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区,省委、省政府很早就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城乡就业的高度认识到了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关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分析了甘肃省河西走廓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现状及所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日趋严峻,而大学生知识失业现象在文科中更加突出。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运用该理论可以更清晰地分析我国文科大学生知识失业现状和紧迫性,提出加强文科专业壁垒以增强文科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人口较多且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程度偏低,素质较差,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严重制约着甘肃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引入生存分析方法对劳动市场性别歧视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运用Cox模型结合变量选择分析性别、年龄、学历等因素对求职者的求职影响。比较分析表明: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受到歧视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形势较为严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处理劳动市场性别歧视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养老保险问题是我们面对的越来越现实的问题.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等因素,农村的养老问题已凸显在我们面前,在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的趋势下,如何通过法律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尽管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女性就业问题,但女性在就业中依然受到诸多的歧视,在招聘、培训、晋升等环节女性都遭遇不平等的待遇,这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导致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及变革女性就业现状的策略,提出应从事物发展的内因入手,提高女性的自立意识和综合职业素质。同时也要立足于事物发展的外因,完善女性就业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方交通》2005,(1):46-47
2005年市政府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十件实事分别是:一、鼓励创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其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岗位10万个,重点向纯农户倾斜。  相似文献   

9.
正"这个地方是我们的家,是我们梦想起航的地方。"说起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的劳动力转移工作,来自和田地区的莎代提罕·阿卜杜拉竖起了大拇指。真心真情、系统培训、规范用工让来自和田地区墨玉、于田县的转移劳动力员工们对乌鲁木齐公交集团的工作赞不绝口。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九次全委会关于就业扶贫安排部署的具体举措,乌鲁木齐公交集团按照自治区党委"1+3+3+  相似文献   

10.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薄弱是导致农村地区性贫困的重要原因,它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巨大.从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对增大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贫困地区产品的市场范围、降低贫困地区的消费成本及减少贫困人口的出行成本等方面产生的直接作用的分析,得出了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是我国农村进入经济增长与交通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关键所在的结论.最后给出了一些发展农村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目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村中大量劳动力向城市或者非农领域转移,从而带来客流量的与日俱增。目前既有的公交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城乡未来发展的需要,城乡公交一体化应运而生。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舟山渔农村劳动力向海运业转移的现状,结合培训工作实际,阐述了学校在培训质量管理、服务创新、培训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的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村男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这给留守在农村的妇女带来了许多困境。为了全面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质量,加大社会对其的关注和认识,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舒茨的"生活世界"理论,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角度解读农村留守妇女的真实生活状况,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全面保障农村留守妇女的相关权益,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视域中,政府的法律责任不可缺位。基于对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理基础、现实依据和法律责任定位的考量,确立政府法律责任体系、明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廓清政府在反歧视就业中的法律责任、扩大政府法律责任的可诉性范围,乃是完善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法律责任的进路。  相似文献   

15.
就业问题已成为关系到我国改革和稳定的全局性问题,破解就业难题,需要对经济发展与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增长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呈逐步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则能够发挥对劳动力容纳作用,但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倾向更高。因此,需要大力提升第一产业劳动者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保持第二...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交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重要城镇为节点,设计公交线路覆盖农村地区,服务于城市辐射范围内农村地区的一种客运交通方式。大运营管理上,实行与城市公交统一的管理体制、运营方式、价格费率、政策环境。农村公交的出现,使农村人和货物更经济、便捷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动起来,改善乡村的交通区位,降低交通系统成本,发挥乡村地区在产业分工上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土地成本优势,引导城市工业向乡村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伴随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使我国劳动力市场二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重要人力资源的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失业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失业的类型,进而用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解释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原因,提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与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就业意愿不足之间的矛盾,结合高职院校毕业生城市就业难和返乡就业配套政策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从微观层面上加以理论分析,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阐明了影响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和创业主要因素,并提出有效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湖北省农村人口基数、受教育程度以及技术状况等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并提出了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湖北省高职教育的现状,从高职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市民转变等方面,提出了发挥高职教育在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温州中小企业是当地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其巨大的就业创造贡献得益于数量和规模上的绝对优势、产业结构上的合理定位、专业分工上的集群发展以及区域文化上的深厚支撑.解决江西就业问题,必须通过优化制度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集群发展、挖掘区域文化精髓等措施,促进江西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其就业创造贡献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