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健 《珠江水运》2014,(17):90-91
通过对化林隧道的地质环境和地质构成成分进行分析,根据化林隧道黄土梁处的具体情况,对化林黄土隧道的主体工程、洞口和动身的施工进行方案设计介绍,提出加强化林黄土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保证化林黄土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韩海军 《中国水运》2014,(5):327-328
自然因素、地质情况、勘察设计因素和施工等因素可能导致隧道塌方,如果施工时支护措施不到位,或者采用参数不当,有可能导致塌方的发生。对于双向六车道大跨度连拱隧道,在洞口浅埋段极易发生塌方。文中针对洞口浅埋段可能发生的塌方对二衬结构的安全性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洞口段发生塌方时,隧道二次衬砌的安全储备较低,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根据小干隧道进洞口地质情况,为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施工万无一失,我们采用管棚法施工,工程顺利结束,并且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韩海军 《中国水运》2014,(7):186-187
隧道施工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它涉及到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生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自然环境和工程地质等多种因素,隧道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生在施工期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地下水流失、洞口水土流失与植被破坏、隧道弃渣。文中针对隧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洞口水土流失、地下水流失以及隧道弃渣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隧道施工的环境保护具有参考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别山区高速公路某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分析与评价,阐述了该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了隧道洞口边坡及洞身围岩的稳定性,分析了影响隧道施工的因素,提出了隧道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地质情况,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做好特殊地质段的施工。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北岭山隧道施工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特殊地质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措施,保证了施工的顺利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偏压和浅埋及软弱围岩并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隧道施工中遇到进、出洞困难、较易发生大坍塌、冒顶等问题,根据隧道所处的地质情况及围岩特性,通过采用合理的洞口加固及进、出洞方案、严格超前地质预报、控制超前支护、优化围岩开挖方案、运用"人造拱"施工方法、加强初期支护、谨慎施工断层破碎带,勤于围岩量测等综合施工技术,解决了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坍塌、冒顶等风险,以期为今后同类浅埋、偏压、软岩及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隧道洞口进洞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本文依托灯心塘隧道洞口滑坡处理成功经验,对洞口软弱围岩滑坡加固、端墙明洞及洞内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等进洞工艺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固山体+控变形"洞内外相结合的施工技术措施,监测数据表明:采用该工艺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在围岩较差的大断面黄土隧道采用挑顶施工极易发生变形或坍塌,存在在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等难点,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控制。基于此,结合刘家塬黄土隧道工程实例,提出导洞斜交进洞后渐变扩挖的施工方法,并对其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旨在为隧道施工创设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胡荣光 《中国水运》2014,(11):278-279
隧道工程在公路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对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施工进度有比较大的影响,尤其对于一些跨度大、围岩软弱的隧道洞口来说,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会直接对工程的质量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文中对公路隧道洞口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所在的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受施工地质环境、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为了保证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需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支护措施。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重点对超长隧道掘进施工时大管棚超前支护在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公路隧道施工中复杂地质条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工期延长或者施工成本增加等。因此需采取相关措施解决复杂地质下公路隧道施工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复杂地质下公路隧道施工问题,而后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湖北鸦来公路沙子垭隧道在不同施工方法下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的力学问题,运用有限元的方法对双侧壁导洞开挖法和台阶开挖法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建立了在不同施工工序下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并对这2种施工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采用台阶法开挖的方案较优。  相似文献   

14.
何传锋 《中国水运》2009,(10):211-212
鄂陕界隧道全长5.6km,洞口段围岩为强风化硅质、砂质板岩夹薄层灰岩,岩体极破碎、顺层裂隙发育、稳定性差,开挖时易产生坍塌、掉块,设计在洞口段采用37根长35mф108mm管棚进行超前注浆支护。同时隧道左右线拱顶以上7~8m处有一村村通道路,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设计在洞顶以上1m开挖线洞口两侧5m范围内设2排直径108㎜的超前管棚注浆支护。两处设计管棚注浆支护后达到了设计效果,对开挖进洞和道路沉降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的快速的发展,丘陵地区的隧道工程日益增多,岩质隧道一般采用爆破开挖,合理的爆破参数尤为重要。本文以马鞍山1号隧道工程为背景,针对马鞍山1隧道溶蚀现象严重,岩溶较发育的不良地质条件进行了爆破设计,其中I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V级围岩采用三台法开挖。详细叙述了爆破施工技术措施。通过合理的开挖工法及爆破参数,有效的控制爆破振动对隧道围岩、衬砌结构以及周边复杂环境的影响,实现了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的安全掘进,保证了隧道工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跨越式发展和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尤其近年来隧道工程所占比例也相应增加,特别是大断面隧道成为现今高速公路建设的主流。由于隧道工程的隐蔽性以及施工地址条件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特殊地质段的隧道施工,需采取适应的开挖方法,方能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质量可靠及工期可控。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隧道施工采用的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工艺进行介绍,然后对两种方法的造价进行分析,以期为大跨径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着重介绍八仙岩隧道施工小净距、浅埋段、洞口偏压段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为日益发展的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隧道洞口减光措施直接影响驾驶员的舒适度和行车安全,是隧道建设中的重难点。通过对港珠澳大桥减光建筑设计施工的综述,系统介绍大桥减光建筑所具备的功能要求,简要叙述了减光建筑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可供后续外海隧道洞口减光措施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一系列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的建设,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在预防预测隧道施工灾害问题,保障施工安全,提高隧道施工水平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隧道施工超前预报技术的发展现状,在对几种常用的技术方法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今后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应不断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和提高相关软件的分析处理水平,综合运用多种波场,构建地质体、岩体的三维成像模型,建立不良地质体和岩体的识别指标。  相似文献   

20.
结合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基础整平工程,采用了多种计算方法分析整平船桩腿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插桩和拔桩,得出了自升式抛石整平船桩腿在工作状态下的入土停止层,以及在整平船插腿施工中的抗压极限承载力和桩腿抗拔极限荷载,同时提出在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预控措施,并通过工程施工实践验证,证明该分析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