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道路旅客运输事业也日趋发达,在道路运输企业中,行车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要加强行车安全管理,确保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运输生产,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从影响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行车安全的因素入手.分析了当前道路旅客运企业在行车安全管理上的现状.重点提出了加强道路运输企业行车安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继宇 《交通标准化》2009,(15):131-134
结合道路交通事故损失的分类及其特点,分析当前道路运输企业缺乏安全投资积极性的内在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当前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经济策略制定所应遵循的基本思路,并探讨其在交通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提高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1 必须从源头规范安全生产行为,道路客运既是公共服务行业,也是高危险职业。从近十年内所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营运客车所占的比重较大。据此,对道路客运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评估和实行安全许可制度,显得十分迫切。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加强了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保障了道路运输安全,填补了我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在法律上的空白。行业主管部门应该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生产工作规范》为契机,对新进入市场的道路客运企业,严格按照市场准入安全生产条件从严审批,将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纳入行政许可范畴。  相似文献   

4.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监总局联合印发《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简称《规范》),面向所有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企业,在安全生产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使用、岗位培训、动态监控等方面统一标准,使企业安全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旨在通过强化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青  高岐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4):140-140,142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需要创新。借助文化的力量,构建人格化的安全管理新机制,是安全管理创新的出路。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安全文化借助企业文化的成果,运用文化的导向功能,成为加强和改进企业的安全管理的精神动力。通过创建企业安全文化达到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促进实现安全行车的目标,培育职工安全自律与他律的意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创新人性化的管理,重视发挥文化的功能,对道路运输管理预防和遏制险情及事故的发生,改观道路运输不安全的局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监总局联合印发《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简称《规范》),面向所有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企业,在安全生产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使用、岗位培训、动态监控等方面统一标准,使企业安全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旨在通过强化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道路运输,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与稳定,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安宁。作为负有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职责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如何着眼于保障道路运输的安全,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创造一个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道路运输环境,始终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永恒命题。本文结合近几年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就加强道路运输的安全监管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宋震野 《交通标准化》2006,(10):135-137,112
道路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是企业开展生产安全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设备及能源管理等各项管理的重要依据,企业通过建立和实施该体系,能够提高道路运输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从而为在生产、经营、管理领域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浅谈构建道路运输生产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及其完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状况如何,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行业形象,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的基本条件。面对当前运输安全生产的新形势,如何实现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构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是实现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就构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及其完善措施谈点不成熟想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对于道路运输装载安全的管理是整个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装载安全标准基本上还是空白,建立和完善道路运输装载安全标准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