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庭男 《时代汽车》2023,(19):115-117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智能座舱作为未来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成为汽车制造商们竞相争夺的市场。本文从智能座舱的概念、发展情况以及场景化创新趋势入手,探讨智能座舱场景体验方法的应用及其在智能座舱创新中的作用,并提出基于场景体验的智能座舱创新应用策略。研究发现,基于场景体验的智能座舱创新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汽车驾驶体验,为汽车制造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孟健  王馨  李函遥 《时代汽车》2023,(11):132-134
自从互联网技术加入到汽车的核心技术中之后,不仅开始引领汽车行业的变革,更让汽车从一个单纯的代步工具进化成了人们的人生伴侣,汽车从工具到伴侣的身份转变,不仅意味着汽车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变化,更意味着汽车有了与人交流的能力,也就是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达到了更高的级别,尤其是近年来,自动驾驶汽车的不断亮相,让人物对智能汽车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其实相比难度极高的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技术不仅简单好实现,还能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伴侣级服务。目前就用户对汽车智能化的体验来说,智能座舱无疑是现阶段用户可以直接体验的智能服务,智能座舱也因其强大的商业落地能力、更强的可自定性,以及更直观的用户感受能力,成为了各大车企竞争的一大重点领域,因此智能座舱便成了各个车企的创新点和打造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郁淑聪  孟健  郝斌 《汽车工程》2022,44(1):36-43
本文旨在针对汽车驾驶智能座舱交互体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智能座舱测试评价方法.基于用车情景细分座舱功能点,根据功能点将主观指标、车辆指标、眼动指标等多维度指标体系相结合,搭建了基于主客观测评方式相结合的座舱交互体验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逐级指标权重进行确定,最终确立基于驾驶员的智能座舱人机工效测评模型.通过座舱...  相似文献   

4.
侯海云 《时代汽车》2022,(2):160-161
长期以来,常见的汽车内部座舱设计都是以机械触控按钮为主,触控板面整体信息显示简单、集中且功能比较分散,对于驾驶者和乘坐者来说功能够用但较为不便捷。近几年,伴随各类电子产品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现代信息电子技术开始融入汽车行业,并应运产生了汽车智能驾驶座舱,对于这类型电子智能座舱,行业内定义较少且不太明确。大范围内对智能座舱的定义是通过借用各种智能化信息方式和手段,来满足驾驶人和驾驶者在车中的各种需求。汽车中智能座舱相比较普通座舱具有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征。能够根据自身的便捷特点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但如今,大部分汽车驾驶座舱依旧延续机械化设计。本文基于智能驾驶需求,浅谈智能座舱升级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四化的开展,汽车已经开始从简单的交通工具逐渐向智能终端转变。智能座舱作为用户和车辆进行交流的界面,逐步成为企业产品智能化的新破局点。而HMI人机交互设计作为座舱智能化发展的基础,在汽车研发过程中占有愈发重要的地位,如何更好的量化人机交互特征性研究也成为了企业的关注重点。本文首先分析智能座舱及HMI人机交互设计在汽车研发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之后对基于驾驶模拟的人机交互评价体系进行介绍,最后通过对HMI交互方式的演化进程进行分析,进而判断未来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信息革命和工业革命为代表的产品信息技术正与传统汽车加速融合。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进入了创新的阶段,助推了汽车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而且随着汽车的改革和发展,汽车不单单是交通工具,还是智能化、网联化的移动终端,更是移动智能的生活空间。本文首先对汽车座舱的发展历史以及智能座舱的概念进行梳理,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政策导向与新技术发展趋势,对汽车座舱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探讨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浪潮中的应对战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文章阐述了汽车智能座舱的发展过程和未来趋势,提出基础软件技术成为智能座舱新的发展驱动力,将为座舱产品形态、交互方式、场景化服务以及商业模式带来极大变革.因此,软件技术及跨域融合能力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因素,也是打造产品差异化、提升用户体...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智能化成为发展趋势,而智能座舱作为现阶段汽车智能化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汽车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配置之一,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敏捷开发、快速迭代成为智能座舱开发的技术主流,面对日趋复杂、庞大的智能座舱软件系统,如何设计有效的测试方法、应用高效的智能座舱交互式功能测试手段适应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策略、保证座舱开发质量将成为智能座舱发展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9.
