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魏聪一 《摩托车》2004,(5):22-23
机械运动离不开润滑。一般的油槽通常与曲轴箱设计在一起,而储存在油槽之中的机油,通过独立的抽油泵或连杆下端的勾勺进入润滑油路,所以机油一定要有适当的存量,才能让勾勺碰到。进入油路之中的润滑油首先进行汽缸头的润滑作业,机油在润滑了汽缸顶之后,会随气门进入汽缸之中,这时就得依靠活塞上的油环  相似文献   

2.
在购买滑油时,看到机油桶上有许多数字和英文符号,尤其是品牌机油更为明显,如壳牌虹喜力机油(ShellHelixRedM0toroil)APISG级;“API”是美国石油学会的英文缩写代表发动机质量的分类。它采用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工作能力“API”发动机机油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3.
《汽车驾驶员》2004,(9):74-74
  相似文献   

4.
5.
张勇 《汽车运用》2004,(9):45-46
内燃机机油选择的重要性内燃机机油选择的重要性是由内燃机的工作特点决定的。内燃机工作的主要特点有:①温度高,温差大。由于内燃机的温度直接受燃料燃烧和磨擦所产生的热量影响,内燃机运行时各工作区的温度都很高,如活塞顶部、气缸盖和气缸壁的温度,大约在200℃~300℃之间。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排量大于2.5L且小于4L的属中、高级轿车,排量大于4.0L的属于高级轿车,对这些中、高级和高级轿车来说,发动机使用何种机油本来是一个无需争辩的事实,即:一部分中、高级轿车和全部高级轿车都要求用SF级以上牌号的机油。然而,为何还有不同观点的说法呢?笔者觉得,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I)方法,将机油分为SA、SC、SF、SG六个质量等级(SA、SB现已基本淘汰),C系列分为CA、CB、CC、CD和CE5个质量等级(CA、CB也已基本淘汰),各系列中,字母顺序越后,机油级别越高,而且高等级的机油可替代低等级的机油。  相似文献   

8.
9.
在能源出现危机的今天,千方百计地节约车辆的燃油消耗当然重要,而努力减少机油的消耗也不可忽视.因为,机油的生产工艺较燃油的生产工艺更为复杂,油品要求更加严格,价格也较高.因此,减少机油消耗和防止机油变质,对提高车辆使用的经济性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发动机的机油,必须注意其品质和粘度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即油品的等级牌号(API)和油品的粘度牌号(SAE)。在选用时,只能以高等级油品代替低等级油品,否则,即易使机油早期变质。  相似文献   

11.
面对现在的繁多的机油品牌,车主们在给自己爱车更换机油的时候,往往手足无措。每种品牌都宣称自己能给爱车提供更多的保护,但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不同品牌的机油会给车主带来怎样的不同感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机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油品氧化、污染等原因会使其自身品质下降,失去对发动机的保护作用。因为机油中所含的各种添加剂在不停地消耗,机油在使用中不停地混入汽缸中燃烧的气体而生成油泥、水分、酸性氧化物等,会使机油的使用性能不断下降。所以按时更换机油十分必要,相信绝大多数车  相似文献   

13.
(5)机油老化和发动机内部磨损(如图61所示) 如果不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机油就会逐渐老化。如果油液老化,不仅油的消耗量会增加,而且发动机内部的磨损也会加速.从而机油消耗就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4.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机油灯报警,也就是司机朋友们常说的“亮红灯”。导致这种故障的愿因。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一用户反映发动机有机油增多现象。经检查为柴油进入油底壳,导致机油稀释增多,并且发现第五缸排气歧管接口处有柴油渗出。  相似文献   

16.
汽车更换机油后,在怠速或行驶过程中出现机油灯报警,也就是司机朋友们常说的“亮红灯”。出现“亮红灯”就往往表明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有故障,它提示发动机的机油压力过低,应立即停车检查,若继续行驶,将会导致发动机因润滑不良而磨损加剧,甚至危及机件的正常运转而使之烧坏。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着车后,机油报警灯闪亮。 故障诊断: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拔下机油尺,检查是否缺少机油或是机油变质,发现机油液面高于上限位置,机油品质也正常,并且发动机着车后听不到异响。  相似文献   

18.
19.
油底壳内的机油量不足检查方法:通过检查机油尺观察机油量,机油液面应在机油尺的下限位置以上,如低于下限位置,说明机油量不足。排除方法:补充机油至液面位于机油尺上限位置,并检查有无机油泄漏部位,如有,应及时排除。  相似文献   

20.
前言柴油机机油过量消耗是目前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且不同结构类型、不同使用条件和技术状况的发动机,机油的消耗差别也较大。本文针对机油上窜燃烧室因素的分析,介绍了降低机油消耗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