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测试地点:中国·北京在电动车专家眼里,比亚迪宋DM是怎样的一款车?它4.9s的内涵和只用20ms就可以介入的重新定义了SUV四驱系统的电控四驱系统是否能打动电动车专家的心?近日我们有幸请到了电动车领域的权威人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林程教授对比亚迪宋DM进行了深度驾驶体验。我也有幸坐在副驾位置跟随林程老师一同再次体验了比亚迪宋DM。林程老师坐上驾驶位后,找到安置在车门上的有着像奔驰一样的电动座椅调节键,  相似文献   

2.
正8月18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以下简称"评价规程"),并公布了摸底研究性测评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现在新能源汽车很热,如何发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存在很多争议,路线非常丰富。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将近20年的探索。现将一些想法给大家汇报一下。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简称CEVE)管理中心召开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发布会,会上正式发布了测试评价规程和摸底研究性评测结果。两个方面+三个维度,反映新能源综合性能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CEVE)是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4家单  相似文献   

5.
WEY P8     
正测试地点:中国·徐水作为首款国产豪华插电式混合动力SUV,WEY P8凭借自主研发的Pi4平台,实现了P0+P4构架,使其在满足低能耗的同时,让驾驶者时刻享受驾驭乐趣在新能源领域一直沉寂的长城汽车终于凭借WEY品牌实现了"爆发"。P8的到来不仅填补了国产豪华插电式SUV的空白,也通过先进的平台开发模式,赋予了P8低能耗和高性能。WEY元素WEY P8源自于Pi4 VV7x概念车,采用Pi4平台打造。其中,P代表插电式混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豪华SUV领导者WEY携全新WEY-X概念车、VV6 Collie智行版、VV5倾橙版等车型闪耀亮相,在"智能安全,守护WEY来"主题下,全方位展现品牌明日科技、前瞻设计理念以及中式当代豪华风范。同时,WEY品牌更于展台打造集结四大体验区的"WEY来城",生动演绎品牌全球领先的智能安全技术,为参展者带来"专属科技馆"级互动体验,尽展品牌智能安全的核心价值。此外,WEY品牌携手高通、移远、中国联通宣布5G领域战略合作,并  相似文献   

7.
正在长城WEY VV6全新上市之际,哈曼正式向长城汽车交付全新一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作为与长城汽车合作开发的首个信息娱乐产品,未来还将配备于VV5、VV7、P8等车型,哈曼为长城汽车现有和未来车型打造端到端的数字化体验解决方案。WEY全新信息娱乐系统,在操作界面、互联方式、车身控制系统和多媒体娱乐等方面进行革新和整合,为驾乘人员带来全新智联体验、更个性化的选择和交互以及更智能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WEY VV7     
正测试地点:河北省·保定市如果把车标蒙住,我相信你很难会猜出眼前的这辆车竟会是一辆由自主品牌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的SUV,它就是长城打造的全新豪华品牌WEY的首款车型—VV7虽然,我们对长城都很熟悉,但对于WEY这个全新品牌来说,我们还是先聊聊它的故事。WEY的中文名为魏派,是以长城品牌掌门人的姓氏"魏"而命名。按照长城给出的介绍,其主要针对比哈弗更高端的市场,定位于长城自己的"轻奢"品牌。本次试驾的WEY W7系列是WEY品牌推出的首款车型,肩负着开疆拓土、打造品牌形象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上海车展上,新能源汽车数量和比例再创新高,展出的新能源汽车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自主品牌主打纯电动,市场结构走向中高端化;二是合资与外资品牌加速导入插电混动车型。本次车展首发和上市的新车型就有近159款,新能源汽车队伍不断壮大。一方面,自主品牌继续发力纯电动市场,江淮瑞风i EV6E、蔚来ES8等众多纯电动车型亮相。同时,自主品牌持续向上突破,A级及以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占比  相似文献   

10.
《客车技术与研究》2009,31(1):47-47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电动汽车课题组。中心的目标是满足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瞄准现代汽车最新技术发展,紧紧围绕汽车安全、节能、环保的主题。致力于绿色、智能化的现代清洁汽车和汽车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推广工作。实验室现有用房面积5000余平方米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11.
刘勇 《驾驶园》2012,(8):16-19
安凯客车从2001年开始研发新能源客车,并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发出了纯电动客车。至今,安凯客车正在从研发伊始的单一产品类型向全技术产品类型过渡,目前,安凯新能源客车已经覆盖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几乎所有新能源汽车技术类型。  相似文献   

