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防御性驾驶技术成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防控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外针对防御性驾驶的研究集中在可行性和防御性驾驶判断、识别研究,对防御性驾驶培训与驾驶人情绪智力关系的定量研究还处于空白,针对防御性驾驶培训与驾驶人情绪智力的定量研究处于空白的问题,基于对驾驶人情绪智力评价指标的分析、防御性驾驶技术的实施流程分析与防御性驾驶培训体系设计,提出了一种表征防御性驾驶技术培训与驾驶人情绪智力提升之间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此模型分两个阶段描述驾驶人心理和生理、情绪、驾驶智力、学习时长5个自变量与防御性驾驶培训成效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为了验证模型的线性特征,对模型进行了F检验。验证结果显示:5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的线性影响判断犯错概率两个阶段平均为0.047,符合多元线性回归的要求,表明提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一种有效的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出,防御性驾驶培训对驾驶人情绪智力提升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在初始阶段,防御性驾驶培训与驾驶人的敏捷性相关的指标相关性最高,在第2阶段,防御性驾驶培训与驾驶人的心理和情绪控制指标相关较高。  相似文献   

2.
汽车是由人驾驶的,人的心理状态如何也影响替车的运行。喜、怒、哀、乐是人的常见情绪,一般来说,人的情绪变化是比较大的。因而了解和调节驾驶人的情绪对安全行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驾驶的同时听音乐已经成为1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但听音乐是否会对驾驶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并带来一定的交通风险,尚有待研究.文中对驾驶人的音乐喜好、驾驶时听音乐导致的情绪状态的变化,以及不当驾驶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351份有效样本,并建立了音乐喜好、情绪状态和不当驾驶行为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驾驶时听音乐对驾驶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驾驶时听激进的音乐会对情绪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其直接效应为0.416(p<0.001),而驾驶人的负面情绪会导致更多的不当驾驶行为的发生,其直接效应为0.626(p<0.001).驾驶时听音乐,尤其是摇滚音乐、重金属音乐,会间接产生更多的抢行、超速、分心等不当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4.
利用驾驶人生理数据对驾驶人的负荷状态进行评价已成为交通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该方法通常需要采集驾驶人在静息状态的生理信号特征作为其负荷基准,因此负荷基准的提取将影响驾驶人状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此,研究搭建驾驶模拟试验平台,招募15名志愿者开展驾驶模拟试验,设计不同任务诱导其产生3种程度的精神负荷,采集志愿者在不同负荷状态下的生理信号。基于试验数据研究驾驶人初始情绪对心电信号负荷基准值的影响,设计初始情绪提取处理方案,并提出基于个性化敏感生理特征的驾驶负荷评价方法。首先对原始心电信号进行滤波,修订心跳间隔异常值;其次计算心率变异性序列(HRV)时频域特征,利用线性回归对静息状态驾驶人情绪特征进行提取,并利用归一化处理消除初始情绪对驾驶人静息状态负荷的影响,完成驾驶人心电信号时域和频域特征的计算提取;最后采用Fisher-score特征选择算法完成不同驾驶人个体敏感特征的选取,并对个性化特征提取前后的驾驶人负荷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设计的考虑初始情绪的个性化特征分类器可有效消除初始情绪对驾驶人静息状态负荷的影响,且提高了驾驶人负荷状态识别的准确率,可为进一步研究驾驶任务对驾驶人负荷状态的影响并改进车内外分心源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发现交通违法监控对职业与非职业驾驶人的心理及行为的不同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得321份关于这2类驾驶人在有无交通违法监控下的驾驶心理与驾驶行为选择、对安装交通违法监控的态度等11个题目的数据,对其进行了卡方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非职业驾驶人与职业驾驶人通过有监控和无监控2种交叉口时的心理存在不同;交通违法监控对非职业驾驶人的影响大于职业驾驶人,无交通违法监控下,非职业驾驶人的冒险行为倾向大于职业驾驶人冒险行为倾向;非职业驾驶人在无监控交叉口与有监控交叉口驾驶行为有显著性差异;职业驾驶人在无监控交叉口与有监控交叉口驾驶行为选择差异不显著;无论是非职业驾驶人还是职业驾驶人,大多数都支持和认可安装交通违法监控.   相似文献   

6.
