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客运专线运营调度仿真实验室"获铁道部批准开工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明 《中国铁道科学》2007,28(6):11-11,18
2007年6月29日铁道部下发《关于铁道科学研究院客运专线运营调度仿真实验室建设的批复》文件,批准在铁道科学研究院建设“客运专线运营调度仿真实验室”,开展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和试验工作。该工程总投资2 743万元,预计年内建成。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铁路正在进行大规模客运专线建设。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是客运专线运输生产的关键与核心系统,是确保客运专线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装备。“客运专线运营调度仿真实验室”建成后,将成为最先进、标准、开放的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科研开发基地,…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期间,中国铁路进入了全面高速发展时期。以青藏铁路、高速铁路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科技含量建设项目相继投入建设和运营,安全、稳定、高速的运输效能充分展示了我国铁路的综合技术实力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在此期间,一院承担了青藏铁路的勘察设计和科研攻关,同时承担了郑西客运专线、哈大客运专线、西宝客运专线、宝兰客运专线等高速铁路的勘察设计和科研攻关。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分析铁路行包运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客运专线的3种可行的行包服务模式。通过深入分析其各自优缺点,整合出客运专线行包运输的服务模式,最后对行包运输中的大件行包运输方式及其市场运营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临近客运专线铁路施工的建设项目易受意外事故的影响,影响客运专线运营安全,具有风险大,风险不确定的特点。本文研究了临近客运专线铁路施工的建设项目风险的特点及影响,探讨临近客运专线铁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问题。研究结论:临近客运专线施工必须把确保客运专线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必须坚持运输、施工兼顾的原则,确保运输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
ATO系统在城际客运专线列控系统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城际客运专线的运营需求,提出了其信号系统在既有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基础上扩展ATO功能的方案。简要说明了该CTCS-2级+ATO列控系统结构及ATO工作原理,主要分析研究了ATO系统在城际客运专线列控系统的功能实现。该方案的实施,有利于实现运输调度指挥和控制智能化、自动化,在保障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运输组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分析铁路行包运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客运专线的3种可行的行包服务模式。通过深入分析其各自优缺点,整合出客运专线行包运输的服务模式,最后对行包运输中的大件行包运输方式及其市场运营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武广客运专线客流预测为研究对象,根据客运专线运营特点及其对通道旅客运输的影响,对传统四阶段预测法进行改进,用灰色模型代替原来的重力模型,将运量分为直接运量和诱增运量分别进行预测,使得预测结果更接近客运专线目标年限的实际客运量。预测结果对武广客运专线的运营和进一步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客运专线旅客票价制定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修华 《铁道勘察》2008,34(2):91-93
客运专线具有社会公益性和企业经营性,在客运专线旅客票价制定上有价值导向、成本导向和竞争导向定价理论,但各种理论都很难反映客运专线的社会属性和企业属性.提出一种综合定价理论,考虑客运专线旅客运输的价值、运营成本和各种交通方式的竞争等多种因素,经综合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9.
全面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铁路技术创新在青藏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技术、既有线提速技术、机车车辆装备技术、重载运输技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客站设计施工技术、通信信号和信息化技术、安全装备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系统论述中国特色铁路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内涵,深刻阐述新形势下做好铁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十一五”铁路技术创新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对系统掌握客运专线建设和运营管理技术、提升机车车辆装备技术、完善铁路重载运输技术体系、加快铁路信息化建设、推进设备安全检查维修技术现代化、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加强铁路基础理论研究、完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等技术创新重点任务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10.
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开工建设的客运专线,科学、合理、严密地编制客运专线引入枢纽改造的施工过渡方案,对于施工过程各专业均衡推进,施工时间一点多用,施工组织计划严格兑现,保证客运专线引入施工和既有线安全运输两不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重点阐述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引入太原枢纽的重要改造项目太原东站改造工程,施工过渡方案的编制及根据既有线运营实际而采取的优化措施,以此与广大铁路建设者共同探讨客运专线引入枢纽建设过程中,如何解决施工专业多、过渡工作量大、封锁要点工期紧和减少对运输干扰难度大等关键问题,不断提高客运专线引入枢纽改造工程的施工能力和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11.
