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国外某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的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淬透性、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变截面轧制、喷丸强化工艺,分析和讨论了材料化学成分、纯净度、变截面轧制和喷丸强化对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外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为51CrV4弹簧钢,该材料具有高纯净度、高淬透性、高强度及良好的韧性,钢板弹簧在制造过程中应用了优良的变截面轧制和喷丸强化工艺,使其获得高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国外某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的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淬透性、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变截面轧制、喷丸强化工艺,分析和讨论了材料化学成分、纯净度、变截面轧制和喷丸强化对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外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为51CrV4弹簧钢,该材料具有高纯净度、高淬透性、高强度及良好的韧性,钢板弹簧在制造过程中应用了优良的变截面轧制和喷丸强化工艺,使其获得高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由67CrVA弹簧钢制造的斯太尔发动机气门弹簧进行了各项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气门弹簧经合适的喷丸强化、热强压工艺处理后,其疲劳寿命、负荷损失率均达到标准要求;松弛试验结果表明,67CrVA弹簧钢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抗松弛性能和疲劳性能的材料。最后进行了装机试验,经l000h台架试验,67CrVA弹簧钢制造的斯太尔发动机气门弹簧性能指标达到了QZZ1ll8—1994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汽车发动机气门弹簧残余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气门弹簧失效机理和气门弹簧的应力分析,阐述了与钢丝轴线呈45°(或135°)方向的残余应力是直接影响气门弹簧疲劳性能的因素。采用X射线应力测试仪对去应力退火和喷丸强化处理两道关键工序中弹簧的内、外圈表面和不同喷丸强化处理参数下次表面的残余应力进行了试验,并对气门弹簧进行了模拟发动机实际工况疲劳试验验证,得到了气门弹簧在这两道关键工序中残余应力和疲劳性能的关系,为今后通过优化工艺来改善气门弹簧的疲劳寿命和性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VOLVOS35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淬透性、显微组织及表面喷丸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VOLVOS35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为50CrY4,该材料具有高淬透性、高强韧性及高纯净度,钢板弹簧表面具有优良喷丸残余压应力场.讨论了钢材的化学成分、纯净度及表面残余压应力场对钢板弹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其制造过程中普遍采用喷丸强化工艺。本文通过残余应力测试、疲劳试验、弹力衰减试验和断口微观分析,研究了喷丸强化对膜片弹簧疲劳性能和弹力衰减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提高膜片弹簧的使用性能和简化工艺上考虑,应以膜片弹簧凹面单面喷丸工艺取代现行的双面喷丸工艺  相似文献   

7.
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其制造过程中普通采用喷丸强化工艺。本通过残余应力测试、疲劳试验,弹力衰减试验和断口微观分析,观察了喷丸强化对膜片弹簧疲劳性能和弹力衰减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理论膜片弹簧的使用性能和简化工艺上考虑,应以膜片弹簧凹面单面喷丸工艺取代现行的双面喷丸工艺。  相似文献   

8.
38SiMnVB钢板弹簧疲劳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一系列试验和分析,得到38SiMnVB钢板弹簧的弯曲疲劳极限为1278N/mm^2,优于传统弹簧钢。这种新型钢板弹簧的特点在于碳含量低于传统弹簧钢,热处理后获得以板条状马氏体为主的混合组织,性韧性提高。同时,喷丸强化效果良好,从而显著提高钢板弹簧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新型高性能弹簧钢38SiMnVB。该材料在热处理后获得高的强度和塑性及强韧性配合,与传统弹簧钢相比较,有高的疲劳性能,满足了新型汽车的技术要求。同时,通过板簧表面残余应力场的分析,讨论了喷刃强化对疲劳性能的影响。38SiMnVB板簧经喷丸引入高的表面残余应力和最大残余应力并达到一定的深度,疲劳裂纹萌生的循环周次较长,也表现出较强的减缓裂纹扩展能力,因而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和研究汽车发动机气门弹簧断裂件的断裂原因和机理,对其进行了全面检测,包括断口形貌和金相组织的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非金属夹杂物级别和喷丸覆盖率的测试等。结果表明,该气门弹簧件的断裂为扭转正应力疲劳断裂,疲劳源萌生于弹簧内侧次表层的夹杂物处,夹杂物与基体弹性模量的差异以及夹杂物形状的不规则是导致疲劳源萌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新型钢板弹簧材料──可控淬硬弹簧钢。其特点是,工件经感应深层加热、表面淬火后,可获得高强度、高硬度的表层,同时其心部也得到一定的强化。试验结果表明,可控淬硬弹簧钢的疲劳寿命与55SIMnVB钢(经喷丸处理)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重型汽车驱动桥锥齿轮疲劳性能的考核,主要是进行轮齿的弯曲疲劳性能考核。汽车行驶过程中一旦发生轮齿折断,齿轮将完全丧失其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功能,因此对齿轮弯曲疲劳性能的考核非常重要。试验表明,齿轮材料与主要加工工艺对其疲劳性能影响很大。这些因素包括渗碳钢的化学成分、钢的纯净度和锻造。预备热处理、渗碳淬火、表面强化、机械加工等工艺。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膜片弹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测量载荷值与设计值之间误差较大这一工程问题,进行了膜片弹簧生产过程中喷丸、强压等冷强化工艺对其载荷变形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确认了强化工艺改变了膜片弹簧载荷特性这一事实。对不同阶段膜片弹簧残余应力进行测定并分析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基于试验数据,采用多种材料模型组合,并借助有限元工具,提出一种计算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新方法,使得试验值与计算值之间误差满足了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4.
残余应力是在无外力作用时,以平衡状态存在于物体内部的应力,对汽车零件的机械性能可以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解放牌新型载重汽车CA141所用6102发动机设计中,65Mn钢气门弹簧最大工作应力τmax等于59.1kgf/mm~2,虽然它小于许用应力值66kgf/mm~2,但经核算,其疲劳安全系数只有1.03小于推荐值1.30,为了满足疲劳寿命的要求,设计人员利用冷变形强化技术,规定必须经过喷丸处理,使弹簧疲劳强度提高了20~70%。  相似文献   