探讨驾驶人内源性心理因素(人格、认知胶情绪)及外源性心理因素(压力与职业倦怠)对其风险驾驶行为的影响,以为促进驾驶员安全驾驶行为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对214例驾驶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一般信息,研究对象的冲动性人格,愤怒认知、焦虑抑郁情绪及压力和职业倦怠等心理学变量对驾驶人风险驾驶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冲动性人格,愤怒认知,抑郁、焦虑情绪及压力和职业倦怠等变量均与风险驾驶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运动冲动人格,躯体攻击想法,焦虑,压力及职业倦怠为等因素可显著预测驾驶人风险驾驶行为。驾驶人培训与交通安全教育应包括提升驾驶员对自我与驾驶行为相关性的认知,并加强认知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的原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细化等级来描述,概括而言是人、汽车、环境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人以及人与外部环境的组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试图揭示危险驾驶的本质时,情绪作为交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通过介绍基础的情绪诱发机理和情绪识别技术,来梳理总结情绪诱发与识别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分析驾驶人的情绪诱发机理及其与危险驾驶的关系,从而阐述驾驶人情绪诱发的特殊性以及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性.讨论驾驶人情绪检测识别的研究趋势和情绪调节的策略,可为相关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为保障驾驶安全和提升驾驶体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驾驶人在愤怒情绪下的驾驶行为是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愤怒驾驶情绪的产生及其程度受到驾驶人自身和道路交通环境中多因素的影响。文中综合考虑驾驶人自身因素和行车环境对驾驶状态的影响,提出了愤怒驾驶状态的辨识方法。文中筛选了与愤怒驾驶行为相关的驾驶人因素和道路环境因素,构建了1个驾驶人愤怒状态辨识的层次分析模型,并根据相关因素之间对愤怒驾驶行为影响的重要程度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各相关因素对愤怒驾驶行为的影响权值。应用综合权重的物元多属性决策方法辨识驾驶人的愤怒驾驶状态及程度。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对22组实车试验中出现的愤怒驾驶状态进行辨识,结果表明,72.7%的结果与实车实验所得的结果相符,因此,该方法可对愤怒驾驶行为进行识别。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融合驾驶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愤怒驾驶行为的影响,有效的辨识出驾驶人的愤怒驾驶状况及程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驾驶人在驾驶模拟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相对实际驾驶的激进驾驶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心理认知模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设计问卷调查私家车驾驶人对"在驾驶模拟过程中激进驾驶"行为的信念、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感知控制、意向与行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得到观察变量与基本构念以及基本构念内部的相关关系,并最终分析得到影响驾驶人激进驾驶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先导性调查问卷以及正式调查问卷的投放,最终得到217个有效的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认知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其卡方自由度比为1.802,RMSEA值为0.062;态度、行为感知控制是影响驾驶人行为的主要因素,主观规范对行为的影响相对较小;各信念与对应的态度、主观规范及行为感知控制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各信念的测量模型的适配性良好,卡方自由度比、RMSEA等指标基本满足要求。采用完整的计划行为理论结构同时从标准获取构念和自行获取构念的角度解释了驾驶人对"在驾驶模拟过程中激进驾驶"行为的心理认知,研究成果可用于驾驶模拟-自然驾驶行为数据差异性控制,驾驶模拟试验规范化方法构建。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研究表明,对驾驶人的愤怒情绪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提高交通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对22名志愿者采用给定任务法开展了实车实验,要求2h内完成指定路线的驾驶任务.驾驶过程中要求被试者实时汇报其愤怒等级并进行记录,同时实验车还采集了相关的数据.采用SPSS以及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男性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产生愤怒情绪的概率要高于女性驾驶人;年长驾驶人出现驾驶愤怒情绪的概率显著高于年青驾驶人(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18,显著性水平为0.02<0.05);而随着驾龄的增加驾驶人平均愤怒等级逐渐降低(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76,显著性水平为0.001<0.05).同时还发现不同驾照类型对驾驶愤怒情绪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自身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在对人的社会角色、职业劳动心理.社会人际心理、品德心理、个性心理等方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中,积累了许多规律性的知识,驾驶人学习心理学,并结合自己的驾驶活动努力实践.自觉进行个人的文明修养与品德锻炼,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规范性的社会行为。由于机动车驾驶职业是社会窗口行业.加之驾驶活动的社会广泛性与流动性,驾驶人良好的个人.坫德和道德修养可极大的影响社会,有助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驾驶人不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违法驾驶造成的,但有些驾驶人不注意生活“小节”,认为“小毛病”不会出事故,养成了种种驾车误区,同样也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要确保行车安全,必须走出误区,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3.
