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正式启动。2005年5月29日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贵宾厅举行了项目启动暨开题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简讯     
“973”课题———“抗凝血材料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通过验收由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 (“973”)项目———“抗凝血材料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楠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 .历经 5年的艰苦研究 ,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1 )研制出的Ti O系薄膜将直接应用于血管支架、人工心脏瓣膜表面改性 .(2 )提出了材料 /血浆蛋白界面相互作用 (电荷传递 )理论 ,为先进抗凝血表面改性材料的设计与预测提供了理论指导 .(3)在无机材料表面生物化方面的取得的新结果可能开拓出…  相似文献   

3.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1(2):142-142
西南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翟婉明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前,该项目已人选200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4.
西南交通大学从1991年开始参与“863”计划的研究,迄今已承担各级别的“863”计划项目12项,这些项目是: 1.全方位离子注入增强沉积技术应用研究(863-715-23-05); 2.模糊神经计算的基础研究(30-05-20A); 3.模糊神经计算系统的结构原理与算法研究( 863- 306- 05-08- 5); 4.加载变导引磁场大轨道CARM研究(863-410青年基金94-5); 5.直导线并行排列微型摇摆器理论研究与优化设计(863-410-210子题); 6.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系统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5.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42(6):652-652
西南交通大学范平志教授申报的、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组织实施的第三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建设项目“无线通信与信息编码创新引智基地”项目获得批准。这是我校首次获得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基金资助.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于2006年开始启动,任务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在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方向的学科领域,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中,集中1 000余名海外优秀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和一批国内优秀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形成高水平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1(6):787-787
由西南交通大学与国道317线鹧鸪山隧道工程项目办公室、成都理工大学共同完成的《高寒复杂环境地区特长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项目于2006年5月23日通过了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由刘宝珺院士和王梦恕院士以及来自相关院校和勘测设计院所著名专家组成.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何川教授为第1主研人和课题组长.  相似文献   

7.
2003年9月24、25日,“市场经济道德建设与社会诚信机制研究”理论研讨会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研究中心与西南交通大学共同举办。这次会议集聚了中国伦理学研究重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湖南  相似文献   

8.
近日,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获悉,由西南交通大学(项目负责人何川教授)主持的《高海拔地区大型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1(3):354-354
《高速公路隧道长期安全性评价及维护加固研究》和《重庆主城排水工程过长江盾构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分别通过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前者的完成单位为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和西南交通大学,后者为重庆市排水有限公司和西南交通大学,课题组长均由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何川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工程伦理学学术会议”于2007年3月17~18日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召开。这是全国首次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浙江大学和《哲学研究》杂志社共同发起,西南交通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东北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社、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 2001年 5月 11日正式成立。中科院院士刘宝君教授任院长。该学院现有教职员12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 1人,教授 5人,副教授 5人,讲师4人,工程师 6人,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专家团专家3人,四川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员各1人。已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于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起步,曾先后参加了国家六·五、七·五环境工程的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发起并主持了国家八·五重点技术研究项目“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成套技…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18日,在四川(成都)院士咨询服务中心和西南交通大学共同举办的“真空管道高速交通”院士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沈志云在他作的《关于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的思考》的报告中提出了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的设想.他认为,开放大气中的任何地面交通工具,商业运营速度都不宜超过400km/h,否则能耗和噪音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3.
企业情报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与宇通客车展开合作 6月13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一行利用赴河南开展“十二五”规划调研之机.在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专门听取了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与字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联合开展“交通抢险救灾应急指挥车研制”项目及“车联网”研究项目的汇报,高度评价了项目研究的重要意义.对项目的开展作了重要指示.并亲自参加了两个项目的合作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从儒家“天人合一”论是否同于现在的“人与自然”和谐、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其实现两大方面,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加以初步的爬梳与回顾,并就相关问题略抒己见。强调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等传统文化研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认真地解读与诠释,历史与辩证地分析、一分为二地评价,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使其在新的时代得以弘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42(5):630-630
2007年7月22—24日,第一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大会由西南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中国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共同举办,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承办.来自海内外交通运输领域的30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42(2):137-137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2006年第1期起被Ei Compendex(即Ei核心期刊)收录.2006年Ei Compendex共收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139篇.具体情况请登录Ei Village 2或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查询.  相似文献   

17.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刊物,主要刊登理工类、交通运输和管理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验研究、学术讨论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科技信息报道.读者对象主要为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师和博士研究生等.《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为全国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8.
由西南交通大学CAD工程中心、土木工程学院孙林夫教授主持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重中之重)计划“96-A01-02-14四川省CAD应用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和四川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98A00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的应用开发”于5月16-17日通过由科技部全国CAD应用工程办公室、四川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和国家级验收,成果达国内领先、部分国际先进水平。为实施这一项目,四川省人民政府专门批准成立四川省CAD应用工程协调指导小组,建立了由我校孙林夫教授任组长的四川省CAD应用工程专家组。组织进行CAD关键技术攻关,实…  相似文献   

19.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40(2):276-276
2005年3月12日,西南交通大学为国家磁悬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详明举行了顾问教授聘任仪式.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周本宽教授为吴详明主任颁发聘书,吴详明教授愉快地接受了聘任.聘任仪式之后,吴教授作了《上海磁浮运营线的建设与磁浮技术的发展展望》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路桥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西南交通大学联合承担的《长大跨径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新技术应用研究》科研项目近日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江苏省交通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该课题紧密结合润扬大桥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分成“特大跨径悬索桥猫道结构及抗风减振技术研究”、“特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索股牵引系统新技术研究”和“特大跨径悬索桥全液压跨缆吊机的研制”三个子课题,攻克了多项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确保了润扬大桥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