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汽车在环境温度较低条件下启动时,由于燃油汽化不良、机油粘度增高、启动阻力矩增大,使发动机启动困难。为此,斯太尔汽车安装有进气预热系统,用来改善汽车的冷启动性能。目前,进气预热系统主要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电热式进气预热系统,另一种是火焰式进气预热系统。斯太尔汽车采用的是火焰式进气预热系统,它是利用燃油燃烧产生的热量对进入汽缸内的空气进行预热。  相似文献   

2.
一辆日野ZM440柴油汽车,最近其进气预热系统不起作用,而该系统的指示灯却指示正常。 日野ZM440柴油汽车进气预热系统包括进气预热和供油油路两部分。它主要由电磁阀、预热塞、预热继电器和开关等组成。  相似文献   

3.
工作原理斯太尔汽车低温启动形式为进气歧管火焰预热式,它由安装在进气管上的两个预热塞、燃油电磁阀、预热指示灯、温度传感器、预热控制器等组成。当发动机水温低于23℃时,点火开关旋至工作位置,预热控制器将进气歧管上的预热塞接通。同时标注“START”的预热指示灯点亮,50秒后指示灯闪烁,提示操作人员可以启动,此刻按下启动按钮,控制燃油的电磁阀接通,燃油通过油管进入电热塞.经雾化腔雾化后由发热体点燃.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一辆日野ZM440柴油汽车,最近其进气预热系统不起作用,而该系统的指示灯却指示正常。故障分析:日野ZM440柴油汽车的进气预热系统包括进气预热和供油油路两部分。它主要由电磁阀、预热塞、预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研究进气预热、冷却液预热、电池保温对极寒环境下柴油机启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预热与冷却液预热的耦合能明显改善柴油机极寒环境下的冷启动效果.  相似文献   

6.
进气预热对柴油机起动过程动力性能影响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改善某柴油机的起动特性,自行设计了柴油机进气火焰预热系统。利用基于时间的瞬时数据采集系统,测量了瞬时转速和缸内燃烧压力的变化规律,对不进气预热和进气预热条件下柴油机的起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进气预热系统后,进气温度升高了18.5℃,柴油机起动过程中转速升高率增大,起动时间明显缩短;输出扭矩增大且波动明显减小;各个循环的最大燃烧压力升高且波动减小,燃油的着火滞燃期明显缩短,其着火过程中发生后燃、循环失火的概率明显减小,燃烧过程进行得更加充分,极大地改善了柴油机的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7.
<正>三、进气、排气、燃油系统1.预热(1)预热系统预热系统由以下部件组成(如图15所示):柴油共轨直接喷射系统(CDI)控制模块预热输出级预热塞根据柴油共轨直接喷射系统(CDI)控制模块脉冲宽度调制信号,通过预热输出级促动预热塞。预热输出级直接将诊断数据发送到柴油共轨直接喷射系统(CDI)控制模块。(2)预热输出级预热输出级直接由柴油共轨直接喷射系统(CDI)控制模块发出的脉  相似文献   

8.
参考国外样机,把6G80型汽油机进气歧管的排气预热改为水预热,并换装了日本Nikki双腔分动化油器。经过转鼓台架和使用试验,表明在相同的情况下(同一型式化油器),水预热进气歧管汽油机的功率、扭矩和燃料经济性都比排气预热的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指出上海牌轿车的燃油供给和进气系的不足之处。然后介绍了选用双腔分动的单化油器和改进进气预热和进气歧管后,在汽车的动力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使用油耗约可降低10%。用这种方法对几百辆汽车进行了改装,反映良好。节约能源和控制环境污染是当前科学技术的重点课题。为解决汽车的节能和污染问题,改善汽车发动机的燃烧和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是重要途径。上海牌轿车发动机使用双化油器,给调整带来困难;进气预热机构多数失效,混合气过浓,致使整车的耗油量较大,排放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提高在低温环境下部队的保障能力,"勇士"指挥车安装有进气预热系统,用来改善汽车的冷启动性能。目前,进气预热系统按加热元件的安装位置可分为集中预热式和分缸预热式2种类型:集中预热式的加热元件安装在发动机的进气管;分缸预热式的加热元件安装在发动机各个汽缸内。  相似文献   

