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能网联化已经成为当代汽车发展的重要主题,传统汽车网络通讯技术CAN,LIN等很难支撑汽车智能网联化的进一步发展,汽车以太网技术将在新一代汽车网络架构中承担重要角色。文章对汽车网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对汽车以太网技术特点和现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汽车以太网技术的优势,研究了汽车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主要挑战,并探讨了汽车以太网对新一代汽车网络架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汽车防滑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根据其功能可分为汽车制动防滑技术、汽车驱动防滑技术、汽车转向防滑技术.  相似文献   

3.
朱毅 《汽车与配件》2003,(36):24-27
欧洲由许多独立的主权国家组成,但由于地缘上的关系,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欧洲各国在对汽车产品的管理上采取了统一的制度,对汽车产品(M、N、O类车辆)制修订并实施统一的技术法规,包括欧洲联盟的汽车技术指令(即:EC汽车技术指令)和欧洲经济委员会的ECE汽车技术法规。一、EC汽车技术指令和ECE汽车技术法规的差别 EC汽车技术指令和ECE汽车技术法规  相似文献   

4.
小议汽车钣金维修在维修技术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现代承载式车身的汽车维修钣金在汽车维修技术中地位的讨论,总结出汽车维修钣金在汽车维修技术中不可低估的地位。现代的汽车维修钣金技术同样是“含金量”很高的技术。国家、企业、汽车钣金维修技术人员应正视汽车维修钣金在汽车维修技术中的地位或者关系,对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将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使得现代汽车的核心发展转变成为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汽车电控技术作为现代化汽车创新技术的核心,为现代化的汽车维修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为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目前,人们对现代化汽车的关注越来越多,对汽车维修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正因为如此,现代汽车也逐步趋于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的高科技方向发展。现代化汽车的维修技术与策略和传统的汽车维修技术与策略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代化维修汽车改变了传统汽车维修更换汽车零件,重视维修工艺技术等,更加重视维修技术、维修设备以及维修保养策略。本文基于汽车电控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现代汽车维修发展技术的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奎含 《时代汽车》2023,(2):175-177
汽车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在迅猛发展着,汽车已经成为群众出行的首选,甚至已经实现家家户户都有私家车,汽车数量的上升带动着衍生行业的发展,比如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这些都是为安全应用汽车提供必要的保证,也可以延长汽车的应用时间,换句话说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中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在本文基于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简述基础上,浅析应用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价值、提升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应用水准的措施以及汽车维修中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1汽车技术状况和故障的变化规律 随着汽车行驶里程的增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技术状况会不断发生变化,故障增多,可靠性下降,所以研究汽车技术状况及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就成为汽车使用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现代汽车工业技术的趋势,以及在汽车CAD技术、车用电子技术、汽车安全技术、汽车材料技术、生态汽车技术和一些新兴汽车工业技术领域的具体发展情况,讨论了相关学科和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汽车电控技术是现代汽车新技术的核心,当前现代汽车越来越智能化、集成化与网络化,人们提高了对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要求,与传统的汽车维修相比较,现代汽车维修不仅仅是更换汽车零件,还要依赖于维修设备与策略进行维护与保养。文章在汽车电控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汽车电控技术的内容与发展情况,提出了现代汽车维修策略。  相似文献   

10.
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对促进汽车工业和维修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汽车诊断技术是以检测技术为基础,依靠人工智能科学地确定汽车技术状态,识别、判断故障,甚至预测故障的综合性技术。它是现代化汽车生产发展的产物,是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完善、多功能化和自动化而发展起来的。随  相似文献   

11.
齿轮构件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齿轮技术是汽车维修中最为复杂的技术之一。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齿轮技术也在发展,因此,研究齿轮技术成为汽车维修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和定位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通过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情况、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的检测与定位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与定位技术的发展。通过提高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与定位技术的有效性,发挥新能源汽车的传感器和定位技术的作用,可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服务能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四、汽车安全技术展望 汽车安全问题在20世纪被列为汽车三大课题之一(节能、环保、安全).20世纪70、80年代,完善的三点式座椅安全带和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汽车安全技术的重大成就,也是汽车安全方面的两项基本技术.20世纪90年代,由于汽车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电子化、智能化技术在汽车上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汽车安全技术也有了飞跃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正汽车技术不断发展,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也紧跟汽车技术不断的发展,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以满足汽车检测维修技术的多元化需求。汽车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其技术状况逐渐下降,汽车会出现行驶跑偏,转向沉重,汽车轮胎出现异常磨损,如单边磨损、波状磨损、块状磨损等现象,汽车车轮定位失准可造成上述现象,使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受到严  相似文献   

15.
《汽车知识》2010,(2):10-13
<正>2009年12月26日,2009汽车技术先锋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汽车技术先锋评委、汽车行业的著名专家、获奖厂商代表和众多汽车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2009汽车技术先锋的揭晓和颁奖过程。2009汽车技术先锋评选活动由汽车知识杂志社主办、汽车之家协办,从2009年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在现今的汽车工程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以此为核心,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原因以及应用方式与应用意义进行研究,认为热工智能技术在汽车工程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并以此为技术基础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基本汽车工程运作效率为汽车工程的制造与构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为汽车技术之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汽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汽车设计也越来越趋于人性化、智能化,各大汽车制造商都会不定期地对汽车制造技术做出调整与更新。随着汽车技术的突飞猛进,加之社会宏观和微观的不断变化,高职类院校培养的汽车销售型人才必须了解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具备全面的汽车专业知识,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建立顾客的信任度,并帮助客户构建一个倾向于自己销售汽车产品的评价体系与标准。然而,汽车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严重缺乏汽车技术  相似文献   

18.
汽车作为现代人们出行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汽车维修技术可以保障汽车安全运行,进而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而电子诊断技术作为现代维修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化汽车维修中,使得其受到越来越多汽车维修人员的关注和重视。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电子诊断在汽车维修技术中应用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电子诊断在现代化汽车维修技术中的应用特征及具体应用,希望发挥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来提高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确保汽车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汽车维修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想要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检测技术和维修手段,更好适应汽车维修工作。全面把握汽车维修技术的各项特征,并针对维修技术进行优化和改善,将能够良好推进汽车维修技术的创新,提升汽车维修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文章主要是从现阶段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入手,提出了一些有效改善和优化汽车维修技术的良好方式和手段,为全面改进当前汽车维修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