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捷达轿车后轮有一定的外倾角,部分捷达轿车在行驶一定里程后,会出现左、右两后轮明显内倾(呈“八”字型)的现象,严重时在行驶过程中后轴处会出现金属摩擦声,这就是后轮异常内倾故障。这种故障会加剧轿车后轴管、摆臂及轮胎的磨损,并降低轿车的制动性能、乘坐舒适性及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2.
正骑自行车的时候,遇上爬坡,爱车总会出现异音,但又让你遍寻不着问题在哪里,只好开始怀疑东怀疑西。其实爬坡车子出现怪声音,若从车身结构来分析,大致可从这几点下手。后轮快拆这情况很多车友一定都有遇过,听到声响后怀疑BB(中轴)作怪,东找西找声音来源后,才发现竟然是快拆。有时候后轮快拆和车架的摩擦会产生异音,解决方式只有十个字:"把后轮快拆给用力锁紧"。后轮快拆若未锁紧,也会产生异音。  相似文献   

3.
笔者的爱驹新钿XT125-B最近出了点奇怪的现象:后制动效果明显变差,制动时还伴随着一声声刺耳的异响声。这种情况不仅降低行车的安全系数,而且在人群中刹车时多尴尬啊。必须排除这一故障。先将后轮拆下,抽出后轴,再打开刹车盖,仔细观察刹车片,发现它如同  相似文献   

4.
瑞风商务车JAC采用G4JS型2.4LMPI多点燃油喷射汽油机或D4BF型涡轮增压柴油机,前、后轴均采用独立悬架,制动系统为四轮对角控制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并带有控制后轮制动力的感载比例分配阀。下面介绍该车型几种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测试地点:中国·北京前置前驱的2.0L双增压发动机+后置后驱的电动机组合带来了良好的动力性、操控性和节能减排效果沃尔沃的混合动力系统采取了前后两个动力源前面是传统的2.0T双增压发动机驱动而电机则安装在了后轴上用以直接驱动后轮在国内众车企全面开发纯电动车的大时代下,那些国际品牌也没有闲着,它们多是在保持传统发动机动力优势的同时,再加入电机动力系统,形成1+12的效果,如沃尔  相似文献   

6.
鉴于汽车正常情况下都运行在侧向加速度较小的线性工作区域,对基于线控技术的主动四轮转向汽车进行了前、后轮转角最优跟随控制器的设计和算法推导,建立了"人-车-路"闭环操纵系统模型,并进行闭环系统仿真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最优控制的主动四轮转向汽车同时实现了减小车身质心侧偏角与跟踪期望横摆角速度的控制目标,改善了车辆高速行驶下的转向响应特性;相对于传统前轮转向汽车与比例控制四轮转向汽车,基于最优控制的主动四轮转向汽车具有更好的路径跟随精度和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丰田小货车以及工具车上装用的液压感载比例阀,是一种构造简单、维修方便的制动稳定装置。本文主要谈谈它的构造与调整,以利于其推广和使用。一、构造与原理车辆制动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前、后轴的垂直载荷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即前轴负荷变大,后轴负荷变小。制动愈是剧烈,这种现象愈是严重。此时,如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压力不能随前、后轴载荷的变化与按比例地分配,则后轮将由于垂直载荷的减小而使其与地面的附着力降低(前轮与之相反),从而后轮首先抱死。在侧向力的作用下,车辆可能发生危  相似文献   

8.
由于摩托车制动的特殊性,一般均是前后轮分别制动。因此,前后轮的制动必定会有先后。当摩托车存在轮偏时、当前轮制动先于后轮时,前轮与地面接地点除了与地面产生相对滑移外,还成了一个"转动支点",产生前轮接地点为中心的逆时针"甩尾"现象;当后轮制动先于前轮时,同理,就会产生后轮接地点为中心的顺时针"摆头"现象。  相似文献   

9.
奥迪RS4     
正奥迪全时四驱荣耀加冕奥迪的全时四驱系统很多年中一直围绕着托森Torsen(torque sensing,扭矩传感)中央差速器。那是定义quattro系统的核心。而随着2010年初代RS5发布,一款被称为冠状齿轮差速器的全新扭矩分配部件也走上了历史舞台。它被安置在变速器壳体内尾部,默认扭矩分配为40:60,但可在15:85到70:30之间自动调节。该单元由两个冠状轮组成,分别将动力送至前轴和后轴,二者中间镶嵌着小的差速齿轮。两个冠状轮啮合面直径的比例提供了稳态中的扭矩分配比例,后轮更大,和前轮的比例是60:40。后冠状轮之后有一个多片式湿式离合器,前冠  相似文献   

