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去年的会议上,我着重阐述了中国因素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结构性变化。那么,时隔一年多,“中国因素”有哪些新的变化?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以促进国际海运业的持续发展?我想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希望引出更多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与发展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如何使国有企业在改革中重新焕发生机,在发展中保持正确航向呢?笔者认为,"软硬兼施",重在抓"软",不失为一副良药.  相似文献   

3.
记者:2016年我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4.1%,与2015年相比,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将其视为一种令人担忧的信号?您认为中国政府应如何为外商投资创造更适宜的市场环境? 朱民:纵观全球,外商投资都处于放缓的状态,这在2017年是很重要的事情.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投资在不断增长,我认为这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由于中国的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外国公司都对在华投资感兴趣.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扩大外国公司对中国感兴趣的领域,以进一步扩大外国公司对华投资.  相似文献   

4.
又到了洪汛时节.1998年的特大洪灾依然令人胆战心惊,黄水滔滔,千钧一发,百万军民战洪峰.大灾之后提出的有效改善水域环境的"百船工程"目前进展如何?记者为此走访了中国水利投资公司"百船工程"项目办公室王斌副主任.  相似文献   

5.
2017年3月24日,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3月31日由国务院印发全改方案正式版本,对上海自贸区下一步改革任务作出部署,代表着上海自贸区改革进入"3.0"时代.未来三年,将上海自贸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平台、搭建"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的新载体、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市场要素资源配置功能的新枢纽,这是上海自贸区全改方案的最新定位.如何将总体改革目标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相结合?如何将上海自贸区打造成为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为中国的开放型经济提供先进的制度储备?哪些是未来三年改革的重点领域?这些都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业内有这样一个观点,港口是经济的晴雨表。那么,经济是如何影响港口的?宏观经济指标与港口有哪些关联?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港口的发展?本文回顾自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中国港口发展的因素,这将有助于观察和审视港口的发展前景。中国港口发展影响因素1.宏观经济对中国港口的影响影响港口发展的宏观经济指标有很多,但主要因素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外贸进出口总额等。  相似文献   

7.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伴随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油轮运输市场也在发生深刻变革。那么,如何看待这种深刻变革背后的影响因素?又如何判断油轮运输业的未来格局?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希腊Amalia油轮公司董事总经理Diran M.Majarian先生。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世界油轮运输市场格局?Majarian:讲格局主要看欧洲、美国和中国,因为能源市场格局直接决定油轮运输市场发展走势。欧洲石油贸易不是很乐观,其市场份额在不断缩小;而美国,目前在页岩气和致密油开发方面发展较快,给能源格  相似文献   

8.
压载水公约或许将在2012年生效,如果您运营和管理船队,就一定正在考虑和规划船队压载水处理设备系统的安装.值得庆幸的是当前业界市场上已经有诸多设备系统供以选择,而如何选择更适合每个单一船舶的设备系统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在这里英国劳氏船级社提示以下需要着重考虑的十个因素: 设备是否已通过认可?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将船舶及航运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船舶减排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业界对绿色船舶充满期待.那么,绿色船舶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绿色船舶能带给我们哪些变化?它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0.
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九届会议期间,各界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尤其是海事界的议案、提案是历届以来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的,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年过去了,这些建议的反馈和落实状况如何?代表们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在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十届会议即将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海事界的两会代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全国水运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国航海学会和中国交通报决定联合主办“水运管理体制改革”讨论征文。这次讨论的范围有以下十个方面: 1.当前,水上交通运输体制状况如何?弊端何在? 2.新的水上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模式应该是什么样? 3.如何加强水运企业与有关企业的横向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各大造船国家都走过了艰难的一年.交船难、接单难、融资难--"三难"问题是金融危机下,造船大国直面而又必须跨越的难题, "三难"解决的路径何在?如何有效地帮助、引导造船业走出困境?中、韩、日三国采用了不同的"药方".  相似文献   

13.
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4]16号),取消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资格的审批.下一步政府如何监管、规范货代行业,使之不断的健康发展;行业协会的职能如何进一步明晰;企业如何取得经营资格等迫在眉睫的问题,将对中国货代行业产生利好还是利空?甚至会不会引发中国货代行业的重新洗牌?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参加了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于6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紧急座谈会.商务部、民航总局、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地货代协会与企业代表近百人出席了会议,并就"政策变化后对货代行业产生的影响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热烈地研讨.  相似文献   

14.
王凯 《中国水运》2006,4(7):26-27
我国拥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388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和近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倘若就运油量与溢油事故的比例来说,中国海域越来越频繁的溢油事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将达到4亿吨,其中60%要靠进口.如何保护我国海域和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溢油事故,都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成为制约企业摆脱困境,求得生存发展的—个重要因素。如何缓解这个矛盾?结合我厂的实践,我认为以下一些办法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华南某港口海事处周处长正在办公室阅读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一书. 一个西装革履,手挽高级文件包的年轻人--油港船代公司牛经理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冲着周处长大声说:"你正在看<三个代表>一书,太好了,我正想与你讨论你们海事处代表了谁的根本利益.最近我代理的3艘货船都被你们重罚,加上雇请船员的费用,共增加了近5万元的开支.这难道不是伤害了船方的利益吗?你们到底代表谁维护谁的利益?我再不能在这儿当代理了."  相似文献   

17.
涂象田  周建祥 《中国修船》2004,(5):10-10,16
众所周知,目前修船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企业如何站稳脚跟,进而不断发展壮大?修船实力多年来一直稳居中国修船界前列的澄西船厂又是如何应对市场挑战,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集团公司"531"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国际集装箱、干散货、油轮市场以及中国沿海干散货市场走势如何?国内外经贸诸多不确定因素对未来航运市场走势影响几何?近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航运市场分析报告(2010年回顾与2011年展望)>认为,全球经济总体复苏的格局基本确定,但通胀预期以及复苏不平衡性加剧等阗素将导致增速放缓,在海运贸易量缓慢增长的背景下,全球航运复苏缓慢,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如果让您用一个词来形容2006年您的个人感受,您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我将选择“里程碑”这个词。可以说,2006年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里程碑之年,因为在“十一五”规划中确立了其产业地位,明确了方向、目标与任务。您感觉2006年中国物流整体状况如何?给您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2006年是中国物流扎扎实实整体推进的一年,因为从政府、市场、企业、行业协会四个方面同时运作,产生了强大的聚合效应。2006年,物流界哪一件事情给您印象最为深刻,您觉得它的影响力在哪里?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联邦快递用4亿美元并购与大田合资的股份,标志中国物流业大…  相似文献   

20.
如果让您用一个词来形容2006年您的个人感受,您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变化多是2006年的一个显著特点。2006年的变化比往年更多。变化多意味着更多机会,也意味着更多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和把握机会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您感觉2006年这个行业整体状况如何?给您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总体来说,航运市场供需两旺,运价波动加剧。全球经济和贸易推动今年航运市场需求显著增长。不过,市场供给的增长也颇为迅速,从而使得航运市场基本处于供求均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预期和竞争策略成为影响运价的重要因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