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济南屡遭山洪袭击,据记载因特大暴雨引起的洪水灾害有12次,其中最近期发生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两次。 1962年7月13日特大暴雨,实测最大6小时降雨量为298.4毫米,短历时洪水频率为三百年一遇,暴雨中心在南部山区。当山洪暴发,携砂带石向市区倾泄,127条街道积水,  相似文献   

2.
<正> 一、前言山洪是山区暴雨所形成的地面径流,其特点是流速大、冲刷力强、历时长、破坏力大;加之,近年来,人们对自然界开发领域的扩大影响,山洪灾害就更为严重,国内外有专家为消除和减小山洪灾害的产生,曾提出以小流  相似文献   

3.
<正> 前言设计洪水是城市道桥、排水、防洪等工程的主要设计依据之一。对于短缺水文资料的小面积集雨区,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是一种重要的途径。有充分暴雨资料的城市,一般都编制出本城市的暴雨公式,即重现期~暴雨强度~暴雨历时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供  相似文献   

4.
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过程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毁损路基是汛期山区沿河公路的常见病害形式,是河流洪水与公路结构之间相互作用、耦合对抗的表象.以大量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的实例为基础,根据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的宏观表象,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的过程概化为三个阶段,即洪水对路基的劣化、弱化阶段;路基变形、下沉、潜在破坏面形成阶段;路基毁损破坏阶段.论述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每个阶段的物理特征,指出了各阶段力学分析可采用的基础力学原理.从流固耦合动力学的角度,论述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的机理,认为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属于一种被动洪水毁损过程,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抗冲蚀能力是该过程的关键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四川"8·19"特大暴雨洪灾重灾县青川传来喜讯:该县因暴雨断道的3条出境公路,目前已全部打通。持续5h的特大暴雨山洪导致青川212、105线和剑(阁)青(川)路3条出境公路中断。在广元市、青川县公路部门和干部群众的连续奋战下,国道212线于8月19日下午1  相似文献   

6.
小流域洪水具有产流快、峰量大、预测难度大、破坏性强等特点.而目前我国尚无准确的城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对于城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通常采用规范的推理公式或城建部门的经验公式近似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结合城区的特点,通过暴雨推理法、径流形成法及城建经验法比对,确定陇南某城区小流域设计洪水,认为按径流形成法计算30km2流域面积以内的洪水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某城市高铁站区建设范围受到东侧暴雨山洪水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有效的对山洪水进行疏导和排放,确保高铁站区的安全运行。利用新建高铁站和周边道路改建的契机,排洪箱涵随路敷设,将山洪水排入项目区西侧8 km的收纳河道。工程实施过程中,山洪流量资料较为缺乏,如何确定山洪流量和运用相关工程设施对山洪水进行消能和安全排放是该项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传统的雨量计算方法无法考虑排洪箱涵本身的调蓄功能,该工程实施过程中,利用Infoworks ICM软件模拟分析山洪不同标准汇水过程确定山洪的流量,运用多种消能措施来削减山洪的动能和势能,保障排洪箱涵设施的安全运行。对于同类型城市的山洪防治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一般的情况下,公路小桥涵工程的投资约占整个线路工程造价的10~15%左右。如果没有综合考虑,合理布置,往往不是增加投资,就是排洪不好,造成水害,影响正常营运,对养护工作及农田排灌不利。山区公路小桥涵位置的确定,与平原区不尽相同。由于山区具有水系明显且多、山洪暴发历时短、流速快、纵向起伏大、横向坡度陡、一般地质较稳定等特点;因此要根据达些特点,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慎重地选择。使桥涵位置与孔径,既能保证水流畅通、安全宣洩;又使桥涵造价最小,达到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结合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科技城)防洪工程规划和设计,对山区城市防洪的特点、洪水量确定、布置要求等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可为山区城市防洪泄洪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邢德华  宋琦  赵进锋 《公路》2013,(1):94-9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地域辽阔,洪水类型主要属暴雨型洪水,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洪水的发生主要在3月、4月融雪季和7月、8月雨季,径流年内分配非常集中,年径流总量的很大部分都集中在几次大洪水上。该地区的水文资料一般很少,观测洪水的机会不多,河流受河床、河岸局部地质构造的影响,以及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众多不同的河床类型和演变特点。特别是典型的冲积扇型河道,桥涵布设的原则有其特殊性。根据笔者在新疆地区的公路设计经验,总结了一些桥涵布设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实测系列水文气象资料,分析研究鄂西北地区特小流域暴雨洪水特性,绘制了不同历时的短历时暴雨频率皮尔逊Ⅲ型曲线,并求得暴雨设计成果;利用计算机Excel工具分析确定了不同地貌特征和不同流域形状特小流域洪峰流量的计算公式;以蛮河桥涵为例,介绍了特小流域公路桥涵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高原山区公路沿线典型地质灾害的致灾原因,以2016年—2020年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等高原山区公路典型灾害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灾害与公路断道的关系,得出了该地区典型灾害发生频率由高至低为洪水水毁、崩塌、泥石流、滑坡,断道风险由高至低为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水水毁的结论,并揭示了高原山区地形地貌高原山区地形地貌、地质、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提供的物源条件与降雨耦合是诱发公路典型灾害的主因,且断道多发生在雨季5月—9月,灾害频繁爆发时段较雨季延迟。基于此分析,从灾害防治、防治管理及监测预警等方面提出了高原山区公路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山区自然特征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全国山区面积大约占总面积的1/3,北方山区(东北山林区)地势较为平缓,多为丘陵山地,平均地面自然横坡约在15°~20°之间。而南方山区多为山岭地带,地形、地质复杂,山脉连绵,山高谷深,峰峦起伏,山坡陡峻,平均地面自然横坡多在20°~35°之间。在自然横坡大的地段,地表土层簿、岩石暴露,形成悬岩陡壁、峡谷以及岩堆等复杂地形。山区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垂直性差异非常明显。降雨最一般是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夏秋雨季多暴雨。由于南方山区具有上述的特殊地形、地貌、地质以及水文气象等地理特征,经常发生一些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泥石流、崩塌、岩堆、岩溶及雪崩等,危及公路  相似文献   

