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路旅客地道渗漏现象比较普遍,治理渗漏亦是个难题。文章通过采用化学灌浆治理地道渗漏的成功实例来介绍其设计、施工要点及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采用日本SHO- BOND建设株式会社开发高分子聚合材料,通过“壁可法”施工工法在整治地道裂缝渗漏中的应用,充分验证了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漏整治新方法的实际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北京市地下水位上升导致的地铁结构渗漏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北京地铁渗漏进行治理及防控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从既有地铁结构渗漏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策略 3 方面,对北京地铁既有结构渗漏风险防控技术体系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首先,从风险识别入手,对引起渗漏病害的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然后,在风险识别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将地铁渗漏病害按照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区间和车站结构进行分类分级,给出渗漏等级 A、B、C 和 D,并提出应急及常规治漏措施;最后,提出相应的渗漏风险应对策略,包括应急处置和一般渗漏治理。研究内容以期为类似地铁结构病害治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李相良 《中国铁路》1998,(12):28-29
简要分析了铁路建设中引起混凝土工程渗漏的原因,综述比较了2种渗漏治理技术,并对常用的几种防水材料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某大跨度轻型钢结构坡屋顶渗漏原因作了分析,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西铁科技》2004,(2):F003-F003
西安铁路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土建研究室主要从事铁路隧道渗漏和路基、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等病害治理工艺和方案设计研究。在岩土工程治理方面取得亍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砂层基础的运营地铁盾构隧道异常沉降极易引起管片破损、错台、渗漏和道床脱空剥离等表观病害,严重危及隧道结构及运营安全。因地铁运营线路治理环境的特殊性,难以及时采取隧外地面注浆的治理措施控制沉降,难以保障结构治理的时效性。因此,采取隧道底部钻孔注射超细水泥浆的治理方案,并通过跟踪监测对治理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隧道底部注浆治理方案可快速有效地控制运营地铁隧道异常沉降。注浆之前应首先进行隧道渗漏治理,避免水土流失影响沉降治理效果。超细水泥因其浆液颗粒小、和易性好,可有效充填和固结砂层,同时避免注浆扰动基础引起的隧道二次沉降。通过跟踪监测,治理后的隧道沉降速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杨勇 《铁道建筑技术》2013,(9):88-91,106
从隧道的线形情况、软土地质情况、埋深、盾构姿态控制、管片拼装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复杂环境下的盾构隧道渗漏的原因.并根据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工程实践,提出了盾构在复杂环境下渗漏的预防措施和堵漏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结构外防水并不能彻底防水 普通混凝土是用途极广的建筑材料,但混凝土在干缩、徐变、温度作用下易引起开裂,导致混凝土工程渗漏、钢筋锈蚀,影响了它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解决混凝土工程结构开裂和防水问题是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以往,在立交地道和车站地道设计中一般采用三油二毡、即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氯化聚乙橡胶防水卷材或有机涂料等外防水的办法进行防水处理。外防水虽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如防水卷材受温度影响,热天变软易扎破,冬天变硬易断裂,拐弯抹角处不易贴牢,造价高易老化,失效后不易更换,由于防水卷材自身的特性致使使用年限短,防水效果  相似文献   

10.
郑州站西出口工程为郑州站改建工程,共有3座地道,其中南、北旅客地道均为既有地道接长,宽均为7.05 m,中央旅客进站地道为新建地道,宽12 m。由于本工程位于既有车站,周边环境复杂,制约因素多,设计、施工复杂。本工程的地道均采用明挖和顶进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而且为了适应本项目的特殊情况,南、北旅客地道顶进节的结构形式均采用了双层结构。以南旅客地道为例,主要介绍该地道的一些设计构思以及施工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后张梁封端进行防水施工后,如何对影响治理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对采用防水砂浆层和防水涂料层进行梁端截面渗漏治理的后张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温度、施工缺陷和材料参数等因素对封端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渠道水位变化对路堑边坡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水利设施建设和路网建设的不断推进,新线建设不可避免与灌溉渠道等水利设施交叉.若渠道位于边坡后缘时其渗漏必会影响边坡渗流场,而不同水位下渗流场有所不同,边坡稳定性也会有所改变.运用geo-slope软件模拟渠道在不同水位下其渗漏对边坡渗流场的影响,从而得出边坡稳定变化规律,可为边坡溜坍的防护和治理工程提供依据,也可为新线选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秦弘  孙杰 《西铁科技》2000,(2):32-34
介绍宝鸡车站邮政地道的结构设计要点和结构防水设计以及地道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太原站站内三处地道接长施工,对地道接长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环节进行了方案优化,并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使太原站内三处地道接长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采暖空调建筑的迅速增加,我国采暖空调的能耗也急剧上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已成为面临的重要任务.由于地道风降温系统简单,节省能源和投资,响应了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通过建立壁面和空气之间传热数学模型,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利用FLUENT软件对空气和地道换热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以分析湘北地区普通住宅地道通风设计中地道形状对降温效果的影响为例,得出的结论为湘北普通住宅及类似地区建筑的地道通风优化提供了设计方法,研究成果对类似建筑车站等地道通风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既有线下面修建地道时以往多采用标准便梁进行线路加固,但在线路曲线地段标准便梁的作用受到限制。本文通过衡阳邮政地道线路加固的设计和施工实践,介绍在线路曲线地段修建地道时采用工字钢梁作为纵梁和横抬梁对线路进行的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17.
转辙机坑积水是地铁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难题,准确找到转辙机坑渗水积水原因是治理的前提。探寻转辙机坑渗水积水原因,应综合调查坑外因素、坑内因素,并从水源、渗漏点、渗流路径等进行全方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渗漏水主要根源是施工中产生的混凝土毛细缝。由此,进一步探索施工阶段工艺改进、既成转辙机坑积水的治理措施,其中核心措施是实现水沟无缝化和采用后置止水钢板。  相似文献   

18.
地下连续墙是在城市地铁车站建设中较常采用的围护结构形式,其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到连续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系统介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及要点,并对地下连续墙施工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渗漏等工程问题提出补救措施和治理方法(工程实例)。重点详述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并对其工程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铁五号线珠猎暗挖区间下穿16#人行地道,共有51根桩基侵入隧道范围,需要对地道桩基进行处理。区间隧道拱顶地质条件恶劣,富水砂层厚。通过方案比选,计算分析,提出了施工方案,在对桩基进行处理的情况下,解决了隧道拱顶距离富水砂层近,暗挖施工困难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确保了人行地道以及区间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0.
商丘站位于冲积平原区,地层为饱和粉土、粉砂,地层松软,地下水发育,振动易液化。站内涵洞顶进施工结束后,在旅客出站地道施工区域陇海普速场的八条股道陆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病害,塌陷位置基本位于旅客出站地道两侧台背外5-15m范围内。本文介绍了对既有陇海铁路商丘站旅客出站地道两侧路基塌陷病害所采用的阀管注浆整治施工实例,论述了病害情况及对地道两侧路基采用的直斜孔相结合的阀管注浆整治方案,重点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病害分区整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