12.
《汽车之友》2021,(5):15-15
近日,WEY品牌举办线上媒体发布会,正式公布全新旗舰SUV命名为"摩卡"。作为"咖啡智能"平台落地的首款产品,"摩卡"简洁而有力地传达出其与"咖啡智能"的深度关联,承载了WEY品牌在"智能"领域的领先技术实力,更寄托了WEY品牌期望"摩卡"能像摩卡咖啡一样融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给予用户能量,激发用户灵感.  相似文献   

13.
《汽车工程》2002,24(6):552-552,F003
车辆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北京理工大学和北方车辆研究所 ,于 1992年 10月批准立项 ,1997年 12月建成并通过验收 ,1998年 3月投入正式运行。车辆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车辆传动理论与设计方法、新型传动等应用基础研究和部分探索性强的应用研究 ,同时进行车辆传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测试地点:中国·三亚凭借安全、豪华的产品基因,WEY不仅在SUV市场取得了重大突破,更是首次实现了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突破的成功作为WEY品牌旗下的两款产品,VV5与W7在2017年11月份双双达到了过万辆的销售成绩,这说明WEY品牌仅在1年时间,就成功将中国豪华SUV推向了领导者席位。这其中,不仅在品牌宣传方面起到了作用,更是体现了产品力的突出优势。受到WEY品牌的邀请,evo来到风景怡人的三亚,对两款车型进行了在技术和性能方面的深度试驾。从海棠湾到波光潋滟的清  相似文献   

15.
正与此前新能源热潮期间各大车企纷纷推出10m以上纯电动大客车不同的是,2015年,不少客车企业纷纷推出了6~8 m中小型电动轻型客车,纯电轻客领域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在这样一个群雄逐鹿的市场格局之下,海格是怎样脱颖而出的呢?在环保新形势与国家政策的驱动下,以电动、混动为代表的新能源车辆已逐步被普通用户和客运企业所接纳,其市场地位迅速飙升。新能源汽车不仅仅面对乘用车市场,通勤、旅游、物流、客运等商用车领域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新能源市场火了,作为新能源客运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轻客市场也被快速激活。  相似文献   

16.
电动摩托车智能化应用主要体现在车辆设备基础构成和运行场景构成上,车辆状态采集与管理硬件系统、车辆交互传输系统、驾驶辅助系统、电池系统、防盗系统、乘坐系统、娱乐系统、用户系统等电动摩托车系统上都体现出智能化的应用。电动摩托车智能化应用提升车辆运行能力和驾驶人员对车辆掌控能力,为电动摩托车出行带来更安全、更便捷的体验。  相似文献   

17.
正新能源汽车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各进口品牌和自主品牌都纷纷亮出了自己在该领域的独特成果,而怎么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新能源车型也就成为了一种话题。如今的新能源车型主要还是以电力驱动为主,分为纯电动、Hybrid混合动力、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混合动力这四种。纯电动顾名思义,就是以电池和电动机来驱动车辆,缺点是离不开充电桩的束缚,不过目前可以享受购车补贴、免购置税和送牌照等政策福利。Hybrid混合动力是采用一个内燃机、电动机和容  相似文献   

18.
依据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数据库",分析了自2005年以来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该数据库包括了混合动力、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商用车的月度产量和车载动力电池类型等详细信息。结果表明:在中国,2005—2009年为车辆技术验证示范阶段,在若干城市投入了8000余辆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与乘用车;2010年,进入市场培育期,其后保持年均累计产量增长100%的趋势,截止2014年6月末,达到15.6万辆;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9.3%,说明在公交领域的市场化获得成功;但在乘用车中的市场占有率仅0.4%,说明推广才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的重要意义是应对新时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基于未来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培养能够支撑我国产业的创造性卓越工程人才.为了培养车辆工程的学生紧跟目前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本文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当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产教结合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世界汽车》2023,(12):44-45
<正>仰望U9是比亚迪集团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性能超跑,不仅展现了比亚迪品牌的高端形象,也展示了新能源车身技术的新高度。该车采用了大量的碳纤维材料,实现了轻量化、高强度和美观化的完美结合,为用户提供了安全、性能和体验的全方位越级享受。这也说明,在新能源车时代,车身技术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有着无限的创新空间。为了深入探索仰望U9的车身技术创新,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比亚迪车身架构开发技术总监闫军飞先生,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研发心得和感悟,以下是专访内容的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