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某重型商用车匹配主动进气格栅的性能开发及验证工作.提出了通过三维CFD外流场仿真、整车经济性仿真、整车道路验及整车底盘测功机试验等多个维度,对主动进气格栅进行性能开发和验证的方法及流程.得出了重型商用车匹配主动进气格栅后整车性能变化的定量结论.  相似文献   

2.
某乘用车AGM蓄电池开发过程中,经过整车台架试验,发现在某环境下电解液温度达到81℃,超过其温度限值75℃。通过Fluent 13.0仿真分析软件和整车对比试验,对增加电池隔热保护套、在蓄电池前增加导流板和增加前端格栅开口面积的3种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增加前端隔栅开口面积的方案最佳,可使电池电解液温度降低到75℃以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套完整的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控制策略平台架构和开发流程,基于多款纯电动汽车试验验证,充分利用大数据研究、理论分析、高低温环境舱试验匹配等手段,完成了对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控制策略的正向开发,并结合纯电动车型热泵空调系统完成了整车能耗贡献量对比试验分析。研究表明,新开发的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策略在常温、低温环境下均有较好的节能收益,高温环境下可及时响应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散热需求,同时具备平台化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汽车性能分析理论,应用AVL-Cruise对单后桥驱、双后桥承载的整车动力传动系统进行建模,并模拟实际使用工况进行了动力性及经济性仿真计算,对比分析六种初选配置下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优选出最佳配置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新建整车模型可有效地对模拟整车性能,节省设计时间。  相似文献   

5.
利用ADAMS建立整车多体仿真模型,根据国家标准对不同车速、载荷下的操纵稳定性试验进行模拟仿真,将输出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某MPV车型进气格栅开口角度对整车风阻性能和发动机舱散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采用CFD数值仿真对某MPV车型在不同车速和不同进气格栅开口角度下分别进行仿真,分析进气格栅不同开口角度对整车风阻系数、发动机舱内流阻力和散热器进风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进气格栅全关状态相对于全开状态,整车风阻系数可有效降低3.37%;随着进气开口角度的增大,不同车速下发动机舱内流阻力均呈现出先逐步增大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中高速工况下,格栅开口角度过大会导致发动机舱上方部分区域出现气流漩涡现象,中冷器下方冷却气流出现大量逃逸现象,结果导致散热器进风量降低。仿真分析结果为整车开发前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新云雀轿车在原车基础上,对前,后保险杠及前格栅进行了较大改进,使整车进风及散热条件发生了变化。结合新车型整车布置的要求,通过分析计算和设定条件下的道路试验验证,重新 新云雀轿车冷却系统的结构和性能要求。试验结果一一的冷却系可以满足整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某商用车的冷却系统匹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整车仿真模型,并结合道路试验研究了格栅开孔率、发动机舱挡板、风扇形式、风扇与散热器间隙等多种因素对整车流场与热场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因素对整车热平衡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发动机舱挡板、散热器与风扇间隙、格栅开孔率等因素对整车冷却系统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轿车副车架橡胶支承的动态特性试验,实现了橡胶支承迟滞非线性特性的数学建模和参数识别。用动态子结构方法将整车模型划分为多个子结构,采用含连接子结构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了整车非线性流固耦合模型。用MontoCarlo法模拟路面激励谱和发动机随机激励力谱,利用整车结构-声学耦合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在时域内对路面激励和发动机激励产生的振动和车内噪声特性进行仿真模拟,并通过道路试验和台架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种可代替整车道路测试的发动机在环整车仿真技术,本文通过仿真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该整车仿真技术的重复一致性和客观真实性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整车仿真技术具有显著的重复一致性,其重复一致性结果的偏差可有效地控制在0.8%以内,同时其客观真实性结果较转鼓测试结果的偏差可有效控制在3.8%左右。经实践证明,该整车仿真技术在整车性能开发流程中可部分高效代替道路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