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欣 《铁道货运》2013,(10):16-19
在阐述武汉北站概况的基础上,针对武汉北站存在的折角车流比重大,分类线运用紧张,驼峰解体车辆溜放不到位,调车机车能力不足,外部通道能力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加快车站改造,优化运输组织,优化车流组织等有效提升武汉北站解编能力,实现枢纽及干线运输高效畅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阜阳北站驼峰解体过程中反面提钩作业的运用分析,设计新型提钧摘管器,解决驼峰反面提钧作业的安全隐患,提升驼峰解体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对侯马北站驼峰溜放车辆技术参数进行采集分析的基础上,以太原北站驼峰车辆溜行作为参照对象,对导致侯马北站驼峰溜放车辆途停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整治建议和措施,对同类型编组站和有驼峰作业的区段站的调车安全和设备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侯治平  黎炜 《铁道货运》2010,28(9):20-23
针对柳州南站在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期内解体能力紧张的状况,对柳州南站驼峰采用双推双溜的可行性、作业方法、能力提高预期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采用驼峰双推双溜作业方式提高解体能力的作业组织办法。  相似文献   

5.
从货物列车到达至推峰解体整个作业流程以及驼峰作业的重要性出发,分析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和解体效率的影响因素。结合编组站驼峰解体的实际过程,提出以加强业务技能为中心、安全规范作业为主题的提高驼峰效率的作业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驼峰溜放运行参数记录分析系统"获得的数据,对比侯马北站和太原北站同型车辆的驼峰车辆溜放曲线,对照驼峰设计标准,分析侯马北站驼峰溜放车辆频繁出现坡停的原因源于驼峰坡度设计不合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编组站作业能力的核心是驼峰解体能力。文中通过分析货物列车到达至推峰解体的实际作业流程,分析总结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和解体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运营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以加强业务技能为中心、安全规范作业为主题的提高驼峰效率的作业措施。  相似文献   

8.
驼峰解体效率关系到编组站运输组织的畅通及各项技术指标的完成,是编组站技术作业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以南京东站为例,归纳了影响编组站驼峰解体效率的三个因素:单位时间内到达列车数、单位时间内出发列车数及取送调车次数。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各因素与驼峰解体车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以此提出了加强编组站驼峰解体作业效率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9.
针对南京东编组站驼峰解体现状,从驼峰作业系统内部组织出发,对影响解体作业的主要作业程序进行分析,从强化组织管理措施、优化调车作业方法、提高人员的协调配合、加强设备的养护维修等方面对提高南京东站驼峰解体效率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对驼峰解体过程中驼峰自动化系统允许手动干预的条件进行了梳理。通过对驼峰解体作业手动干预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驼峰作业中非正常手动干预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解体大组车、隔钩车、"新车"造成手动作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在兼顾运输效率的前提下,降低驼峰解体作业非系统性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1.
分析南宁南站能力现状,针对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紧张、作业交叉干扰较多、驼峰解体能力不足、调车场分类线使用紧张、取送车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实行调度合署办公,站机一体化,加强车流组织,合理运用到发线,提高驼峰解体效率,合理利用分类线,提高取送作业效率等优化措施,并通过新建峰前到达场,增设峰尾牵5线,新建沙井货运中心等扩能改造工程,提高车站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2.
驼峰“咬钩”是驼峰解体作业中车钩提开而车辆未能正常分离的现象,发生“咬钩”现象会增加解体车列占用驼峰的时间,影响驼峰解体效率.本文针对阜阳北站驼峰发生“咬钩”现象增多的情况,在对驼峰“咬钩”专题写实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员、车辆、天气、线路四个方面对阜阳北站驼峰发生“咬钩”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提钩时机掌握不当、推峰速度控制不当、“钩不脱手不离”执行不到位、单人提勾、车钩的热胀冷缩现象、线路变形等都是导致“咬钩”的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双桥站编组场驼峰解体作业安全,针对双桥站编组场驼峰解体作业存在的车组走行不到位、产生大钩车压标、频繁人工干预、减速器控速不准等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提高双桥站编组场驼峰解体作业安全的对策,即从编组场布顶优化调整、编组场峰尾停车器维护方面整改措施,从健全峰尾作业制度、采取有效针对措施、督促工务部门配合调整、定期检修电务设备方面改进管理措施,以提高编组场驼峰解体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4.
阜阳北站为三级四场单项驼峰,2011年日平均解体91列,平均有调为9847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驼峰设备使用频繁。通过分析驼峰安全诸多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衡阳北站驼峰峰高及纵断面改造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超 《铁道货运》2012,30(6):18-22
根据衡阳北站驼峰主要技术设备情况和现场实际调查,在分析驼峰溜放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驼峰峰高及纵断面提出维持峰高改造驼峰纵断面方案和调整峰高改造驼峰纵断面方案。通过对两个方案的溜放速度、制动能力分析,驼峰效率和工程量投资的比较,推荐适合衡阳北站驼峰整治的调整峰高改造纵断面方案。  相似文献   

16.
2008年2月15日12:30,亚洲第二大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下行驼峰自动化换装施工安全顺利完成,标志着该站编组作业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使中原枢纽变得更加畅通快捷。郑州北站地处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会处,主要担负4个方向货物列车和郑州枢纽地区运转列车的到达、解体、编组及出发作业等任务。  相似文献   

17.
根据榆次站现有车流情况,针对太中银铁路开通后还存在一场北咽喉机车转线交叉干扰、二场能力不足、无法实施驼峰双推单溜作业和榆西站北咽喉无机待线等影响榆次站作业效率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理论测算,分析了实施站场改造后可以节省转场等待时间、提高驼峰解体能力、提高二场通过能力和减少榆西站车列等待机车时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商品汽车JSQ6型铁路专用运输车车辆的使用量也随之大幅增加。为解决JSQ6型车辆无法正常通过驼峰进行溜放调车及影响编组站作业效率等问题,在阐述JSQ6车辆溜放作业现状的基础上,以武汉北站为例,通过建立仿真计算模型、优化驼峰线路、组织溜放试验等方法,对上、下行驼峰纵断面线路进行适应性整治,验证了JSQ6型车辆在驼峰线路进行溜放作业的安全性。JSQ6型车辆在优化改造后的驼峰纵断面条件下,提高了在编组站的解编作业效率,同时降低了取送作业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9.
樊忠民 《铁道通信信号》2002,38(2):34-34,41
1踏板计轴的作用 侯马北站半自动化驼峰采用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研制的TW 1型组态式驼峰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驼峰进路及调速自动控制两大功能.  相似文献   

20.
宣宏 《中国铁路》2004,(4):41-42,46
阜阳北站现有通过及改编能力限制了华东二通道的进一步分流.文章通过对阜阳北站运输组织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从车流预测、车流调整、作业组织等方面提出改善对策,从而达到优化运输组织,扩大华东二通道运输能力并实现进一步分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