15.
发动机的气门弹簧是内燃机配气机构的重要组成零件,也是内燃机的主要易损基础零件之一。由于气门弹簧的工作条件颇为繁重和苛刻,例如 CA10解放气门弹簧要在80℃~100℃温度下,以1400次/分的频率承受较高的交变负载,不允许变形,更不允许断裂,否则会给发动机工况带来严重的影响。CA10气门弹簧的外形为圆柱状螺旋压缩弹簧,采用优质高强度弹簧钢丝卷制而成。通常,内燃机对于气门弹簧的技术要求,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静态性能,另一是动态性能。前者主要包括几何尺寸等形位公差以及负荷—变形特性;后者主要是疲劳寿命以及抗松驰蠕变性能。GA10气门弹簧是我厂每年生产近100个品种约500万件气门簧中历史较长,数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喷丸强化对齿轮材料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证明经过强力喷丸的齿轮其条件疲劳极限强度比未强化喷丸的齿轮材料条件疲劳极限强度提高30%;20CrNiMoH材料强喷丸化与未经喷丸强化齿轮在50%存活率下的弯曲疲劳S-N曲线幂函数方程的指数分别为-0.075、-0.077,曲线斜率几乎相同,说明喷丸工艺对齿轮材料的弯曲S-N曲线斜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钢板弹簧残余压应力场的4个特征量(σ_(rs)、σ_(rmax)、Z_o和Z_c),找出优化的喷丸残余压应力场。结果表明,钢板弹簧热处理后进行喷丸强化处理,可以提升钢板弹簧的表面残余压应力场,提高钢板弹簧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齿轮轮齿脉动加载试验方法对两种工艺的齿轮,即20CrMoH渗碳淬火齿轮(未喷丸)和20CrMoH渗碳淬火后强化喷丸齿轮进行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20CrMoH渗碳淬火齿轮喷丸处理前后的弯曲疲劳强度及弯曲疲劳S-lgN曲线。结果表明:喷丸强化可使齿轮弯曲疲劳强度提高约10%,从而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喷丸前、后齿轮的弯曲疲劳S-lgN曲线在高应力区均为一条直线,并给出了直线方程,为进一步研究齿轮弯曲疲劳强度提供了基本曲线和数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强化处理工艺对膜片(碟形)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影响机理,并进行了载荷变形特性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载荷变形与喷丸、强压等强化处理工艺的关系,发现残余应力是强化处理效果的主要表现形式.采用X射线应力仪对样件进行了残余应力测试,分析了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发现残余应力和局部材料特性改变是影响载荷变形的主要因素,由此给出了初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活塞销的受力特点和断裂特征,并对重型汽车柴油机活塞销用钢的主要技术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对16Mn Cr5渗碳钢的纯净度、淬透性、带状组织及活塞销热稳性能和装机等进行性能试验。通过改善钢的纯净度、减轻带状组织、优化渗碳淬火和表面加工工艺,活塞销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大大提高,从而使16Mn Cr5渗碳钢制活塞销满足重型汽车柴油机高可靠性和高疲劳寿命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