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与运动》2012,(2):12-13
2011年12月27日,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庆典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是党的六中全会后国内成立的第一家国有产业经济类专业传播集团。  相似文献   

2.
北京想在2020年之前让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太阳能、生物能和风能发电)满足全国15%的能源需求。相比之下,欧盟在此期间的目标是20%,而美国的目标只是在2013年之前达到75%。中国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投入高达2.65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单是去年,中国就在替代能源上投入了约100亿美元,仅次於德国。  相似文献   

3.
采用清洁能源是港口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对于港区可用的清洁能源形式以及相关自然资源禀赋缺乏统筹规划和合理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港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中国港口实现“双碳”目标,解决港口能耗大、碳排放量高的用能结构性问题,对国内外港口与清洁能源融合的发展现状与不足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目前中国港口与清洁能源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清洁能源应用模式单一、清洁能源渗透率低、多能源并网技术存在瓶颈、绿氢制储注供一体化应用欠缺等关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港口自然资源禀赋,分析港口用能形态和用能模式特征,提出在“源-网-荷”这3个方面形成多能源融合局面的港口综合能源系统发展模式,形成碳减排的港口能源融合体系,增强了港口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和自洽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发电与耗能制氢相结合的港口与清洁能源融合场景,明确了以发电/储能系统-电网-港口装备/在港船舶用能为主体的港口综合能源系统拓扑结构,提出了包括政策扶持、技术创新、示范试点在内的多项发展路径。以宁波舟山港为对象,规划建设了以能源层、控制层、电网层和负荷层为核心的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集成应用系统架构。依托于港区的自然禀...  相似文献   

4.
纵观国内外能源结构,储备情况及汽车和能源工业的发展,汽车能源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石油基燃料仍将是汽车的主要燃料,因此在不断探索和开发汽车替代燃料的同时.尽快提高国内车用燃油品质乃是汽车和石油石化行业共同面临和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08,(18):10
中国第一家由国内前沿学术单位主导、并将跨国汽车制造商引入研究流程的车用能源研究的机构——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日前正式在清华大学成立。这是中国能源研究领域第一家专业针对车用能源的研发单位。通用汽车和上汽集团将作为该中心的坚实后盾。为该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通用汽车和上汽集团也因此成为第一批直接参与中国车用能源研究的汽车制造商。  相似文献   

6.
该文将欧洲、亚洲和美洲20个不同国家的国内电价(P)与2019年的总发电量、装机容量以及风能和太阳能提供的实际能源(间歇型能源,VER)的各种组合进行比较,发现各国国内电价与间歇型能源的人均装机容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比过去报道的在欧洲的关系要弱一些。与各国国内电价相关性最强的是风和太阳能在额定容量下连续工作的最大可用能量与实际总发电量的比值,其R2值为0.71。各种相关性表明,尽管可能还有其他政策上的选择,但通过使用其他无CO2的能源或用更高的容量因子获得更高效的间歇型能源以减少间歇型能源提供的电力比例,可以缓解可变可再生能源对各国国内电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宣布了一个带爆炸性的结论,中国在2009年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相似文献   

8.
能源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能源消耗量越来越大,而国内的能源供给并不能完全满足能源需求,能源缺口扩大趋势显著,能源进口成为我国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痛苦且无奈的选择,能源对外依赖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立足于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对外能源依存度不断上升的原因和后果,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问题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清洁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3E分析与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目前几种典型的清洁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100km行驶成本、环境影响及能源转换效率进行了文献研究、分析和评论,并提出了我国发展清洁能源汽车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三年前,全国政协委员王南华开始关注能源领域的问题。 在去年两会上她提了“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议案,今年又提出了“推进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提案。“去年主要是从石油涨价的角度,认为是中国本身能源供给和结构平衡的问题,所以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的提案。今年的金融危机让我感觉到原来的提案高度不够。每次经济衰退,也就意味着下一次的经济革命,必然会有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中国能源服务网》(www.edsm.cn)推出的EDSM1000能源综合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节能环保中的表现分析,较祥细介绍了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和性能,阐述了该系统对于节能环保事业方面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的能源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中国能源自给自足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改变,而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长期的能源保障。但中国的能源外交多元化战略还存在不足,我们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我国能源外交多元化战略充分实施。  相似文献   

13.
1世界能源供给及其消费情况 图1是世界能源消费情况和消费预测.由图1可看出,世界能源消费呈不断增长之势.将来,虽然欧洲、北美、日本等地的能源消费增长的比例不大,但是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各国的增长比例会很显著,因此,这种上升趋势将会持续.从能源消费类别看,世界对煤炭、石油、燃气的依赖性很大,虽然近几年原子能呈增加的趋势,但是从世界范围看,将来如德国那样制定由原子能代替煤炭火力方针的预计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14.
Neil 《车时代》2010,(2):184-185
在成都清洁能源汽车展上,我们有幸见到了标致雪铁龙集团中国技术中心总经理阿博德先生。他和我们推心置腹地谈到了未来十年中标致雪铁龙集团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石谦 《时代汽车》2006,(6):68-70
2006年,符合我国能源供给实际和大众消费水平的国Ⅲ标准的正式实施给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目前,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相继掀起“绿色风暴”,以“限污”取代“限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合分析了中国能源资源和节约能源的状况,结合中国“十五”节能计划,提出中国21世纪经济的持续发展只能建立在大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并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参加“2008年首届中国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科技部正在设想,通过连续三年对国内10个以上有条件的大城市,进行千辆新能源汽车的试验,并形成新能源供应设施的规模市场,使中国到201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规模达到1万辆。”  相似文献   

18.
张晓梅 《经济导报》2009,(36):38-39
中国市场的成品油调价刚M0启动.一场关注经济复苏背景下能源前景的论坛在北京召开o9月4日.在“新闻中国.能源论坛”上,来自政府、学界和国内外业界的能源专家围绕“能源峰值是否到来”,如何诠释“後石油时代.等敏感话题展开激辩。专家们同时认为.无论石油峰值即将到来是噱头还是现实.在石油资源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中国都应该提早面对。  相似文献   

19.
朱斌  周慧斌 《汽车杂志》2007,(11):112-116
9月19日,宝马集团开始在广州举行为期近两周的BMW氢能7系技术介绍、试驾和展示活动。作为宝马“清洁能源”战略的重要成果,宝马氢能7系的推出,宣告了世界上第一款供日常使用、几近零排放的、氢动力驱动豪华高性能轿车的诞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宝马集团在世界巡回展示这款氢动力轿车,广州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在中国国内的第三站。  相似文献   

20.
辛木 《重型汽车》2010,(6):25-27
<正>1我国石油能源现状以及发展汽车替代能源的重要性1.1我国石油能源现状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统计,我国在1993年之前是石油出口国,从1993年起,短短的16年,原油进口比例从6%一路攀升到2009年的51.3%,对外依存度超过能源安全50%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