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为减少因二次建设造成的对环境、交通、景观等的影响,降低后期轨道交通建设的难度、风险及投资,应该对局部轨道交通车站及区间工程,结合新城、交通枢纽等的建设提前预留.但由于城市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不确定性,全线的技术方案尚未深入研究,对局部工程进行预留存在一定的风险.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轨道交通预留工程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留工程的设计理念与原则,设计内容及设计思路,以及相关专业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南通市道路工程建设预留轨道交通节点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城市高架路和立交桥建设时有效预留轨道交通节点方案,为今后建设轨道交通设施预留建设条件。以南通市工农路改建工程为例,给出了轨道交通与高架路或立交垂直、共线,轨道交通为区间与车站等多种情况下的工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建设中需要的建筑拆迁、管线迁改及交通疏解等与城市既有景观设施的矛盾日益突出,降低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既有景观建筑及市政设施的影响成为项目建设中的重点,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文灶站为例,对车站建筑方案的设计思路、车站形式的选择如何结合道路、管线及周边建筑环境等要素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轨道交通和综合管廊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城市综合品质及可持续发展,避免城市道路反复开挖、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从工程经济性、实施安全性、后期使用便利性的角度出发,研究轨道交通工程如何与城市综合管廊结合设计,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保障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智慧化和绿色发展水平。研究结论:(1)分析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建设特点及道路地下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得出结合设计研究的意义;(2)西安幸福林带综合改造工程,从规划布局、道路改造优化、建设综合管廊、预留地铁路径和地下开发空间一体化方面进行研究,解决了地铁过街和地下管线的突出问题,提升了城市地面景观;(3)介绍管线入廊原则,规范了综合管廊建设技术标准;(4)总结出地铁车站与综合管廊结合设计的多种布局模式,对增强地下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星港街隧道配套(轨道交通)预留工程东方之门站为工程背景,对拟建场地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分析。对轨道交通1号线车站及区间进行专项保护,结合基坑其他配套预留项目的位置、结构形式及围护形式等,对基坑进行分区设计,采取适宜的支撑体系和结构围护形式。以基坑的安全等级为依据,对基坑变形、稳定性等进行分析,基坑的抗滑移、抗倾覆,基底土体的抗隆起等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基坑形式安全合理,可为相似车站配套预留工程的基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轨道交通建设对市政管线的影响,就不同管线的特点提出改迁的技术措施。结合深圳市地铁一、二期建设经验,阐述管线改迁设计原则及针对性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形势下,从集约化利用地下空间的角度出发,探索如何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剩余空间,铺设市政管线。研究了3种不同形式的区间隧道(双圆隧道、单圆隧道、矩形隧道)内铺设管线的方式,并分析了外来管线对隧道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与市政管网共同使用浅层地下空间,需要相互避让。管线改迁成为影响轨道交通建设工期、造价、风险等的关键因素。而且北方城市因为供热管网及排水管网管径大等原因,管线改迁更加复杂。本文结合地铁工程实践,对北方城市管线改迁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管线改迁的基本原则,指出了管线改迁的基本方法有永久改迁、临时截断、临时改迁、原位保护。根据管线特性给出了各类管线改迁的适用方法,重点阐述了管线覆土厚度不够、管线之间安全距离不够、改迁后影响附属基坑施工、原位保护管线影响围护桩施工等常见难题的解决措施,以及地铁建设中管线改迁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高架区间对现状地块的影响,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工程需采用地下形式.既有2号线并没有为东延伸地下接轨预留条件,所以作为延伸工程,接轨点方案便成为本工程的技术难点之一.通过对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工程接轨点线路方案的分析研究,从既有地下龙阳路站接出接轨点方案改造工程量太大,从既有龙阳路站至张江高科站区间出岔接出的接轨点...  相似文献   

10.
市政桥梁在设计阶段有需要预留轨道交通通道的情况出现,由于轨道交通建设相对滞后,轨道交通前期研究工作不充分,桥梁结构与预留轨道交通通道的关系较难处理。为保证后期轨道交通建设的可实施性,根据不同的预留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以两个在道路中央预留轨道交通通道的桥梁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公轨共建和分建两种模式,分别给出设计案例和技术对策,可满足后期轨道建设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结合苏州轨道交通1、2号线,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市政管线等其它工程穿越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隧道时,新建隧道和市政管线在不同外径和竖向净距的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位移场及应力场的变化规律。根据既有线隧道最大拉应力同抗拉强度设计值的关系,得到上跨下穿施工竖向净距控制标准,为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的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富水地区的地铁车站人民路站为例,介绍一种在不迁改横跨基坑的重要市政管线前提下施做围护结构的新方法地下连续墙逆做法,即先施工管线影响范围以外的正常段连续墙并预留接驳,然后对市政管线进行悬吊保护,在围护未形成封闭的条件下进行基坑开挖,并针对管线影响范围内的连续墙采用边开挖边喷锚的施做方式,使得围护结构逐渐形成封闭,完成基坑的土方开挖与支护工程,保证地铁车站的施工工期。本工程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沈阳地铁1号线施工中,被评估为七大风险源之一的南青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其渡线段及停车线大跨度断面下穿污水管及市政管线。为保证工程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针对下穿污水管及排水管线部分采取地表注浆、洞内大管棚+小导管超前注浆及小导管径向注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大跨度断面隧道、周边建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佛山轨道交通线路及行车运营组织拆解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二期工程的设计为背景,就其拆解工程的特点以及设计中有待解决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远期轨道交通线路拆解需求,从线路及运营组织等角度进行拆解方案研究,并提出土建及轨道等专业的拆解预留方案,为轨道交通拆解工程预留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降低轨道交通前期工程造价以及发挥规划作用的角度,阐明了轨道交通沿线特别是车站预留部分土地的必要性.讨论了车站预留土地开发规模的确定因素,分析了轨道交通的受益对象.指出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不合理性,从而总结出由轨道交通企业自行组织地块开发、轨道交通企业和开发商合作开发、开发商承担设施建设等三种"轨道+预留土地"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16.
预留预埋技术在国外建筑幕墙、高速铁路隧道、火车站、核电厂、市政隧道与电力隧道内广泛应用。以预留预埋技术在深圳市地铁9号线、6号线工程中的应用实例为基础,探索地铁区间隧道预埋滑槽技术,分析并解决该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用的问题,总结相关经验,为后续各类预留预埋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对近邻建筑物的影响已成为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设计规划,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国际客运中心站—隆昌路区间,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下穿各类建筑物(包括多座受保护建筑物)、市政管道、高架桥等建(构)筑物,对隧道盾构施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针对隧道区间途经的关键节点,提出了该部分工程盾构施工的优化设计方案,以减少沉降对地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沿线建筑物密集、交通繁忙、地下管线纵横,其区间隧道基本通过圆砾、卵石、砂砾层。施工方法的选择对于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造价至关重要,在对国内盾构施工进行调研基础上,结合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水文地质情况,选用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六标段区间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19.
地铁与市政管线共同使用城市地下空间。结合地铁工程实践,介绍了管线改迁的特点及其与地铁建设互动的途径和方法,为地铁建设与现状市政管线的矛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要点,供新建地铁前期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监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2标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在盾构推进过程中对地表变形、地下管线沉降、建筑物沉降等方面进行了施工全过程跟踪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判断施工进展情况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施工工艺和修改施工参数.研究成果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