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中能够按照试验规范控制液压助力转向泵的载荷,研制了转向泵模拟加载装置测控系统.该系统由基于16位微控制器的测控单元、伺服驱动器和工控机组成,利用以太网实现上、下位机通信,实时测量油压、油温和转向阻力等参数,根据获取的发动机台架控制系统试验开始标志来保持时间同步,通过控制机械转向器的转角来调节转向泵的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测控系统完全满足发动机试验中对转向泵连续加载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技术水平,消除现行先理论、后实际滑行时间综合精度检验的作假可能性,创新了先实际、后理论滑行时间综合精度检验方法,即在台架自由滑行测得台架各车速点的阻力和阻力曲线方程后,用随机车辆驶上台架,此时系统惯量和阻力未知,按现行规范的总功率加载,先测量实际滑行时间,然后测量台架和车辆整个系统的惯量和阻力,采用功能原理计算理论滑行时间。该方法可适用于已有底盘测功机的综合精度检验,通过产品检验证实该方法具有准确、简单、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底盘测功机台架与实际道路的滚动阻力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对车轮在台架上滚动阻力的分析,建立了车辆台架检测滚动阻力修正模型.以某型汽车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台架对比试验验证.利用该模型求得检测车辆在任意滚筒直径的底盘测功机上的加载功率,其精度满足测功机检测规程中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计多轴向加载试验台架,利用分立式线性作动器,以模拟实现悬架系统所受的垂直力、侧向力、纵向力和制动力载荷为例,组合搭建8通道试验系统对悬架系统进行模拟迭代和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轴向加载试验台刚度满足试验要求;该试验台为多功能试验台,不仅能对悬架系统进行8通道耐久试验,还可以对悬架系统进行通道组合式的协调加载和单向加载试验;该试验系统的模拟迭代精度和试验结果满足相关要求,拓宽了分立式线性作动器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转向万向节的精度,特别是加载过程中转向传动轴产生的角间隙直接影响汽车转向系统的灵敏度。根据对转向传动轴的工作要求.将传统的机加工生产的热锻轴承万向节改为用铁皮冲压轴承的万向节.并设置合理的配合尺寸以减小其使转向轴产生的角间隙。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提高传动轴转向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汽车EPS阻力加载试验台,并在该试验台上进行了EPS的转向轻便性试验和转向盘转向回正试验,验证了试验台设计的合理性。试验表明,该试验台可加载不同大小、不同波形的阻力,在模拟汽车全工况的同时可降低EPS研发初期的试验成本、提高开发效率,能够达到实车试验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在履带车辆整车试验台架上精确复现车辆行驶过程中所受路面负载及惯性负载,本文中对台架负载模拟的精度开展了标定研究。首先分析了履带车辆在复杂行驶工况下的动力学模型,对整车进行了等效惯量建模,并利用速度跟踪法建立了加载模型。为研究该模型下系统惯量模拟的误差,提出了以标准惯量飞轮组标定电模拟惯量的方法对系统模拟精度进行了标定。标定过程中考虑了系统阻力矩和原有机械惯量对结果的影响,并在稳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下对惯量模拟的响应时间进行了分析。标定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经标定的系统整车试验结果表明了标定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现有简易瞬态工况法废气检测的加速工况没有模拟惯性负荷的严重缺陷,探讨了现有轻型车底盘测功机的寄生功率;说明了计算加载力的原理及借用全机械惯量台架方程的具体实施方法,在独立自由左、右副滚筒的台架上,把已知的副滚筒系统内阻设为定值不变化,只需标定主滚筒系统的内阻即可得到台架内阻;建议完善相关标准的加载计算和台架结构.  相似文献   