11.
基于GD—1电控柴油机控制系统,针对发动机冷起动中的预热格栅装置,制定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对分阶段预热的持续期计算、预热使能条件的判断以及预热指示灯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设计了预热指示灯控制等关键部件的控制逻辑算法。基于V型平台,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先编写了预热控制的策略框图并进行了离线仿真;通过Targetlink自动代码生成工具将Simulink模型生成C代码,并集成到已有的GD—1柴油机电控单元(ECU)中,在硬件在环(HIL)试验台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GD—1电控柴油机控制系统中实现了辅助柴油机冷起动的预热功能。  相似文献   

12.
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中功率特性变差和充放电效率下降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之一。为提升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基于AMESim的1D仿真模型对不同热管理方案下动力电池目标功率的持续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动力电池预加热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但是预加热方案不仅受预加热电量来源、动力电池初始SOC以及环境温度的影响,还会在动力电池初始SOC较高时造成电量浪费;动力电池预加热+行驶加热方案不仅能提升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还可以避免动力电池在初始SOC较高时进行预加热造成电量浪费。通过不同热管理方案下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的研究,对电动汽车低温行车过程中热管理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车用加热器降低汽油机冷起动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液体燃油加热器对车用电喷汽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预热,进行了机动车低温冷起动过程的排放试验研究。台架试验证明:加热器可大幅度降低发动机低温冷起动阶段的排放。经燃油加热器预热后,按欧Ⅲ标准,前两个15工况循环下的累积排放量在不经催化转化器时,HC降低了31.4%,CO下降2.8%,NOx下降59.5%。燃油加热器自身的累积排放量HC为原机的3.1%,CO为4.6%,而NOx仅为原机的1.8%。试验中还对同时利用燃油加热器排温预热起燃催化转化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李明诚 《汽车电器》2012,(12):50-52,54
详细介绍柴油发动机冷起动预热装置的作用、结构、原理和分类,着重分析预热时间的控制原理,最后提出合理维护起动预热装置的几项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吴奇隆 《隧道建设》2020,40(8):1154-1159
为解决大直径刀盘拼装焊接后残余应力大、产生延迟裂纹的问题,提出通过控制预热温度提高堆焊质量的方案。试验采用自保护药芯焊丝对盾构刀盘使用的Q345R材料进行堆焊,分别研究预热温度为50、100、150、200 ℃时堆焊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 经过100 ℃预热后,残余应力最小,冲击韧性最好,显微硬度梯度变化幅度最小,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将试验得出的结论用于指导刀盘堆焊时预热温度的选取,证明通过选取合适的预热温度,刀盘焊接后UT探伤结果一次合格率达到100%,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进气预热对电控柴油机起动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装备BOSCH公司生产的VP37电控分配泵管理系统的CA498Z型电控柴油机为对象,试验研究了进气预热对电控柴油机起动性能的影响。得出了进气预热在电控柴油机起动过程中对转速、起动时间、HC排放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对独立式车用加热器用于车内取暖、挡风玻璃除霜、发动机低温冷起动预热,以及预热发动机的同时减轻摩擦副磨损、降低发动机油耗和排放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稳态回转试验中车辆的预热状态对试验结果一致性的影响,总结出在不同预热条件下,胎压、胎温对轮胎侧偏刚度的影响,更进一步地证实了轮胎胎压和胎温稳定性对车辆稳态回转试验结果的影响,完善如稳态回转类试验的测试方法,为改善该试验结果一致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Bosch第2代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为基础,建立了高压共轨试验测控系统.研究了进气温度和冷却液温度对高压共轨柴油机起动时间和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起动油量和不同主喷油提前角条件下,进气预热有利于缩短起动时间、降低排放;在起动时间一冷却液温度曲线和HC排放-冷却液温度曲线上均存在最佳冷却液温度点,该点的起动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