14.
历尽艰辛迎回归还在阿佤山时,连降暴雨,山洪暴发,当地朋友讲,这时公路到处塌方,我要被困住了。在澜沧的竹塘乡采访完“邓疑超班”,雨下得更大,竹塘至县城的公路已断。咋办?只好去双江县了。一路上电闪雷鸣,河水暴涨,不少路段塌方。摩托车不怕塌方,就怕遇到泥石流。这不,一股激流挡在眼前,近20米宽的山洪冲下公路,带下不少树木。澜沧回不了,去双江又被激流所阻,正一愁莫展,一位道班工人开来一辆铲车为我探道。我沿着铲车的轨迹,硬冲了过去。没想到还没走出一公里,又碰上一条  相似文献   

15.
陈荣辉  郑成才 《公路》1994,(12):35-37
山区公路易遭暴雨毁坏,而在抗洪救灾工作中,公路所担负的任务又大大重于平时。福建省政和公路分局在1989年“七.二二”特大洪水后的紧急抢修措施,既保证了当时抗洪救灾的需要,又与洪水退后的水毁修复措施相配合,节约了投资,而且修复质量好,速度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某通车山岭隧道自通车运营以来,RK5+875~RK5+935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每当暴雨来临、山洪暴发时,常出现大规模渗流情况,严重影响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水文地质专题勘察,先后采取了"资料收集与利用、工程地质调查测绘、钻探、物探、水文地质试验(注水试验、水文观测)、取样试验、孔内电视、工程类比及内业综合计算对比分析"等综合的勘察手段与方法,查明了项目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为泄水隧道的设计提供了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探求城市应对暴雨洪水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遭受暴雨洪水袭击愈加频繁的状况,该文结合济南"七·一八"暴雨,分析了城市发生暴雨洪灾的原因,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城市防范和应对今后类似灾情的对策:一是科学选择城市发展用地,二是强调雨洪水利用和滞洪区规划,三是明确功能定位,构筑完善的防洪排涝排水体系,四是重视非工程措施建设,应对超标准洪水,弱化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山区道路在我省现有道路中约占70%。近几年来,由于洪水较大,某些地段常被冲毁,其中以沿溪线最为严重。今后我省公路发展重点,仍以山区为主。因而总结这些区域的道路水毁原因,对改善提高道路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将根据近年来水毁的情况,探讨沿溪线路基采用何种洪水频率作为设计高程的  相似文献   

19.
这里所说的淹没地区系指我国北方常遭淹没的大面积耕地地区,或局部较低窪的地区(俗称活窪)。此种淹没区,地势平坦,河道宽浅,干旱季节河中无水或水很少,在雨量不多的年份,雨季里河水水面并不很宽;但在多雨年份,当连雨或暴雨之后,河水漫溢两岸,广大耕地遭受淹没。因地势平坦主河槽水流流速不大,一般被淹耕地中水流流速很小,淹水深度一般不深,不过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水面宽度很大,有时达数公里甚至十多公里。在这种地区筑路,若按一般规定处理,时常导致淹没区的扩大和淹没时间的延长,从而加重农作物受  相似文献   

20.
张立 《经济导报》2010,(29):10-11
今年5月以来.中国多个省市遭受了多轮特大暴雨袭击及洪涝灾害,继1998年特大洪水后,“百年一遇”几成绝响。但今年.这个纪录被屡屡打破。“五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两千年一遇”……华中、华南、华东大部,泽国一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