分析驾驶心理对交通安全造成的影响,并总结其中的主要因素.通过文献调研,综述了驾驶心理的主要过程和关键特征对交通安全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了驾驶心理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方式.驾驶心理已经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驾驶心理通过影响驾驶员的行为,间接地对交通安全产生影响,其中知觉、注意、态度、驾驶疲劳等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了解驾驶人行为的心理机制,有助于找到改善交通安全的方法,研究发现通过改变驾驶人态度是1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营运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近些年来由于营运驾驶人不安全驾驶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驾驶人不安全驾驶行为的现状,为今后交通管理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公共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车驾驶人存在的不良驾驶行为已经成为影响交通安全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由其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给个人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损失,探索更为安全的公共交通环境显得极为重要。以公交车驾驶人为对象,探究影响公交车驾驶人驾驶行为特征的个人心理因素和组织环境因素,及其对不良驾驶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选用工作倦怠量表(MBI-GS)、组织认同感问卷(OIQ)及驾驶行为问卷(DBQ)对844名城市公交车驾驶人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并使用回归分析和中介检验来探究工作倦怠和组织认同感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32.8%的公交车驾驶人存在不良驾驶行为,错误驾驶行为显著高于违法驾驶行为。其中,在违法维度中,侵略性违法显著高于普通违法。②公交车驾驶人存在较高的组织认同感,组织认同感对不良驾驶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工作倦怠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工作倦怠程度对不良驾驶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③公交车驾驶人的工作倦怠水平在组织认同感对不良驾驶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该结果厘清了公交车驾驶人的工作倦怠和组织认同感对不良驾驶行为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探究不良驾驶行为的心理干预方法提供了思路,从而达到改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安全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罗忠祥  李薇  施泽  王猛  郭凤香 《公路》2023,(12):240-247
随着智慧交通的发展,高速公路利用智能预警系统提升多因素影响高原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区进出匝道的通行安全性与通畅性。为进一步评价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研究设计了驾驶模拟仿真实验,通过搭建典型低能见度天气下的虚拟场景的道路、交通、环境和交通流,通过驾驶模拟器、无线生理仪和眼动仪等设备采集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生理心理数据,通过不同场景的模拟仿真,对不同预警系统应用条件下的驾驶行为的变化进行分析。实验招募了50名驾驶人完成共12个互通立交进出口匝道场景的闭环虚拟仿真实验,利用实验设备采集了速度、加速度、皮电、心率以及注视扫视等数据,通过统计分析驾驶人在不同能见度、进出口匝道以及有/无预警系统的场景中的驾驶行为数据和生理心理数据,为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分析提供定量化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预警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驾驶人的驾驶安全性;此外,对比互通匝道预警系统对不同驾驶经验的驾驶人的影响,发现对驾龄>10年的驾驶人的警示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驾驶人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总会面临由自身或外界条件所带来的或高或低的风险,即驾驶风险,通过对驾驶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及评估是对风险进行管理的有效对策,明确由人为因素(即驾驶人个体特征及驾驶行为)所带来的驾驶风险并对驾驶人进行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为了全面了解各类危险驾驶行为和各种驾驶人群体的驾驶风险行为研究进展,对驾驶风险领域重点问题进行了总体概述。从驾驶人个体特征及驾驶行为的角度出发,探究了驾驶风险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展示驾驶风险领域研究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获取了3 406篇在1986~2020年(截至2020年2月29日)间出版的驾驶风险研究相关英文文献,共涵盖8 684位作者及6 018个关键词,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对该领域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表明:驾驶风险领域的国外研究在驾驶人选择方面主要从年轻驾驶人、老年驾驶人、新手驾驶人及职业驾驶人的角度进行切入,重点围绕酒驾、药驾、分心驾驶及疲劳驾驶等主题开展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中国在分心驾驶、疲劳驾驶领域的研究相对丰富,而针对酒驾、药驾的研究试验手段较为单一,研究不够全面;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有必要进一步增加老年驾驶人及新手驾驶人的深入研究,包括老年驾驶人适驾性评估与教育培训,以及新手驾驶人驾照分级制度的可行性探索。在研究方法方面,国外常见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驾驶模拟器试验、实车试验以及自然驾驶研究等,而中国在自然驾驶研究领域尚未充分开发利用;未来应考虑多种方法相结合并从不同角度促进对驾驶行为及驾驶风险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一般说来,一个驾驶人从开始学习驾驶到熟练掌握驾车技巧,在心理安全素质上要经过五个阶段,俗称驾驶心理素质五步曲。  相似文献   

19.
行驶环境中交互车辆的运动行为会对驾驶人心理产生刺激,引起驾驶人心理状态的变化,进而影响其换道决策行为。为此提出了1种基于驾驶人心理风险场模型的个性化换道决策方法。基于单向3车道快速路交通场景,通过交互式多模型分析车辆的横向速度与横向位移,引入可变横向速度相关的转移概率矩阵,预测交互车辆的目标车道选择;建立驾驶人心理风险场模型,量化行驶环境与交互车辆的运动行为对驾驶人心理风险造成的影响;利用高仿真驾驶模拟器联合SUMO试验平台开展287人次的模拟驾驶试验,通过建立混合交通仿真场景采集驾驶人的换道数据,并选取平均碰撞时间与驾驶人心理风险因子2个特征参数,使用K-means算法进行驾驶风格聚类,将驾驶人分为保守型、正常型和激进型这3类,并进一步确定不同风格的驾驶人在换道初始时刻所能接受的心理风险阈值。在此基础上,实现车辆的个性化安全换道决策。驾驶模拟器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对应于保守型、正常型和激进型的驾驶人,实际最小换道决策时间分别为3.48,6.29,11.33 s,实际最大换道决策时间分别为4.65,7.45,12.52 s,理论换道决策时间分别为4.09,6.83,11.95 s,所建立...  相似文献   

20.
徐升川  李燕 《驾驶园》2015,(3):64-65
酒后驾驶、乱开远光灯、疲劳驾驶……一些不文明的交通陋习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却又常常被驾驶人忽略。在过去的2014年,山东省平度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通过快速出警、细致勘察现场、多警种协调配合抓捕肇事逃逸者。现在,根据事故处理情况,梳理了最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几个原因,以引起驾驶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