9.
车架是皮卡的重要总成,由于承受各种载荷冲击,所以容易产生开裂问题影响使用寿命。皮卡车架的疲劳预测选择了精度较高的基于位移反求加载法,结合试验场采集载荷谱数据与皮卡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以相关性较高的整车内部响应信号(悬架位移信号、整车轴头Z向加速度信号、转向拉杆力标定信号)为目标信号,迭代反求整车等效位移激励信号,进而分解获取车架边界载荷谱,最后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皮卡车架进行疲劳分析、对标及优化,优化后的实车通过台架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为驾驶员提供转向助力,同时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提供转向执行操作,需要协调控制驾驶员力矩和主动转向力矩信号。文章分别从助力特性曲线和驾驶员扰动力矩对方向盘转角跟随影响等角度,对两种力矩叠加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驾驶员扰动力矩产生抖动的问题,提出超前滞后补偿的优化方案,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能够降低方向盘抖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转向器是转向系统的核心部件,其部件的可靠性和性能直接决定着整个转向系统和整车的转向性能的优劣。某轻型客车采用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器,其活塞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导致转向卡滞,转向力变重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转向的性能。经过对活塞环结构进行优化,并通过了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验证合格,提升了转向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转向系统是车辆操控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沉重的转向受力会给驾驶员带来较差的驾驶体验,也给应急转向带来风险.针对商用车转向系统低速转向产生阻力的部分开展分析,论述了转向系统中各个部分转向阻力产生的原理、影响程度和改善方向,为改善商用车转向操控性能提供指导思路,为今后商用汽车转向系统的研发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3.
周宏湖 《轿车情报》2006,(9):125-129
动力转向系则是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动力或电力为转向能源的转向装置。它是一种以驾驶员操纵转向盘为输入信号。以转向轮的角位移为输出信号的伺服机构.其动力部分跟踪手动操作.产生与转向阻力相平衡的辅助力.使车辆进行转向的系统。  相似文献   

14.
悬架与转向系统的硬点匹配对商用车的制动跑偏问题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制动过程受力的角度,分析了制动跑偏产生的机理;其次,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某车型前悬架和转向系统仿真模型,并分析了不同悬架与转向系统硬点方案对制动跑偏的影响;然后,利用商用车前悬架K&C试验台,对选取的仿真优化方案进行台架验证;最后,对选取的台架优化方案进行整车制动跑偏试验,并基于整车试验不跑偏的方案,总结出了避免制动跑偏的仿真分析和K&C台架试验管控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二、转向器性能试验台的结构特点三、测试系统. 四、测试原理概述试验前应对各传感器进行标定,调整备通道的量程和消除零点飘移,并检查各通道的线性精度。试验时摇臂轴应按《JB2598-81汽车转向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的规定加载。图6给出了该系统的测试原理简图。 1.传动比的测定由于转向轴转角φ和摇臂轴转角β的输出角速度较小(尤其是β),为了提高转换精度,在已选定的光电脉冲发生器的条件下,在传感器与转轴之间分别加入增速环节,测定φ的传感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复杂工况及不确定扰动下主动后轮转向系统角度高精度跟踪控制及抗干扰问题,首先采用可调长度电控束角杆的主动后轮转向机构实现主动后轮转向动作,并对该系统建立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动力学模型分析设计主动后轮转角改进自抗扰跟踪控制方法,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外部和内部扰动进行观测并将扰动补偿到控制器中,以实现高精度角度控制和抗干扰能力。最后,通过试验证明,本文中采用的可调长度电控束角杆转向机构以及改进自抗扰跟踪控制方法能在不确定负载扰动下实现较高精度的角度跟踪控制,并与常规PID控制相比,改进自抗扰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7.
某车型的转向系统存在异响,采集产生异响的路面的道路载荷谱,并在5通道转向系统试验台进行台架测试,将试验结果与正常样件的振动加速度限值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发现,转向异响主要由蜗轮蜗杆异常配合造成,为后续部件优化改进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台架试验,对比分析转向系统的振动加速度,可以有效解决异响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及路面阻力的特点,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液压加载装置的主要功能需求,设计了此液压控制系统。介绍液压加载装置的结构和工作方式,着重研究了液压加载装置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及其功能的实现,并进行了功能测试。  相似文献   

19.
转向齿条力是车辆EPS系统匹配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文章基于某国产样车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转向齿条力超出助力电机承载能力的问题,通过敏感度分析找出影响转向齿条力的关键因子,并着重分析转向机构几何参数对转向齿条力和车辆转向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悬架及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有效降低了转向机的最大齿条力,同时保证了车辆转向性能,为今后汽车悬架和转向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由于汽车发动机试验台架的硬件及功能限制,在目前的汽车发动机试验过程中,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泵一直处于空载状态。为使发动机单体试验环境更贴近整车环境,则需要使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泵在发动机试验过程中能够带载运行,为此需设计一套模拟加载设备来吸收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泵输出的功率,文章重点介绍了该模拟加载设备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案以及应用效果等。经过验证,文章提到的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泵模拟加载设备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