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展     
<正>201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11月将在武汉举行以"新常态、新机遇"为主题的201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将于11月12-15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B区举行。该展会是国内唯一一个国家级的商用车展会,也是目前国内及亚洲规模最大的商用车展会。从本届展会开始,该展会将与具有百年历史的、  相似文献   

2.
马丽娟 《城市车辆》2007,(12):33-33
两年一届的北京国际商用车展经过六届成功举办后,在2008年首次在京外城市苏州办展,定位为"绿色客车展"、"精品客车展",展会规模16000m2.自2007年8月28日在北京召开展会推荐会后,以"绿色动力·绿色客车·绿色交通"为展会主题,独具特色,融行业性、国际性、市场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3.
展会时间:摩托车展(2010年11月2—7日)自行车展(2010年9月17—20日)展会地点:意大利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展会介绍:由意大利两轮车协会ANCMA主办的意大利米兰国际摩托车及自行车展览会(EICMA MOTOR EXPO)是世界著名的、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两轮车专业博览会,从2005年开始两轮车展分为自行车展和摩托车展两个独立展会,专业性更强、规模更大,第68届米  相似文献   

4.
展会时间:摩托车展(2010年11月2—7日)自行车展(2010年9月17—20日)展会地点:意大利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展会介绍:由意大利两轮车协会ANCMA主办的意大利米兰国际摩托车及自行车展览会(EICMA MOTOR EXPO)是世界著名的、也  相似文献   

5.
程红 《驾驶园》2013,(5):45
一年一度的重庆国际车展将于6月7日至13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启幕。盛装亮相的本届盛会规模及品牌等均全线递增,预计展会规模将突破10万平方米,观众人数预计将超过50万人次,精彩展中活动近30个,参展品牌近90个……被誉为重庆史上最大规模车展的本届展会,以围绕"优雅、优惠、优活"做足文章,大量提升展会交易功能,提升展会  相似文献   

6.
正一年一度的中国梁山专用车展于9月17日正式拉开序幕,本届展会大部分专用汽车在新建成的国际会展中心集中展示,不仅参展规模比以往有所扩大,而且很多企业无论是展台布置和展品上都有所创新。本届车展开幕当天,便成功吸引了超过3万人次前来观展,现场人头攒动,盛况空前。参展规模更大今年梁山车展所在的国际会展中心是梁山县重点打造的三个公共服务平台之一,会展中心面积10万m~2,其中室内展览面积35000m2。据主办方公布的数据,本届展会展览面积10万  相似文献   

7.
《驾驶园》2015,(12)
<正>2015年11月12日,以"新常态、新机遇"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商用车展在武汉举行。本届商用车展,江淮格尔发重卡携其2015年最新力作K6高调亮相。全新K6产品在外观、动力、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迅速成为展会现场熠熠生辉的"明星",不仅引来专业观众的争相体验,更赢得行业专家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8.
资讯速递     
<正>2014北京车展开幕全球首发车数创纪录2014(第十三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AutoChina2014)(以下简称"2014北京车展")于2014年4月21日~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老展馆同时拉开大幕。本届展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  相似文献   

9.
10月28日,为期三天的第十三届东京卡车展在东京国际展览馆举行,共有174家底盘生产企业、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及零部件等配套企业参加了这次展会。据主办方日新出版株式会社介绍,此次展会室内外展览面积共计4万平方米,三天内专业观众达到了10万人次。与上一届东京卡车展相比,本届展会无论是参展规模还是参观人数都有较大的增加,东京卡车展人气依然旺盛。  相似文献   

10.
<正>为期三天的中国国际商用车展落下了帷幕。应对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各大专用车企业纷纷都拿出了旗下拳头产品。本届展会最大的亮点出现在冷藏车,国内首次开式、闭式、干法和湿法粘接工艺的冷藏车同台竞技,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看点。除了冷藏车,本届展会还有哪些比较有亮点的专用车产品?  相似文献   

11.
姚励 《时代汽车》2012,(5):44-45
集团化和进入良性循环的北汽集团推出的自主品牌北京系列成为本次展会的亮点,并首发北京C70G中高级轿车。北汽集团历来把北京车展视为"主场作战",认为这是"展示形象"的时刻。这种理念没有错。业界认为,比北京车展、上海车展"低半格"的广州车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挂车车桥行业的新军,他们备受行业关注。因为他们虽然"新",但并不"嫩",每次新品的亮相都能让大家眼前一亮。在今年的梁山车展上,重器车桥重点向观众推出了全新的"超级盘刹"。他们的新品备受关注,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在展会期间,记者对重器车桥的副总经理钟广臣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3.
天津新科林电动车运营总部与众多参展厂商一样,对此次"上海国际自行车展"同样也十分看好,一气推出了不少富有特色的自行车,以及电动自行车新品,参与同台竞争,为展会也增添了不少亮丽  相似文献   

