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已达23.5%,成为按国别划分的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的;2006年前10个月,自主品牌轿车的国内市场份额已升至26.4%,按国别分首次超过日系、韩系、德系、美系、法系品牌,位居第一。以奇瑞等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品牌汽车用实力说话,用数字证明中国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绝不仅仅是用来"换技术"的,只要能果断抓住机遇,自主品牌汽车大有可为。2007年,自主品牌轿车国内市场份额这一对中国汽车工业非常关键的数字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相似文献   

2.
张毅 《汽车杂志》2009,(7):47-48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今年前5个月,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近30%,比去年年底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超过日系品牌轿车和德系品牌轿车,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超过日系、德系、美系.跃居第一。捷报频传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一系列的欢声笑语。但冷静思考,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亟待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并且创下今年以来的最低。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7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8.60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4%,延续了6月份以来的颓势。6月份,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为26.16%。  相似文献   

5.
继韩系车在中国市场遭遇寒流之后。自主品牌紧随其后,市场占有率连续三个月大幅下滑,8月份下滑到了23%的低点。韩系车和自主品牌受挫的简单原因在哪里?笔者认为,是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在新车型频繁上市和汽车价格大幅下滑的影响下,韩系车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凭借单纯的低价优势,已经不能获得消费者的更大认知。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汽车领域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戍长期,其中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中国车市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中国车市的品牌力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大品牌占绝对主早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应对?关键在于提升品牌力,打造强势品牌。就如何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力,作者从品牌定位策略、渠道构建策略以及品牌国际化策略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莽超 《汽车与运动》2013,(4):102-103
《汽车与运动》的这100期杂志,亲历了中国汽车工业8年多的强势发展,见证着它从一个"打工仔"逐渐成长为世界第一的龙头老大。我们要用几组数字展现这100个月的风云变化全国200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破500万辆大关,书写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不过,那时候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深色部分)却不足1/5。经过8年的发展,2012年迎来了新的高峰——产销量双破1900万辆,这次改写的已是世界纪录,而这时候,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超过了四成,总量更是2004年八倍还多。  相似文献   

8.
《汽车导购》2007,(7):58-65
汽车市场的火爆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欣喜地看到,自主品牌较过去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不仅仅表现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从研发设计能力、产品制造工艺、与合资品牌的竞争以及涉足海外市场等方面都让人感受到了自主品牌崛起的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9.
市场     
《车时代》2011,(12):232-233
最近,压力好大! 近来,自主品牌着实有些压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了8月汽车销售情况,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汽车依然陷入泥沼,未能走出销量同比大幅下滑的阴霾。8月,自主品牌销量同比下滑2.86%,而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3.96%。对此,  相似文献   

10.
1-4月,乘用车同比增速超过15%,较一季度增幅扩大7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达到200.47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71%,交叉型乘用车增速仍然最快,达到43.36%,高于行业增速28.27个百分点;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有率达到46%,自主品牌轿车接近30%,继续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  相似文献   

11.
从惨淡经营到迅猛发展,从举步维艰到进入国际市场……或曲折,或进步,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一直以来关系着中国汽车强国梦的实现。就在经历过一番迅猛增长之后,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份额连续12个月下滑的事实宛如入冬前的寒流引起业界的急切关注。基于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出现的严峻形式,9月25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召集各大自主品牌企业人士以及主流媒体存北京首次举行了“中国品牌汽车宣传工作高层研讨会”。十三家汽车企业代表、行业主流媒体代表、汽车行业资深专家针对中国品牌目前市场表现、原因探讨了中国自主品牌在产品发展和产品宣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以来,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个让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在逐月下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近发布的2014年7月份数据,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跌至34.6%,这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该数据第十一个月连续下降。实际上,2011年以来的4年中,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市占率)一直呈下降的趋势,盖世汽车研究员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分别为33.8%、31.3%、30.8%、29.9%,不断走低。  相似文献   

13.
质疑和担忧在增加,信心和希望在减少。在自主品牌最为艰苦的困境中,更需要我们做些事,温暖自主品牌,支持这些撑起未来汽车强国大业的支柱力量。据中汽协统计,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超过50%降至今年40%,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跌破30%。自主品牌轿车上半年销售142.33万辆,同比下降6.8%,占轿车销售  相似文献   

14.
汽车狂人之一的王传福曾放言比亚迪在2025年将取代丰田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公司。笔者无意着眼世界风云幻化,只想关注中国汽车市场走向。在这里可以大胆预测,现有格局十年内将被完全颠覆!中国品牌两年内将稳超韩系车,最多五年时间甩下欧美车系,十年之后,中国的自主品牌将与世界第一的丰田共同统领中国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5.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6,(11):27-37
目前,我国共有商用车、乘用车品牌387个,其中自主品牌占69%,国外品牌占31%。从各产品类别来看,在97个载货车品牌中,90%是自主品牌,在158个客车品牌中,76%是自主品牌,也就是说,在商用车领域自主品牌汽车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乘用车领域,国外品牌的优势地位十分突出,以轿车为例:在目前国内在产的90个轿车品牌中,自主品牌只有30个,只占有1/3的份额。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金融危机笼罩下的汽车工业举步维艰,一直在低谷徘徊。而中国汽车市场却异军突起,尤其是自主品牌乘用车的表现,更是让人喜出望外,已经连续5个月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17.
May 《汽车杂志》2007,(7):65-65
在微车领域,自主品牌是绝对的主流势力,这几年,长安、哈飞、昌河等在保持微车领域优势的同时,纷纷进军轿车领域,如果奇瑞、吉利算是轿车领域自主品牌的第一势力,那么以江准、长安、哈飞等为代表的商用车、微车企业便可以称为自主品牌的第二势力了。日前,本刊记者与哈飞汽车工业集团的康平副总经理进行了由自主品牌开始谈起的一次对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根据乘联会统计数字,仅算国内销量,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不足30%,这与汽车产业振兴规划40%的目标的差距越拉越大。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认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汽车市场,是国外汽车品牌的一个“秀场”,是有主人但主人不是主角的“第一大市场”。  相似文献   

19.
罗锦陵 《轿车情报》2010,(12):19-19
2004版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迄今已历时6年之多,期间我国汽车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仅从汽车产量来看,就增加了3.35倍(按今年汽车产量1700万辆预估),并已在2009年和将在2010年成为世界汽车第一制造大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已从2004年的23.2%,上升到目前的33%左右,自主研发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特别表现在节能减排技术已有了显著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20.
戴丽 《时代汽车》2012,(10):58-59
自主品牌为了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也都各自出奇出新,上海汽车2011年就推出了“宅捷修”的服务。老生常谈 钓鱼岛事件争执的愈演愈烈,抵制日货,尤其日系车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自主品牌汽车趁此机会抢滩国内汽车市场也成为一个有利的机会,这个时候自主品牌是否能够取得民心成为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