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常用商用汽车地板上下隔热的基本结构与性能要求,提出地板多层隔热材料的结构设计方法和隔热理论基础,利用瞬态平面热源法测得基材和复合材料导热系数,优选导热系数小及反射热波能力强的材料制成复合隔热材料,借助于汽车台架试验和实际路试多种复合材料隔热性能试验比较,汽车地板上主地毯可以吸收和反射由底盘向驾乘舱传递的结构噪音。在所用材料上,有使用地毯和毛毡的,也有使用无纺布和毛毡的。文章采用2层结构复合地毯总成的设计理论,来提升各项性能指标,以用来适应市场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汽车顶棚内饰有软顶、硬顶两种形式,安装方式主要有粘贴、吊装、粘接和镶嵌,汽车顶棚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是高强度模塑基材等,详细说明了汽车应顶顶棚的基材,如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丙烯、聚丙烯蜂窝材料等。介绍了制造顶棚内饰的隔热、吸声设计。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半固化纺织绵毡、麻纤维板、PP和PU等不同材质、不同结构的复合基材在汽车内饰顶棚方面的应用情况,研究、对比了各种基材顶棚的吸音性能等各项物理、力学综合性能,着重介绍了PU基材顶棚的各项性能指标,并与某合资品牌车型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各类车型汽车内饰顶棚基材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析轻质GMT在汽车内饰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棚和侧后围护板是汽车内饰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装饰车内空间的同时起到隔热、降噪、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效果。该类产品一般由树脂基材、缓冲层和表面装饰材料组成,三者通过热压复合并成型为具有一定刚性的内饰件。  相似文献   

5.
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归纳分析了目前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的试验方法,采用防护热板法对不同产地煤矸石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对比了煤矸石材料导热系数的差异,并分析了导热系数与煤矸石材料密度、含水率的关系。结合导热系数与热物性系数的关系,对比分析了煤矸石材料和普通粘性土材料对道路冻深的影响,道路的计算冻深与实体工程监测结果一致表明煤矸石材料可以降低道路的最大冻深,对于降低路基高度和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汽车内饰顶棚是整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装饰性与实用性。文章介绍了汽车内饰顶棚总成的构成、标准要求和安装方式,分析了热塑性基材和热固性基材的特性;重点介绍了聚氨酯模塑顶棚总成的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设备和模具的要求及对比。聚氨酯一体模塑顶棚在汽车内饰顶棚领域越来越占主流性的地位,轻量化和绿色环保化是汽车内饰顶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邓琦岚  龙祥愿 《北京汽车》2011,(1):33-34,38
聚苯乙烯(PS)泡沫、聚氨酯(PU)泡沫、麻板、轻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GMT)在国内外汽车顶棚中得到了大量应用。文中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各种顶棚材料,特别是PU复合板材料和轻质GMT材料,表明轻质GMT具有环保、可反复回收利用、力学性能和吸音性能优异、导热系数低等诸多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8.
夏季开车,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能灼伤汽车内饰,使一些内饰件老化。同时汽车内部温度升高,也使空调使用频率提高,增加油耗,所以贴膜是十分必要的。汽车防爆太阳膜是一种新型车窗隔热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隔热节能、防紫外线、防爆、防眩光等性能。因此,自汽车防爆太阳膜(防爆隔热纸)进入我国汽车美容市场以来,受到了业内人士和广  相似文献   

9.
