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哈大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哈大高速公路沿线道路线形、交通运行状况及交通安全水平的分析,甄别出该路段的事故多发路段及重点区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种施工期的交通封闭方案,比较了其优缺点并给出了推荐模式.最后,针对不同的交通节点及标准路段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了非集中施工期与集中施工期的交通组织方案,尤其是出人口路段、互通立交路段、收费站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及施工道路等区段.结果表明,该组织方案为哈大高速公路大修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普宣高速公路存在行车风险的路段,介绍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危险识别技术,提出适用于普宣高速公路行车与安全管理特性的交通安全保障设施的优化设计,包括山区小半径路段、隧道群路段和雾、冰路段交通安全保障设施优化设计,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速公路利用率的不断增涨,使高速公路的受损率也再不断增涨,部分路段由于重载车辆的常年通行,早已不堪重负;为了保障车辆的正常运行,以及运输车辆司机、乘客的生命安全,每年必要的高速公路大修改造工程也在日益增加;由于部分路段原路基建设较早,没能配合高速公路与城乡道路的建设改造,致使部分路段无法承受较大车辆的通行量,那么,高速公路的大修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工程的大修改造,必然需要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才能真正实现企业质量与成本的共赢。以哈绥肇东至木兰县交界处高速公路大修改造工程为例,从项目的前期准务、工程施工、竣工三个阶段进行详尽实述,通过高速公路大修改造工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明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必要性,为同类条件的高速公路大修改造工程的造价控制,提供一些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特殊困难路段不得不采用连续长下坡,对行车安全造成较大隐患.结合连续长下坡路段的工程实例,提出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一些措施和经验,在实施的过程中把握其针对性及综合性,以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连续长下坡路段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5.
杭浦高速公路(杭州段)大井枢纽工程的主线1号桥及G匝道9号上跨杭州绕城北高速公路,由于绕城高速公路连接着进人杭州市的所有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这给两座桥的上构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重点介绍了1号和9号桥跨杭州绕城北高速公路路段上构施工时门洞型钢平台搭设、拆除期间交通安全维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经过10年左右的使用已进入建设与保养并重的时期。结合京哈路大修工程设计实例,提出大修工程的设计流程。着重提出对现况路的资料收集和分析之后的路况评价、对于纵断面设计标准的控制以及通过对现况路结构分析合理进行加铺结构设计等思路。京哈路大修路面加铺设计主要通过现况路弯沉分析结果来确定。该次大修设计分不同路段进行合理计算,综合弯沉指标、工程投资、施工工期等因素分段进行加铺沥青面层,道路表面层全线更换为改性沥青SMA。通过对高速公路大修设计流程的罗列以及几个要点分析,希望可以对高速公路大修道路设计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山区长上坡路段车辙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平安  单岗  陈晖  吕伟杰 《公路》2006,(5):193-196
根据高速公路山区长上坡路段出现日益严重的车辙,结合杭金衢高速公路养护实施工程,首先对山区长上坡路段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和剖析,并运用目前的养护新材料,在该路段进行铣刨施工,获得了车辙处理的有关经验。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大修期间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兵宏  吴明先  王佐 《公路》2012,(9):214-217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大修采用半幅封闭半幅通车施工方案时车辆的行驶轨迹特点,在建立中央分隔带开口车辆运行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大修路段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计算模型,并给出了在不同限制速度、中间带宽度、内侧车道宽度和超高情况下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建议值。在铜(川)黄(陵)高速公路路面大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推荐的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值后,大修路段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由于高速公路在运营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养护维修,因此作业区普遍修建在各条高速公路上,作业区的存在造成高速公路局部路段通行条件恶化,形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瓶颈".从分析交通事故数据入手,比较了公路施工作业前后,作业区和非作业区的交通安全状况,得出作业区交通安全状况较差,是事故易发区;分析了作业区交通事故成因,得出标志不清、作业影响和车速过快3项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就地冷再生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环境污染小以及施工质量高等特点,因此在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中广泛应用。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探讨就地冷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现有的道路交通相关规范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在不中断交通的条件下进行改扩建施工作业的缺点,通过研究高速公路改扩建的工程性质和施工特点,系统分析了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中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并针对具体的安全隐患推荐了预控措施,最后构建了交通安全组织体系,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对交通安全隐患的预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近些年来货物运输越来越繁重,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运输载体,部分高速公路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通行需要,有些已经接近使用年限,这些高速公路急切的需要维修甚至大修,就耒宜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为实例,分析了高速公路大修施工中质量管理的意义,并进一步对强化高速公路大修施工中质量管理的措施和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8,(11)
结合京港澳高速长潭黎托下穿工程,介绍特殊路段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的研究方法。通过路段调研和事故分析,将事故原因总结提炼为"两高四变",并分别采取措施加以治理,根本解决了下穿段的交通安全隐患。"两高四变"问题的提出具有普遍意义,对我国高速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能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20,(5)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不断向山区延伸,为克服高差,受自然地形等条件的限制,连续下坡路段占比较大,而连续下坡路段由于人-车-路-环境多因素的不协调作用导致连续下坡路段的交通安全问题异常突出,往往成为事故高发路段。现通过甬台温高速公路分水关至浙闽界典型连续下坡路段现场调查、运行速度实测以及事故资料统计,分析了连续下坡车辆运行特性和交通安全特征,为连续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深入分析及针对性综合处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结合合宁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实践,主要阐述了两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碎稳固技术的原理、施工要点以及在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交通安全的因素,结合高速公路改扩建的施工和交通流特点,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交通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际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隧道群是高速公路的瓶颈路段,其交通运行环境复杂,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为了提高高速公路隧道群路段安全运营管理水平和完善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分别从安全设施规模配置、交通事故分布规律、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限速、智能联动控制等几个方面对隧道群路段安全设施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找出了隧道群路段安全设施设置过程前后应该注意的事项,使得安全设施的设置更加符合交通工程学和人机工程学的要求,保证了隧道群路段安全设施设置的合理性,为解决特殊结构道路路段交通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胜斌  李勃 《公路》2022,67(1):259-262
随着山岭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受地形和地貌条件的限制,连续长下坡的路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山岭区高速公路上.在难以避免出现连续长下坡路段的情况下,采取综合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提高连续长下坡路段的交通安全水平尤为重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提出主动安全措施与被动安全措施相结合,为拟建的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性提供技术支持,对提升连续下坡路...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安全》2014,(11):129-130
<正>日前,公安部公布今年冬季1420处高速公路团雾预计多发路段,预警提示冬季交通安全。团雾被称为交通安全"隐形杀手",秋冬季相对多发。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组织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对辖区高速公路团雾多发路段进行了连续跟踪排查,排出年均发生3次以上团雾的高速公路路段1420处,其中年均发生20次以上的路段364处,年均发生30次以上的150处,年均发生40次以上的  相似文献   

20.
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受到复杂地形条件的限制,设置连续长、陡下坡路段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改善这种交通状况,提升公路行车质量及安全,山区公路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应设置避险车道。本文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避险车道的设置条件,重点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避险车道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