11月12—14日,第十二届粤、京、港、沪四地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在上海举行。来自粤京港沪铁道学会的成员单位在会上就高速列车关键技术、重载铁路运输效益、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铁路客运专线运营组织模式选择、客运专线检修养护业务流程、客运专线运输组织关键技术等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2.
铁路客运专线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满足了大经济区、大城市的增量运输的需要,然而随着客运专线的相继运营,客运专线的线路维修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客运专线的特点,从线路维修原则、封锁天窗的安排、大型养路机械的配置、大型机械的参数要求以及各单位相互配合等方面均有许多值得我们进行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蒋琦 《中国铁路》2012,(4):48-50,72
为有效利用客运专线通过能力、挖掘客运专线运输潜力,采用直接计算法计算客运专线通过能力更贴近实际运营情况.直接计算法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动态性强、适应能力广的特点,能够结合列车运行图研究各种行车模式下不同的通过能力适应情况.采用宝(鸡)兰(州)客运专线实例验证直接计算法的适用性及合理性,为客运专线开行多种速度的旅客列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为例,对铁路客运专线运营初期运量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它的运营绩效进行了评价,目的在于对铁路客运专线运营初期的运量结构和水平有所认识,并促使运营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客运专线运输的组织、协调和市场营销工作.研究结论:结果显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运营初期运量结构具有岳阳以北各区段诱增运量大于转移运量,岳阳以南各区段转移运量大于诱增运量的特点.虽然不同区段客座上座率在36.37% ~ 80.01%之间,但承担的铁路地方运量、设计能力利用有效性都不高.指出,高速铁路是公共资源,在运营初期旅客上座率和能力利用有效率还很低的情况下,政府应将高铁客运看作公益事业给予适当补贴,促使高铁运营部门降低票价,最大限度释放高铁客运能力,发挥其作用,使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得起高铁快捷的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15.
京津客运专线是我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首条城际客运专线,为保证京津客运专线良好的运营。京津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介绍了京津客运专线的技术准备,并根据京津间预测的客流量,设计了京津城际列车运行组织方案,特别是对京津客运专线与城市交通的衔接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对有效配置京津客运专线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与列车票价率对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和客运专线运营效益的影响,将用户平衡理论用于不同铁路旅客运输产品之间的客流分配问题,以铁路企业运营效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的求解算法,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大规模高标准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京津、郑西、武广、沪宁、沪杭等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对客运专线建设、运营的认识也不断加深,每年发布许多与客运专线相关的文件.文章通过西成客运专线4个阶段勘察设计,从规范变化、地方因素、工程地质等方面阐述其对线路局部方案的影响及所作的相应调整,从而对铁路的...  相似文献   

18.
客运专线路基作为轨道的基础需具有较高要求.随着线路运营,软土路基病害逐步出现,给运输安全带来较大威胁.通过实例分析软土路基病害情况和成因,介绍该段路基的整治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效果,对其他客运专线同类软土路基病害整治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客运专线技术是多门类、多专业合成的高新技术,涉及基础设施、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动车组、运营调度、旅客(客运)服务、运营维护、运营管理信息化,以及后期培训等子系统,客运专线必须作为统一完整的整体,统筹策划、全面协调、系统集成,使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匹配、技术接口完整、技术装备合理,确保实现系统集成的目标.而接口体系管理作为系...  相似文献   

20.
李宵寅 《铁道运营技术》2010,16(2):25-27,30
针对过渡时期的客运专线接管运营工作,提出了总体的思路,以及接管准备、静态验收、联调联试及试运行和开通运营准备等具体措施,并讨论了客运专线运营的管理模式,以为客运专线接管运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