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由于它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改善长期工作性能、提高变形能力和耐久性,目前已经在国内的军事、交通、房建、机场、水利等工程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桥梁工程中主要用于梁体铺装层等部位,在桥梁主体结构中使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案例并不多见。文章结合田家窑2号大桥工程,从聚丙烯纤维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拌合工艺、抗裂性能、高空泵送和水化热监控与分析进行了全面的理论研究和试验测试,确保了C55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铁路桥梁结构中的首次运用质量,形成了一套成熟可靠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主要特性进行介绍,结合桥梁工程的特点探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应用前景,并通过实际的混凝土收缩率测定试验工作重点说明聚丙烯纤维对提高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防渗问题,研究了单掺聚丙烯纤维、抗渗剂、膨胀剂及复掺聚丙烯纤维与抗渗剂或膨胀剂对锚碇C30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抗裂与抗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聚丙烯纤维显著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早期塑性收缩开裂性能,掺加膨胀剂和聚丙烯纤维均有利于降低其干燥收缩,并提高其抗氯离子和抗压力水渗透性;复合掺加膨胀剂与聚丙烯纤维抑制干燥收缩和改善抗渗性的效果优于复掺抗渗剂与聚丙烯纤维。采用聚丙烯纤维与膨胀剂的复合改性技术是提高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抗裂防渗性能的理想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制高性能地铁管片,对两组不同长度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一组聚丙烯纤维水泥混凝土及一组普通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掺入混凝土中后,对抗拉和抗折强度影响不大;显著地提高了水泥混凝土的抗冲击、韧性、抗冻性能,水泥混凝土的干缩性能提高不显著,掺入体积率0.1%玄武岩纤维后混凝土疲劳寿命增加了3倍,冲击韧性增加了3倍,玄武岩纤维强化了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强度;玄武岩纤维的增强性能比聚丙烯纤维高,由于纤维分布形态不同长型(30 mm)玄武岩纤维的增强性能不及短型(18 mm)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的加强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尚需实际工程中应用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探讨CF5 5特种钢纤维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及施工工艺 ,研究CF5 5特种钢纤维泵送混凝土的抗压、抗折极限强度 ,抗裂与韧性指数及其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6.
高强混凝土由于其高工作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建筑中,但高脆性限制其进一步发展;掺入适量的聚丙烯纤维、钢纤维或者混杂纤维可明显改善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在高强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橡胶粉,可改善混凝土的脆性,提高延性.通过将一定量的橡胶粉、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掺入高强混凝土中,研究各种混凝土的破坏形式,以及轴心抗压强度的变化,探讨三种弹性材料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纤维混凝土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隧道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隧道二衬设计和施工情况,对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二次衬砌的受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二次衬砌加筋的必要性及加筋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对前期施工的隧道采用纤维混凝土进行室内及现场衬砌试验研究,纤维混凝土可改善早期抗裂性能、抑制后期裂纹发展及从整体上改善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服役期工作性能,应用纤维混凝土衬砌工作性能及外观效果较好。纤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及在高速铁路隧道Ⅱ、Ⅲ级围岩中的二衬使用,对类似工程将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混杂纤维混凝土耐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液化石油气燃烧模拟火灾,对混杂纤维(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混凝土高温力学性能及抗爆裂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杂纤维的掺入对改善混凝土的耐火性能起着显著的功效,提高了混凝土火损试验后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在高温下,混杂纤维能有效地阻止混凝土产生爆裂,并能较好地保持混凝土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聚丙烯纤维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介绍混凝土专用聚丙烯纤维的研究与发展情况及国外对聚丙烯纤维用于混凝土的规定和使用情况 ,了解聚丙烯纤维工作机理和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纤维素纤维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纤维素纤维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有较好工作性能、早期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可提高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因此,可应用于Ⅱ、Ⅲ级围岩条件下隧道二次衬砌结构。纤维素纤维对混凝土增强作用机理可解释为:通过纤维在混凝土中乱向分布,改善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减少气泡含量和气泡间距;并减小混凝土裂缝萌生和扩展概率;从而改善混凝土性能。将纤维素纤维混凝土应用于某高速铁路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可满足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能要求,且成型后70、280d混凝土表面没有裂缝产生。  相似文献   

11.
