暴涨暴落,洪水期水流能量巨大,往往给导治建筑物的稳定及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每年都有大量的导治建筑物被水流冲毁,以致航道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和巩固,不惜花费大量资金去维修和养护.为有效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有必要对砂卵石浅滩导治建筑物水毁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导治建筑物的结构和技术参数进行优化和改进,并依托水运建设项目对典型的砂卵石浅滩进行了物理及数模试验.  相似文献   

20.
刘建民 《水道港口》2005,26(Z1):30-35
论述了沙卵石滩的成因是河流历史演变的结果,近期年内"冲淤平衡",它不是落水冲刷不力所造成,这是枯水整治的根据;提出以整治为主或以疏浚为主的确定条件,并对几种建筑物治滩的条件、坝位选择和布置要求作了研究,并对坝头局部冲刷坑最大深度,汊流滩开辟副槽所需的流量和锁坝调节流量分配比坝高的确定等,得出了可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