14.
《世界汽车》2010,(5):82-107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在中国市场上,不管是国际汽车品牌还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业绩,车企效益的提升以及信心的增强,使他们对中国汽车市场更加重视。2010北京车展于4月23日盛装开幕,展会现场不但首发车众多,而且新能源车型也非常丰富,与本届车展"畅想绿色未来"的主题相契合。经过金融危机的冲击,不管是美系、德系还是日系汽车企业都将中国市场看作"生命线",所以对2010北京车展他们都不遗余力地投入。自主品牌的爆发与成长是本届车展的一大亮点,中国力量已崭露头角。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本届北京车展的盛况,我们将以TOP TEN的形式,让大家轻松把握车展重点,洞悉车坛前沿信息。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上汽红岩展示了红岩第6代重卡H6系列的2款明星产品——杰狮H6(4×2)"5G+L4"智能纯电动重卡、杰狮H6(6×4)智能重卡惊艳亮相,展现了"新四化"浪潮下的最新科技成果和高端智能重卡的独特魅力。杰狮H6(4×2)"5G+L4"智能纯电动重卡:聚焦自动驾驶+新能源,首次公开亮相上汽红岩杰狮H6(4×2)"5G+L4"智能纯电动重卡系首次亮相,该重卡聚焦自动驾驶+新能源,融合了自动驾驶、新能源、智能网联、Ai等前沿科技,无疑是对本届展会主题"拥抱变化"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16.
10月28日,为期三天的第十三届东京卡车展在东京国际展览馆举行,共有174家底盘生产企业、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及零部件等配套企业参加了这次展会。据主办方日新出版株式会社介绍,此次展会室内外展览面积共计4万平方米,三天内专业观众达到了10万人次。与上一届东京卡车展相比,本届展会无论是参展规模还是参观人数都有较大的增加,东京卡车展人气依然旺盛。  相似文献   

17.
丽琴 《汽车与安全》2011,(10):46-46
备受瞩目的2011中国(澳门)国际汽车博览会(以下简称"澳门车展")将于10月28-30日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盛装亮相。据悉,本届澳门车展展出面积超过5.1万平方米,将成为澳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展会。目前展会招展、宣传、专业买家和观众邀约、高峰论坛筹备等工作均有序向前推进,各项筹备工作正在顺利进行。本届澳门车展共设四大主题展馆,分别是超级跑车馆、进口车馆、中国制造馆和零部件馆。四大主题展馆互相映衬,体现"博览会"的  相似文献   

18.
《轿车情报》2012,(5):I0002-I0002,33-42
2012北京车展是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和规模的汽车展会之一,全球所有汽车跨国公司全部报名参加了本届车展,并都将本届车展定位为最重要的全球A级车展。本届北京车展的主题是“创新·跨越”。在本届车展上,许多汽车厂商都将展示各自的新能源车,节能、环保车,突出展示近年来汽车新能源及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及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等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汽车导购》2005,(5):8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于2005年4月22—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展,此次车展在规模档次、展品品牌和配套服务等方面均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本次展会展览总面积达12万m^2,吸引了众多高档车及运动品牌参展。展会期间,有将近30个跨国汽车集团的CEO和主要领导造访中国。同时,众多国际主流媒体都参与了车展的报道。车次车展是国内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汽车展。  相似文献   

20.
从首届Busworld Asia开始,客车专业车展在我国至今已发展了10年。回顾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车展在中国客车行业的发展印记是"被关注—被追捧—被冷淡"。2010年4—5月密集地举办3个客车展,笔者认为其整体效果不太理想。很多企业无法像往常一样以全新展车阵容出现。这也是国内客车展第一次出现这么萧条的场面,第一次出现了参展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引起广泛的多角度的评论也是不同以往。按照惯例,3个客车展结束后,客车专业展览会应该告一段落,然而对于2010年的客车展这只是一个开始。此起彼伏的车展的特点之一是无一例外地利用各种资源达到客车企业"被参展"的目的。于是,行业人士关于客车展的各种评论逐渐激烈和尖锐,其中车展数量过多,单一车展频率过高,车展费用过高,成为评论的焦点内容。某坊间人士称,他所在企业已经宣称拒绝"被展览"。客车企业需要车展,但目前车展的数量和定位已经与客车企业的经营发生了矛盾。本文希望从客车企业经营需要的角度出发,探讨以下问题,为客车展览可持续发展作一分析并提出建议:B2B的客车销售模式,注定了展会在营销中起到配角作用,客车行业容纳不了举办节奏过快、数量过多的展会生存;客车企业消极应付的同时,为什么继续参加客车展会;对客车展会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