采用非织造技术制备了面密度低于1 600 g/m2的汽车内饰用PET/PP非织造复合材料。通过分析、试验模压工艺参数对PET/PP非织造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尺寸稳定性、吸水性和隔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模压参数,即:模压温度160℃、模压压力4 MPa、模压时间4 min;同时,对不同配比的PET/PP非织造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了PP含量对该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尺寸稳定性、吸水性和隔热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PP含量的增加,PET/PP非织造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随之提高、吸水率增大。当PP含量为45%、50%时,PET/PP非织造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隔热材料的性能,对汽车车身隔热材料的要求,以及隔热层厚度、布置方式对汽车车身隔热效果和经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帮你正确选购汽车防爆太阳膜(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开车.炎炎烈日不但会灼伤驾驶员的皮肤,同时阳光中无情的紫外线还可能灼伤汽车内饰.使一些皮件老化。汽车内部温度升高.也使空调使用频率提高,增加了油耗.所以贴膜是十分必要的。汽车防爆太阳膜是一种新型车窗隔热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清晰性、无视线肓区、高隔热节能、防紫外线、防爆、防眩光等优异性能。因此.自汽车防爆太阳膜(防爆隔热纸)进入我国汽车美容市场以来.受到了业内人士和广大爱车族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汽车顶棚的分类、材料、成型、加工、安装、性能和实验等基本属性和要求。针对顶棚的制造工艺、装配工艺、设计风险,提出以关键断面定义为设计手段,对汽车顶棚各个重要区域的关键断面,结合自身造型、周边件的尺寸、制造和装配工艺、安全法规、人机工程等相关因素进行定义。通过简介和深入设计分析的两个方面,实现对汽车顶棚基本知识和结构设计的描述,为内饰设计工程师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夏季开车,炎炎烈日不但会灼伤驾驶员的皮肤,同时阳光中无情的紫外线还可能灼伤汽车内饰,使一些皮件老化。汽车内部温度升高,也使空调使用频率提高,增加了油耗,所以贴膜是十分必要的。汽车防爆太阳膜是一种新型车窗隔热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清晰性、无视线盲区、高隔热节能、防紫外线、防爆、防眩光等优异性能。因此,自汽车防爆太阳膜(防爆隔热纸)进入我国汽车美容市场以来,受到了业内人士和广大爱车族的青睐。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现代内燃机导热零件和涡轮增压器、催化器及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等零部件的隔热要求,德国G+H Isolite公司开发了新型隔热专利产品tnermorelfex屏蔽罩和弯管,目的在于降低燃油消耗率和冷却能量损失。这些隔热系统具有较低的比热容,其自身的加热仅需很少的能量,同时隔热性能非常好,可以将工作温度保持在一个规定范围。与常规的纤维壁隔热材料相比,工作温度达到快,效率大为提高,是用于催化器等用途的理想产品。此外,与其他类型的隔热材料相比,tnermoreIfex材料不会爆裂。Tnermorelfex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辐射能的反射,零件的所有面均采用钢质线纹饰面。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汽车内饰声学环境的噪声,依据层复合材料的声学特性与防水膜材料特点,采用现场实测数据,结合内饰设计工作经验,对3种主流车门防水膜材料及其组合内衬材料的声学性能、成本及使用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XPE材料防水膜满足设计要求,吸声和隔声效果良好,在层复合材料中,刚性高的材料能提高隔声效果。为新型材料用于车门内饰件功能扩展方面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章皎琅  庄奕玲  季强 《上海汽车》2013,(5):43-46,50
为了成功预测汽车内饰产品在不同区域的耐老化性能,需要了解汽车内饰典型环境下的自然曝晒与用户实际使用的当量系数,通过了解影响汽车内饰的主要环境因素:光辐射强度和温度,并利用TNR方法确定当量系数。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麻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板材在汽车内饰应用的可行性。首先,在自然湿热环境下,对3种不同配比的麻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板材进行了为期42天的湿热老化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定期追踪样条力学性能和形貌的变化,评估材料的耐水解和耐湿热老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40%麻纤维/60%聚乳酸复合材料板材的界面稳定性较好,具有良好的耐水解和耐湿热老化性能。其次,通过模压成型制作立柱护板样件,样件的耐久性和内饰通用性能通过了测试,满足设计开发要求。麻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板材具有在乘用车内饰件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3种不同类型的多孔基体,制备了3种沥青冷拌沥青混合料用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微观扫描分析、储热性能分析、导热系数分析、热稳定性分析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蜡-微米孔基体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较高的储热能力,适宜的相变温度,较高的导热系数,热稳定性良好,为理想的冷拌沥青混合料用复合相变材料。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温度对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散发浓度和主观气味性的影响,并通过测试贡献率较大的内饰零部件、分总成材料的VOC含量,对整车空气质量做了溯源分析。结果表明:整车VOC挥发物主要以二甲苯、乙苯、甲醛为主;65℃相比25℃主观气味性高出1级,各项挥发物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醛的挥发受温度影响最大;汽车内饰零部件对整车VOC和气味性贡献率较大的零部件为座椅总成、前围内隔热垫、顶棚总成和行李箱总成。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主机厂顶棚售后出现的顶棚复合面料分层的质量问题,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类型顶棚复合面料背面泡沫材料性能差异(聚酯型和聚醚型以及半酯半醚型),寻找解决顶棚耐水解的最佳应用方案,通过建立材料和功能对应试验方法,为后续车型成功避免售后质量问题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