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靶向沉默EZH2基因对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化学合成siRNA瞬时转染人宫颈癌C33A细胞,沉默EZH2基因的表达。通过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沉默EZH2对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体外成瘤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的表达变化。结果 EZH2siRNA转染C33A细胞后,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结果均显示宫颈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表明,EZH2沉默后克隆形成数目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MP2表达水平下调。结论沉默EZH2基因表达能显著抑制宫颈癌C33A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MMP2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三株新建人膀胱癌细胞系染色体畸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显带技术对来源于同一膀胱癌手术标本的三株新建的克隆性膀胱癌细胞系(BLZ211,BLX211和BLS211)的核型进行分析,发现所有的核型均为超二倍体,染色体众数分别是63、62和69;每个细胞都缺失一条9号染色体,7号染色体多为三条或四条;每个细胞系都有五个固定出现的异常染色体,其中四条是三个细胞系共有的:①4号染色体的结构重排,4pter→4q35::?,②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p21q22),③2个不能识别的标记染色体.M3和M4。本文研究结果表明9号和7号染色体改变是这三株人膀胱癌细胞的原发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3.
肿瘤细胞E-cadherin的表达与对基底膜浸润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E cadherin下调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用人胰腺癌细胞株JHP 1、PANC 1、MIAPaCa 2 ,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blot及细胞浸润MTT比色法 ,了解细胞E 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及该细胞对基底膜的浸润。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提示 ,E cadherin表达位于细胞膜。JHP 1细胞株表达较强 ,PANC 1着色减弱 ,MIAPaCa 2几乎无着色。Westernblot表明E cadherin蛋白JHP 1含量最高 ,PANC 1次之 ,而MIAPaCa 2含量不易测出。细胞浸润MTT比色法确定MIAPaCa 2浸润能力最强 ,PNAC 1次之 ,JHP 1最弱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E cadherin不仅具有介导细胞间粘附的作用 ,而且与肿瘤细胞的浸润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同一人宫颈癌细胞株来源 ,锚着依赖性不同的两个亚克隆细胞株的侵袭相关基因表达。方法 采用有限稀释法建立CS12 13细胞的CS0 3和CS0 7亚克隆细胞株 ,检测其在软琼脂中的集落形成率 ,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黏附分子CD4 4和E cadherin、Fibronetin的表达 ,并将CS0 3和CS0 7细胞的总RNA经逆转录获得的cDNA作为探针 ,与含 10 11个与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膜受体相关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 ,信号用ScanArray 30 0 0扫描分析。结果 CS0 3和CS0 7细胞的集落形成率分别是 0和 38.5 % ,CD4 4表达分别是 35 .1%和 13.7% ;两者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明显 ,CS0 3细胞中表达上调的基因为 12个 ,CS0 7细胞中有 2 1个基因表达增加 ,其中一些与细胞增生、迁移、凋亡 ,细胞间信号传导和肿瘤转移相关 ,包括p34cdc2 、转化生长因子 β刺激蛋白 (TSC2 2 )、纤维蛋白酶原活性因子抑制剂 (PAI 1)和桥粒相关蛋白 (PININ)等。结论 同一来源的人宫颈癌细胞株中有多个差异表达基因 ,它们参与人宫颈癌细胞的表型特征 ,可能影响肿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及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0例乳腺癌及 10例乳腺增生病中MMP 9及CD44v6的表达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表达的吸光度值 (A)。结果 乳腺癌MMP 9和CD44v6表达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增生病。淋巴结转移与MMP 9表达有关、与CD44v6表达有相关趋势。MMP 9与PR有负相关性、与ER有负相关趋势。MMP 9与CD44v6间无相关关系。MMP 9表达的吸光度值在生存 3年以上组低于 3年以下组 ,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有负相关关系。结论 有MMP 9表达的乳腺癌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发生较早、预后差 ,MMP 9表达的测定可作为乳腺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分子学标志  相似文献   

6.
表皮钙黏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表皮钙黏蛋白(E cadherin, E CD)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8例食管癌标本和122例其他各种病变食管上皮中的E cadherin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腺癌中E cadherin 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0%(11/50)、25%(2/8),与正常组100%(20/20)、单纯性增生组92.9%(26/28)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E cadherin阳性表达与鳞癌的分级、癌细胞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 食管癌中,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及浸润转移的增加,E cadherin表达逐渐降低,以致丧失;E cadherin可作为检测肿瘤早期发生、预测转移潜能和预后状况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变异型 (CD44v6 )和上皮型钙粘蛋白 (E cadherin ,E cd)基因在评估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 46例肺癌和 1 5例癌旁组织中CD44v6和E cd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CD44v6主要表达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1、0 0 5 ) ;E cd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 (P <0 0 1 ) ,且与肺癌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0 0 1、0 0 5 ) ;CD44v6和E cd在NSCLC中表达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CD44v6和E cd基因对评估肺癌进展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原癌基因Fra-1高表达与乳腺癌细胞转移表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Fra-1与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关系。方法提取乳腺癌细胞系MDA231细胞的总RNA,通过RT-PCR扩增Fra-1全长基因,将其克隆入pcDNA3.1(-)myc-his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法转染MCF-7细胞,观察Fra-1过表达对MCF-7细胞增殖、黏附和迁移的影响。结果高表达Fra-1增强了MCF-7细胞的增殖、黏附和迁移的能力。结论原癌基因Fra-1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黏附和迁移,在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肠癌E 钙黏附分子 (E cadherin ,E CD)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细胞分化程度、大体类型、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 ,测定 3 1例经病理证实的新鲜大肠癌标本中E CD的表达。结果 正常大肠黏膜E CD强阳性表达率为 10 0 % ,3 1例大肠癌E CD总减低表达率为 77.4% ;分化较好的和分化不良的大肠癌细胞E CD减低表达率分别为 57.2 %和 94.1% ;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癌E CD减低表达率分别为 44.5%、93 .7%、88.3 % ;无淋巴结转移、有淋巴结转移E CD减低表达率分别为 62 .5%、93 .3 %。E CD表达与大肠癌的细胞分化程度、大体生长方式、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1) ,与Dukes分期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结论 E CD表达可作为大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姜黄素联合白消安对CD34+CD38-KG1a细胞的协同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D34、CD38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姜黄素诱导CD34+CD38-KG1a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其对CD34+CD38-KG1a细胞周期的影响。