10.
汽车跟随转向具有二种不同的概念,邓:控制的后轮跟随转向和非控制的后轴跟随转向。前者具有一套完整的转向操纵系统,跟随转向量大小通常由计算机控制,后者无需控制,后轴跟随转向的大小随转向侧向力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沟通     
Q1:我对别克全新SUV昂科威非常感兴趣,听说它的四驱系统比较特别,请编辑老师介绍一下。
  上海读者:杜天宇
  A1:昂科威搭载的是适时四驱系统,提供两种不同版本供消费者选择,官方将两种四驱分别命名为“智能四驱”与“全路况智能四驱”,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左右后轮动力分配。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智能四驱主要会配备在精英版与豪华版车型上,其后桥配备一个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正常情况下以前驱为主,当系统监测到车轮打滑时,通过压紧离合器片将部分动力传递至后轮,以达到分配前后动力的目的。这套智能四驱系统的后桥限滑差速器装配在靠近左后轮的位置,在车轮不打滑时,后轮是不会获得任何动力的。由于是以前驱为主的四驱车型,如果两个前轮均处于打滑状态,车辆脱困则更多依靠车轮上的电子限滑辅助系统对车轮进行制动,从而达到脱困的效果。全路况智能四驱系统配备于旗舰版与运动旗舰版车型上,其与智能四驱系统主要区别在于它后桥上布置了两个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从前桥而来的动力可以通过两个限滑差速器按需分配给左右后轮,这样的方式无论在城市路面行驶还是在复杂路况下行驶时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以及通过性都有很大的帮助。总体而言,昂科威的适时四驱系统结构并不算复杂,通过布置于后桥的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达到分配后轮转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对前轮和后轮进行定位称为四轮定位。前轮定位是指汽车的转向轮、转向节和前轴三者之间的安装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以确保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转向的轻便性和减少轮胎的磨损,包括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4个内容。后轮定位是指后轮与后轴之间安装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减少轮胎磨损和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包括后轮外倾和后轮前束。四轮定位不准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3.
Dual-CBS双联制动系统,将手和脚两个操作系统并为一体,并同时制动前、后轮。其中手和脚的操作系统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其中手操作系统前轮比后轮先抱住;脚操作系统是后轮比前轮先抱住。通过试验得出,在直线行驶制动时产生的减速度和传统制动系统相比,不论手、脚单独操作还是手脚并用操作,Dual-CBS产生的最大减速度的平均值均较高,制动时车体稳定,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4.
熊坚 《汽车工程》1996,18(6):348-354,342
本文建立了汽车在制动时后轮抱死侧滑的力学模型,分析了汽车后轴侧滑的运动规律及其动态特性,结合汽车前后累的制动比例关系,通过计算机求解出了在汽车紧急制动时保证侧滑相对稳定的参数允许变化区域,为提高汽车的制动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故障现象 原因分析 一辆BJ2021型(213型)吉普车行驶2000余千米后,在转弯或不平路面上行驶时,车后部产生有喀噔喀噔的响声,支起后桥车轮作检查,车轮轴向窜动量较大,按一般载货汽车的结构分析,这种轴向窜动多系后轮毂轴承松旷或后轴套管螺母松动所造成,但对BJ2021型车来说,是由于后桥差速器半轴齿轮和U形卡圈间间隙调整不当所引起。  相似文献   

16.
何宇平  张益东 《汽车工程》1994,16(4):199-206
本文在切诺基吉普车实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其它轿车的试验结果,对制动标准中有关轿车轴间制动力分配的要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获得良好的制动稳定性,较高的制动效能,增加前轴制动力,减少后轴制动力是现代轿车轴间制动分配设计的发展趋势;要求过大的后轴制动力,在常遇路面上强力制动,将会导致后轮首先抱死,与ECER13要求不相符。  相似文献   

17.
湿式与干式DSG双离合变速器结构与检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G变速器核心技术是"双离合器",它们分别与其后的奇数和偶数挡位齿轮相连,采取各挡位齿轮预啮合方式,在换挡过程中两套离合器交替操作,换挡切换的动力衔接几乎是在无缝状态下进行,传递的扭矩更大更连续,甚至比传统手动变速器的换挡反应还快,百公里加速时间比手动变速器还短,换挡顿挫感明显优于手动或自动变速器,体现出很好的驾驶乐趣,同时还提  相似文献   

18.
汽车转弯时,如果发生后轮爆胎将是极其危险的!它比前轮爆胎更危险。汽车在转弯时如果是前轮发生了爆胎事故,很大可能是会使前轮改变为直线行驶,即形成转向不足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形,驾驶者通常的反应是再多打一点方向盘,加大转向力度。在车速不是很快的情况下,车辆仍有可能顺利通过弯道,平安的逃离危险境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摩托车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摩托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成为城市禁摩的主要借口之一。降低交通事故,提高摩托车的驾乘安全性已引起了厂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关注,ABS防抱死系统的研究已为多数企业重视。一、ABS系统研发的原因与动力据交通管理部门统计,在摩托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中,大多数是因为车速过快,遇到紧急情况未能得到合理、有效地制动所致。目前,摩托车前后轮制动系统是各自独立的,前轮用手制动,后轮用脚制动。摩托车质心位置高,制动时由于惯性重心前移,前轮负荷增加,后轮负荷减小,前轮需要施加更大的制动力,因此,中大排量的两轮摩托车一般采用前碟/后鼓或前碟/后碟式制动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SUV转向随动性不足问题,利用后轴变形转向效应对该车五连杆后悬架上摆臂重新布置,并在ADAMS中建立了后悬架运动学模型及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脉冲输入的仿真结果分析和对原车按新方案改进后进行的操纵稳定性主观试验验证表明,新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转向随动性问题,减少了特殊工况时后轮侧滑及甩尾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