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上隍互通是镇江市两条快速路、一条交通性主干路和镇江扬州两市城际型快速通道相交的关键互通节点。针对该立交节点,存在多路交叉、慢行交通组织和跨铁路及其货场等诸多限制条件。基于相交道路的功能定位和交通需求,提出了两个互通比选方案。研究探索了复杂控制条件下,多路立交分解组合再优化的设计思路,提出首先将五路交叉分解成三个常规立交,分别进行全互通设计;然后叠加组合各象限匝道;最后再根据限制条件、组合互通降维、次要交通限制等因素,优化转换匝道的数量和规模。研究对多路立交节点的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近年来互通立交的设计经验,阐述了十字交叉枢纽立交的方案设计方法,并结合广西区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与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交叉的官成枢纽互通立交设计实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方案比选及各方案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3.
城市互通立交方案除考虑交通流量,线形指标等,往往受道路交叉区域的用地条件、相关规划、建筑物拆迁,以及地下工程等条件的限制,故其设计较公路互通立交相对复杂.该文以郎溪路互通立交设计为例,分析影响城市互通立交方案布设的各种因素,从中总结出城市互通立交设计特点和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双湖立交是六路交叉的互通立交,就该立交方案研究阶段的交通功能分析、设计思路、立交功能和形式作简单介绍和比较,探索复杂因素控制条件下六路互通立交的设计思路和选型问题。  相似文献   

5.
重庆忠县玉溪立交方案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重庆忠县玉溪互通式立交是五路交叉的互通立交,阐述该立交在方案研究过程中的选型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0,(8)
通过德州~上饶高速公路赣皖界~婺源段新建工程终点婺源枢纽互通立交的改造设计方案研究,分析既有互通立交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枢纽互通立交节点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的主要因素,论述了3大类型6个方案的研究比选过程,提供一套枢纽互通立交改造设计比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太原市北中环-涧河路立交的工程背景及概况,阐述了该立交工程的功能定位及建设必要性。北中环-涧河路互通立交为太原市快速路网中的重要节点,对其交通流量进行分析预测。从该立交设计控制因素、道路平纵横设计、重要节点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立交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8.
金湾路-华山路立交是扬州市金湾路建设工程的重要节点工程,该立交跨越高水河航道、邵仙河及多条地面道路,与规划快速路华山路实现互通。该立交桥梁结构形式包含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钢-混凝土组合梁及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详细介绍了金湾路-华山路立交桥梁设计思路、总体方案比选及桥梁结构设计,可为跨航道的高等级道路立交桥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无锡市江海西路是规划中心城区与西部新城衔接的重要客运快速通道。在城郊惠山区段,江海西路沿线与S342省道、锡宜高速公路无锡西互通、钱威路三条间距较近的横向干道相交。在江海西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设计中,该区段客货交通组织较为复杂,江海西路作为客运快速路与货运占较大比例的横向干道形成三处互通立交转换节点。基于不同的货运交通组织方式,设计了两个总体方案与对应的立交节点方案进行优缺点比较。方案一考虑主线服务于客运,货车在各节点处通过地面道路或路网绕行;方案二考虑在该区段增设集散车道兼顾客、货运进行节点交通转换。通过对这种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客运快速路与货运干道交叉节点的方案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太榆路龙城大街立交是太原市建设路—太榆路快速化改造的重要节点之一。介绍了立交的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分析了立交现状及改建难点,提出了改建设想及改建方案,并对改建后立交进行了远期交通评价,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互通立交选型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个立交的功能和投资,也关系到远期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发挥,它是一个多指标综合决策的结果。三津立交桥为南宁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相交的枢纽型互通立交,本文在立交功能定位分析和交通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和限制要素,阐述了该立交设计选型设计思路,通过对三种立交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立交方案。通过本工程的实例,可以为城市立交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增加和发展规划的调整,已建城市立交拥堵状况日益严重,立交的改造和完善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文中针对南京长江大桥南岸建宁路立交节点,通过对交通运行状况的分析提出改造方案,并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改造方案进行评价,为立交改造方案比选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路网快速化工程中,如何改造与利用现状立交是工程的主要难点之一。以宁波东环北延快速路项目中的钟包立交为例,通过全面分析现状建设条件、交通功能、实施难度、社会影响等因素,结合路网规划,对立交改造方案进行研究。共提出4种改造方案,分析论证表明,快速路系统枢纽型互通立交结合地面系统平交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4.
北宫路上跨莲石路立交是北京市西部城乡结合部实现丰台长辛店地区、门头沟新城与中心城区互通互联重要节点。对工程所在地区现状路网进行分析,并对新建立交进行交通量预测。介绍了立交方案的设计及比选。在充分的方案比选研究论证基础上,因地制宜,节约用地,结合地区综合发展规划,工程实施近、远期结合,预留发展空间,节约了工程投资,体现了"绿色生态、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借鉴近年来对互通立交改造设计的工程经验,特别是T型枢纽改十字型枢纽工程,依据了"完善功能、合理利用、保通设计"原则,结合乐理互通立交改扩建方案实例,进行方案比选及特点分析,总结了T型枢纽改十字型枢纽的改造要点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介绍兰州市南山路东岗立交桥方案线形设计,结合立交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周边的交通服务等要素,介绍了全互通立体交叉的选型设计,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互通优化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序关系-云模型综合评价模型,先分析互通立交的影响因素和相关规范,提出互通立交评价指标和分级体系,然后结合序关系法确定指标权重,构造云模型正向发生器确定各二级指标的确定度向量,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其评价等级;以长沙市云栖路沿线区域互通为例开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解决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可为互通优化方案对比、互通改造措施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规划定位和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扬州金湾路-华山路立交项目背景、地理位置的解读,论证立交节点的功能定位、线位选型及方案比选,并结合交通量预测结果,对该枢纽立交的近远期方案进行设计研究。该工程的实施,对于提升扬州市域路网快速疏散能力、形成未来城市快速路网格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机动车数量迅猛增加,交通需求增加速度远远超出交通设施建设速度。城市立交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但随着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大,已建立交已不能满足出行的需要,大量的城市立交需要改造和完善。文中选取南京长江大桥北岸浦珠路立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交通拥堵状况的分析,提出立交改造方案,并运用VISSIM仿真对其改造方案进行评价,为以后立交改造方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不断加密,高速公路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多,大型的"十字"枢纽和"双T"枢纽互通立交也越来越多,制约互通立交设计的因素多种多样,功能和造价都决定了互通立交方案的选择,以工程实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