徐磊 《时代汽车》2023,(9):114-116
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发展,带来智能座舱Cockpit和辅助驾驶ADAS域控制器电子电气架构的变化。高阶座舱域控制器系统对硬件平台芯片及接口资源、软件系统、多模态交互方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高通SA8295车规级芯片主要特性和座舱应用要求,设计出智能座舱系统平台的软硬件架构及其功能,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详细研究分析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汽车之友》2023,(11):16-17
9月22日,在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吉利汽车发布了数字李生座舱系统云化应用技术,是行业首个面向智能汽车座舱体验的专属云应用架构,就像一个数字李生的云端虚拟空间。据了解,吉利云原生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将实现车端和云端算力协同,并基于云计算和4G/5G通讯技术进行实时推流从而突破汽车座舱本地算力瓶颈。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汽车产品内涵和外延的深度变革。汽车已经开始从最初简单的交通工具逐渐向智能终端转变。智能座舱开始作为汽车整个内饰环境向未来延展创新的重要一环,愈发成为当前汽车厂商和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对汽车智能座舱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汽车向着智能化、网联化和多功能化发展的今天,座舱的智能交互、操作方便性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智能座舱正在成为汽车厂商争夺的高点。本文分析了智能座舱的关键技术,以及其正在面临的技术瓶颈,最后预测智能座舱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汽车座舱内的人机交互智能系统一定程度决定了用户的智能体验,对人机交互进行测试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机交互测试评价方法,可以指导人机交互的设计开发,实现人机交互的迭代和优化。汽车座舱内功能日益增加,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的体验,然而功能相同,人机交互不同,给用户带来的驾驶体验却大相径庭。基于典型使用场景,从客观角度,分析不同车型相同场景下车机系统的响应、驾驶员眼部活动和驾驶员手部活动的差异,进一步量化评价参数,形成评价指标,同时根据五感和五觉,设计主观评价表对人机交互进行测评。测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能从客观和主观角度全面评估人机交互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王保东 《时代汽车》2022,(7):167-168
如今汽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智能化的赋能将会为汽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这其中,智能座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文中,主要就对智能座舱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电动汽车越发普及的大环境下,健康驾驶作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维度已经越发受到重视。控制驾驶室内氧气浓度对驾驶员健康有利,特别是对于长途车驾驶员,能有效帮助其驱散困意,保持清醒头脑驾驶车辆,避免车祸的发生。文章介绍了车载制氧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要求,阐述了车载制氧系统在当前汽车智能座舱背景下的功能特点及性能优势,并通过选取合适的制氧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整车搭载制氧设备的优选结构方案。在此方案基础上,文章结合车用实际场景,设计了一种用于实现氧气含量自动调节的控制逻辑策略,使该功能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相较于消费者后期独立加装的制氧机,基于整车方案搭载制氧机的技术优势包括直接的能量输入来源,便捷的人机交互体验和可靠的装配工艺,这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完善的功能体验和全面的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水平提高,汽车座舱逐渐向以人机交互为核心、多屏联动的智能座舱发展。在芯片研发制造、虚拟化技术大力发展下,在一颗性能强大芯片上运行多个车载操作系统,同时驱动多个显示屏的"一芯多屏"智能座舱方案成为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智能网联汽车一直是汽车行业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进程。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功能的直接体验者,用户对汽车的驾乘体验需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以驾驶体验需求为出发点,从安全体验与交互体验两方面梳理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进程,分析驾驶体验中现有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过去十年间,汽车行业逐渐从电子化时代迈入智能网联化时代。在指数级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作为承载人工智能、5G、大数据、芯片等各类前沿技术应用的载体,"智能座舱"赋予了汽车全新的定义,并不断刷新着用户对于人机交互体验的认知。虹软科技作为科创板视觉人工智能第一股,其在智能汽车上的产品和布局一直广受市场的关注。近期,本刊记者采访了虹软科技视觉车载业务副总经理蒿继林,就"智能座舱领域面临怎样的行业发展趋势?"、"虹软能够提供哪些相对应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陆公道 《时代汽车》2023,(24):147-149
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多车企提出智能驾驶座舱概念,抬头显示作为智能座舱系统的一个重要模块,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目前主流的应用方案是风挡式抬头显示,不仅对抬头显示与智能座舱控制模块交互通讯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在安装尺寸链上存在较高精度要求,同时标定检测设备也提出很高要求,这些都是直接影响整车标定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汽车"新四化"时代,座舱正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和用车体验的关键决策要素,尤其随着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到来,智能座舱犹如"第二个家",融合用户习惯与体验,并不断提升舒适度和安全性十分关键。因此,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打造差异化的汽车座舱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抓手。如今,驾乘空间的核心塑造体现在细枝末节处,离不开芯片、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作为一家业界排名前列的汽车芯片供应商,迈来芯(Melexis)特别注重用户体验,始终秉持着"让驾乘人员在汽车座舱中享受现代化起居室般体验"的设计理念,通过芯片的众多创新功能,打造智能座舱。近日,本刊记者与迈来芯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亚太区销售与应用总监陈俊展开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