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今时代,文化产业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其本身性质的若干重要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将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能否健康顺利地发展。本文从文化产业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其复杂性的追根溯源,非线性的发展方式,以及对文化产业的后现代性提出可持续性与整体性的思维,探讨了文化产业自身具有的复杂性。对文化产业自身性质的研究,或许会更加认清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论科技创新主导的文化产业演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化产业演化的历史轨迹表明文化产业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建立在科技创新基础上的。基于历史分析可以推导出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演化发展内含规律性,即文化产业演化周期随着科技创新周期的缩短而逐渐缩短,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协同循环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受到科技创新双重效应的影响。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科技创新将引导文化产业走向数字化,国家相关部门和文化企业应主动研究并掌握文化产业发展演化的内在规律,抓住机遇、顺应历史潮流,推动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是一个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构建具有路标导向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是在中国文化产业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来的。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正面临着依靠什么来发展、依靠谁来发展和究竟发展什么样的文化产业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CCIDI)建立的"2+3+5"分析模型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概念性理论框架。构建具有路标导向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应当包括物本发展指标(GDP)、人本发展指标(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制度发展指标(文明进步)。文章提出了文化产业理性发展的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对于历史和地理具有解构与建构的功能.时间上的历史主义态度和空间上的文化认同价值,构成了文化产业发展与历史地理学最主要的正义关系.重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历史地理学关系,应当建立和实现文化产业正义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其他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正义这样一种新的文化产业战略理论和战略观,从而使得"文化产业正义"转变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地理学正义",用文化产业的历史地理学正义观,建构中国新文化产业正义观和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观.  相似文献   

5.
论技术长波理论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济长波最先由康德拉季耶夫明确系统地提出,之后熊彼特提出了技术创新长波理论,冯.丹因在熊彼特技术创新长波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生命周期"理论,并以此构建了自己的长波理论。通过回顾文化产业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看出文化产业也存在一定的长波周期。熊彼特等人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解释这一周期规律,文化产业发展的周期波动受经济长波的影响,本质上是由科技革命带来的一系列技术发明、创新推动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文化体制变革与文化产业增长反映的是在特定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制度变迁与文化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传统文化体制之所以阻隔了文化产业的成长,是因为过度依赖行政权力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从而遏制了文化市场的产生。三十多年来的文化制度变迁是沿着有限放松管制和体制内优先的路径展开的,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下文化产业增长遇到了许多制约因素,主要制约因素还是来自制度方面;在技术创新增长路径和制度变革增长路径的选择上,最终必须依靠制度创新才能驱动文化产业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科技成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生命周期,体现为基础性创新长波统摄下的改进性创新短波,以各种形态交替呈现.基于这样的演进规律,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为明天发展而立足于贴近生活的基础性产业,又要为今天的建设而追逐时尚的更替性产业,在充分发挥创意主体的创造性同时,克制以各种形态交替呈现的改进性创新产业.在社会转型时期,创建一种既与快速更替和变化发展相应又贴近生命的最基本需求的文化,鼓励共同创造与知识分享.  相似文献   

8.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蓝皮书。最近几年 ,我院学者陆续编撰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一批皮书 ,于每年年底或翌年年初出版发行 ,已形成系列 ,形成品牌 ,在社会上很有影响。但是正如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一样 ,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的蓝皮书直到今年才得以问世。“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在党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中正式提出的 ,这表明我们党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理解。由于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新兴产业 ,在我国更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 ,一方面很有必要编写这…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了新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劣势之后,认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为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是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支点,将民俗文化资源产业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并给出了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阿多诺对美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美学现代主义的代表。阿多诺对文化产业商品化倾向、文化产业技术和文化产业导致主体性沦丧进行了批判;倡导艺术的否定性,艺术应扬弃和谐外观,对现实事物远离和彻底否定。认为艺术应否定和批判异化的社会,从而拯救社会,拯救人性。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文化承载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功能。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决定了高职教育文化必须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互动融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注重继承传统,重视与行业企业互动融合,对如何建设有特色的高职教育文化做了积极而有成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铁路高职院校是培养铁路行业接班人的摇篮,是造就我国铁路大军的高级训练场。因此,铁路职业院校只有将铁路行业文化深深植根于校园文化的血脉之中,通过校园环境的塑造、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等途径,使学生具备铁路行业所需要的文化气质、精神品质、思想意识和专业技能,才能实现学校发展和铁路行业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以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为背景,深入分析丝绸之路的文化资源优势,阐述发掘丝绸之路文化优势举措,详细论述丝路文化对动漫艺术创作及动漫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推动作用,在整编文化资源、彰显文化特色、发挥技术实力以提高动漫艺术创作的同时,通过积极挖掘民族文化元素,提高衍生产品的开发能力,并打造"大动漫"文化传播平台,促进动漫创意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与行业文化相对接,交通行业核心价值理念是文化对接的恰当接合点。基于交通行业价值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各层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校园主体活动中全方位展开,要求在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过程中,突显和谐发展、开放包容、利他奉献、严谨求实、自我完善等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对交通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交通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各个行业的关注和重视。建设新时期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交通文化,必须研究和把握好交通文化的特征及功能、交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积极探索交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