MTT法检测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与白消安联合作用的效应。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KG1a细胞株中CD34+CD38-KG1a细胞占(98.2±3.2)%。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能降低CD34+CD38-KG1a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姜黄素与白消安相互作用系数(CDI)<1。CD34+CD38-KG1a细胞被姜黄素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并能诱导CD34+CD38-KG1a细胞凋亡。凋亡细胞体积变大,细胞结构不清,胞膜边缘粗糙。姜黄素能下调CD34+CD38-KG1a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姜黄素通过降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阻滞细胞于G0/G1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CD34+CD38-KG1a细胞的增殖,姜黄素与白消安具有协同作用。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促使姜黄素诱导CD34+CD38-KG1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用未经化疗的同一膀胱癌手术标本建立的三株膀胱癌细胞株 (BL Z2 11、BL S2 11、BL X2 11)和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株 BIU- 87进行了氟尿啶啶 (5- Fu)、顺氯氨铂 (CDDP)、和长春新碱 (VCR)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 :四株膀胱癌细胞株对这三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当药物浓度分别为其临床用量的计算值时 ,BL Z2 11细胞株对 5- Fu高度敏感 ,与其它三株细胞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P <0 .0 5) ;四株细胞对 CDDP均敏感 ;对 VCR四株细胞均耐药。提示 :对化疗敏感性的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的肿瘤病人 ,而且也存在同一肿瘤标本的不同细胞群体中。因此 ,化疗前进行药敏试验 ,实行用药个体化对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Studiesonneoplasmmicroenvironmenthaveshownthatinvasionandmetastasisaremultistepmolecularbiochemistry procedureofinteractionamongtumorcell,hostcellandextracelluarmatrix(ECM ) [1] .Liottahas putforwardtheoriesofinvasionandmetastasis ,includingadhesion ,degrada…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上皮钙粘附分子 (epithelialcadherin ,E ca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5 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E cad的表达。结果 ①E cad在膀胱癌中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呈正相关 (P <0 .0 5 ,P <0 .0 1) ;②E cad在膀胱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的复发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E cad表达可作为判断膀胱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和复发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CB和MMP-9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人类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卵巢癌细胞的分化增殖、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亲和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CB抗体、MMP-9抗体标记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标本,综合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占总体细胞数的百分比进行染色判定,结合有关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CB、MMP-9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而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有无转移及腹水呈正相关(P<0.05);CB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CB和MMP-9表达呈正相关(r=0.652,P<0.05)。结论CB、MMP-9与卵巢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两者在其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β2受体阻滞剂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β2受体阻滞剂对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β2受体特异性阻滞剂ICI118,551、广谱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和β1受体特异性阻滞剂美托洛尔干预胰腺癌细胞MIA PaCa-2和BxPC-3后,通过MTT分析、流式细胞术,细胞侵袭实验,Western blot和EMSA等技术阐明β2受体阻滞剂对胰腺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和AP-1的活性及其下游相关分子VEGF、MMP-2、MMP-9和COX-2的表达。结果在优势浓度(100μmol/L)下:普萘洛尔、ICI118,551诱导胰腺癌细胞周期G1/S期阻滞和抑制增殖、侵袭效应强于美托洛尔(P<0.05);三种阻滞剂均可下调NF-κB和AP-1的活性,并降低其相关下游分子VEGF、MMP-2、MMP-9和COX-2的表达(P<0.05),普萘洛尔、ICI118,551对上述分子抑制率强于美托洛尔,对BxPC-3的抑制强于MIA PaCa-2细胞。结论β2受体阻滞剂通过下调核转录因子及其相关下游分子的表达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screen and identify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two new human urothelial carcinoma cell lines, BLS-211 and BLX. Methods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 was used to createa subtracted library, and clones were sequenced. Results Totally 13 over-expressed genes in BLX and 9 in BLS-211 cells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Among them, 18 were known genes and 4 were new ESTs (Expressed Sequence Tag), and were collected by GenBank dbEST database (The access number was EB390424-7). Conclusion SSH is a powerful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some BCG-associated genes in different ceils may be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responses to clinical BCG therapy. The identified new ESTs can be cloned for full length to further study their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 2)蛋白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组织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Survivin、MMP 2及TIMP 2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10例宫颈原位癌、40例宫颈鳞癌和11 例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从正常宫颈上皮→原位癌→浸润癌,Survivin、MMP 2 阳性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TIMP 2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宫颈癌Survivin、MMP 2、TIMP 2表达量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局部侵袭、组织学类型及患者年龄有关(P<0.05),而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有脉管或/和间质侵袭、年龄小于35岁者Survivin、MMP 2阳性表达量增多,而TIMP 2阳性表达量减少(P<0.05);腺癌Survivin阳性表达量高于鳞癌,而其MMP 2、TIMP 2的表达则低于鳞癌(P<0.05)。结论 Survivin、MMP 2和TIMP 2蛋白异常表达在宫颈癌恶化、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可以预测宫颈癌组织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