浅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华  王巍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6):64-67,84
研究目的:高性能混凝土在铁路客运专线施工中被广泛采用,克服高性能混凝土特点引起的性能缺陷,确保客运专线工程的100年使用寿命。 研究方法:结合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施工中混凝土工程的实际应用,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配及施工控制,配制出高强度、高耐久性、低徐变、体积稳定性好的高性能混凝土。 研究结果: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将胶凝材料用量控制在500kg/m^2以下。配合比中水胶比、砂率、外加剂等因素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坍落度等不同方面造成影响。 研究结论:选择合理的施工配合比及施工控制措施,使混凝土达到最密实状态,不但有助于降低工程制造成本,提高混凝土强度,而且混凝土内部空隙少,能抵抗外来腐蚀介质的侵入,保护钢筋,大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海防路上的临港立交桥加固改造为例 ,较详细地阐述了使用纤维加固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工艺以及质量验收等 ,是混凝土结构补强技术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了解决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秦东大断面黄土隧道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难题,就该隧道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施工机具配套、混凝土施工工艺以及混凝土质量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满足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的施工技术。研究结果:通过本课题研究,选择了合理经济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满足了耐久性指标要求,并得出适合长大黄土隧道混凝土的施工机械配套和施工工艺,总结出了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而确保快速、高效地实现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以新建蒙华铁路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北引桥40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为背景,介绍了基于移动模架的铁路简支箱梁施工工艺。依据线路的具体布置,开发了适应于曲线段以及公铁合建段过孔的ZQMS1200上行式移动模架,并详细介绍了该移动模架的结构。从移动模架的提升、预压以及特殊工况下的过孔角度出发,对移动模架的制梁技术进行说明。该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新开发的移动模架能够保证梁体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例,详尽的论述钢管拱混凝土顶升浇注的工艺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该技术在拱桥中使用率较高,也常被大跨径结构所采用,还可部分用于其他泵送混凝土施工。  相似文献   

16.
林屹 《铁道建筑技术》2020,(1):80-83,136
随着我国桥梁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严寒地区的连续梁混凝土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新建牡佳铁路客运专线跨佳富铁路1号特大桥连续梁施工,对具体的连续梁冬施质量控制措施进行阐述:有针对性地从冬施前所需材料、设备的准备,到混凝土拌和站保温和生产措施,再到冬季钢筋加工质量控制,最后在冬季混凝土灌注和养护方面的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同时本项目全程应用BIM模型设计软件将连续梁施工转化为三维模型,并运用到施工中,对连续梁施工进行可视化仿真,查找差、错、漏、碰并及时修改,将连续梁冬施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和有效的避免措施以三维的形式进行展示,最后应用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3D技术交底,使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表达得更直观更贴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成功配制C50双掺耐久性预应力混凝土,改善了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和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容桂水道主桥(115+2×185+115)m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分析其在无砟轨道条件下的关键技术:研究C6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坍落度、抗侵蚀性、耐腐蚀性;按此配比,用从工地运来的材料(包括水泥、砂、石、粉煤灰、矿粉)制造试验梁,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后期徐变特性及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设计和施工两方面采取的针对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隧道支护结构中采用湿喷工艺喷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技术可以提高隧道围岩的稳定性,符合混凝土向高性能、绿色化、施工注重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在宝鸡-兰州复线东巨寺沟铁路隧道选取试验段中实施湿喷工艺喷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作为支护结构,并作永久性支护结构,免除二次衬砌工作。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该铁路隧道试验段采用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了未支护和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支护的隧道相比较,支护后的隧道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得到了减小,隧道变形微小。隧道变形实测结果表明:隧道的变形微小,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心轴式预切槽机的结构组成及性能参数、功能及工作原理,并对配套混凝土施工工艺作了详细说明,针对同步切槽注浆和分段切槽注浆两种预切槽机施工方案作了具体阐述,最后对其进行技术总结,对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